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魏霸主最新章節列表 > 第803章冉智好手段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803章冉智好手段

第803章冉智好手段

“黎山村也是一樣的!”對此,黎山村長也沒有再反對了。他也清楚,加入憶黃城,沒有壞處,只有好處!

當晚冉智又接見了劉德發、高傳逵等人。冉智明確表示接納了劉德發等三村的加入。然後又對三村的遷移、安置工作朝廷了詳細的談判。

隨著劉德發等三村的加入,冉智的勢力人口已經突然五千人。按照魏國的規模也達到了中縣規模。對於吳去病這個從最初支援他的人,冉智並沒有因為劉德發的勢力大,影響力廣而壓制吳去病。

冉智的政治手腕也不算弱,冉閔最初的爵位是承襲冉瞻的修武候。從冉智出生以來,他就是修武候的小候爺。所以他自命修武候。改憶黃城為修武國。他封吳去病為修武候國長史守,劉德發為修武國主薄,高傳逵成了捉賊曹。

隨著劉德發等人的加入,冉智的實力暴漲。不僅是人口的增加,還有三村積累的財富和船隻。鴛鴦村以海盜起家的,擁有各種小船三四十艘。

三個月後,冉智的修武城吸納了周邊二十餘個大小村落,修武國人口也增加到了兩萬餘人。時光如稜,轉眼間到了開元六年春暖花開的季節,冉明成為魏國的太子已經三年多的時間了。冉明懷抱最小的孩子漫步於宮闕的花海叢中,他的身後是不斷在說些什麼的王猛。在冉明成為魏國太子的三年多時間裡,冉閔已經完全放權了。冉閔是一個習慣於征戰沙場的將領,並不喜歡當一個皇帝,對於日常繁瑣的政務,冉閔是打心裡牴觸。所以,冉閔就將大小權利交給了冉明。

事實上冉明得到權力之後,做得還不錯。經過三年的努力,魏國已經修通了鄴城、洛陽、長安、金城、張掖、酒泉、敦煌的高速公路。同時,鄴城經北平至遼東的高速公路也接近完工。有了這三天高速公路,一旦發生戰事,魏國可以快速把軍隊運輸到目的地。

不僅是基礎建設,包括民生都有了很大的起色。經過統計,魏國的人口已經突破兩百七十萬戶,達到了一千二百餘萬人。

王猛帶來的訊息,其實不是關於北方草原,也不是關於晉國,而是關於冉智。經過近三年擴張,冉智已經基本統一了夷州,他真正稱王建制,號武王。冉智治下人口,經過這三年的吞併、劫掠和自然繁育,已經突破十萬人口,冉智在夷州採取了漢人不再從事傳統的男耕女織的生活,而是演變了南北朝時期的府兵制度。

夷州漢人所有男丁,除了擅長內政、技術之外的人才,統統組編成軍。在僅僅擁有十萬人口的夷州,冉智就擁有了三萬強軍。其中水師七千多人,大小戰艦八百多艘,而步騎則兩萬三千餘人。恐怕全民皆軍的遊牧民族也不能達到冉智那種變態的程度。

王猛道:“三個月前,修武軍以以三百戰艦為前驅、攻破臨海郡,連破城池十餘座,劫掠五萬餘口和大量財物,渡海而去。另外楊運在此戰中中箭陣亡!”

冉明露出了玩味的笑容:“太子哥哥,好手段啊!”

楊運原本就是王猛安排在冉智身邊的一個棋子,隨著楊運的意外死亡,對於冉智就失去了控制。儘管隨著楊運進入夷州的棋子還有幾顆。可是這些人作為楊運的嫡系,不可避免會受到冉智的打壓,他們在夷州再也無法決定性的話語權了。

想到這裡,王猛就感覺一陣頭疼。

當初讓楊運假以“變節”投靠冉智,其實也是出自冉明的一個龐大的計劃。夷州也就是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然而這個夷州的真正開發時間卻非常晚。如今夷九成以上的地域都處於未開化的狀態。冉明也想提前獲得這塊飛地。但是非常可惜,他手底下沒有能力。可是誘導冉智去夷州就不一樣了,這樣既可以避免冉明留下一個弒兄的罵名,同樣可以藉助冉智之手,把夷州徹底漢化。

自從秦始皇統一六國,置郡設縣,中央直管的統治方式創立以來,這都成為了新開發領土的一種固有模式。在大中樞官本位的思想影響下,沒有人願意去偏遠地區為官。人才不願意去偏遠地區,發配的官員也不會盡心盡力,無論是漢武帝打下的交州三郡五十六縣,還是遼東漢四郡,事實上都沒有保留住這些固有領土。這些地方雖然屬於中華文化圈,但是卻是漢化最失敗的地方。

冉明曾和王猛探討過這個問題,其實王猛提出的意見和郗超給桓溫提出的意見都是一樣的。有兩種體制,那就是因俗而知,還是因正而治這兩種政治體制的問題。因俗而治,是中國一貫的作法,無論漢武帝還是唐太宗再或者是蒙古帝國。他們都採取了因俗而治的方式。這種統治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投資少,見效快,缺點也同樣明顯,那就是會出現反覆。

後世經驗讓冉明意識到了因俗而治不可取,特別是對於夷州這塊飛塊,還有像遼東、西域這些偏遠地區。可是從正而治,則需要投入非常大的精力。

在這種情況下,冉智成了一個最好的人選。不得不承認冉智其實也是一個很有能力的人,要不然,冉智在鄴城也不可能抵抗燕國舉國之兵進攻百天之久(104天),這一戰雖然冉智因叛徒出賣而失敗,但是歷史無論怎麼粉飾,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經過鄴城之戰,燕國四年之內無力南下。

果然不出冉明所料,冉智用了短短三年的時間就統一了夷州全境,他不僅強勢整合了一盤散沙的客居漢人,而且像海盜一樣,劫掠了大量的移居夷州。這樣的事情,如果等冉明按部就班的滅掉晉國統一天下再去做,先不說能不能成功,至少移民夷州,根本不可能辦到。經過長期戰亂,此時漢人人口達到了自漢朝統一以來的歷史最低水平,即使以最大限度的支援人口增長,當人口出現過剩也需要百年。

出了這種事情,王猛很是自責。

冉明只好勸道:“景略不必如此氣餒,事實上這種事情,本宮早已預料了!”

“太子殿下早已想到了?”王猛感覺不可思議。

冉明點點頭道:“冉智,這個人孤太瞭解,他是一個控制欲非常強烈的人,他怎麼可能讓一個不瞭解的人掌握絕對的權力呢!其實我敢肯定,從一開始,他就沒有信過楊運。在這個世界上,除了裴弼,他不會信任任何人。”

王猛道:“這怎麼不可能?”

“怎麼不可能?”冉明反問道:“楊運雖然聰明,能力也算不俗,可是他畢竟不是一個政客,他的演戲連孤都瞞不住,更別想瞞冉智了。孤有九成把握,楊運的死絕對不是意外,肯定是出於冉智的授意。如果冉智在三年中還培養不出自己的心腹,孤都看不起他了!”

王猛聽到這話倒也沒有在這個問題上糾纏,很快他恢復了一絲冷靜。“太子殿下,夷州不能失去控制。”

冉明點點頭:“景略有什麼好辦法!”

王猛想了想道:“冉智統一了夷州,打天下需要雄兵猛將,可是要治理天下,還是需要文士!”

“這個思路倒是不錯!”冉明道:“冉智生性多疑,如何才能取得他的信任呢?如果不能獲得冉智的信任,這樣的棋子也沒有用處。首先冉智清楚本宮幾乎所有臣屬,另外魏國士族門閥傷了冉智的心,士族子弟很難取得冉智的信任了。”

“臣倒有一個好人選!”王猛道:“或許可以取得冉智的信任!”

“哦!”冉明好奇的道:“有這樣的人嗎?”

“有”王猛道:“裴鬱!”

裴鬱是裴弼的從兄,因裴弼的事情,雖然冉閔和冉明都沒有遷怒他,可是身在官場,想討好冉閔和冉明的人太多了。原本吏部職方司郎中的裴鬱因而坐了冷板凳。這個裴鬱怒而辭職,閒居家中。裴氏此時還不是隋唐時期的裴氏,還沒有上升到那個高度,看到裴氏失勢,眼紅裴氏田地和財富的人非常多。百般打壓之下,裴氏過得非常艱難。

冉明道:“可以一試!”

冉明特別清楚這些士族門閥了,他們不會真正忠於某一個人,而是會忠於自己家族。只要給他們崛起裴氏的希望,他們肯定會不遺餘力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王猛接著又給冉明看了中南開發公司和南洋開發公司的收益問道。冉明看了一會兒財務報表,不悅的道:“怎麼回事,前年的利潤還有一百六十萬金,去年怎麼只剩下九十五萬金了。”

王猛道:“據說是因為南洋開發公司受到了笈多王朝的打壓。”

“不對。不對!”冉明指著報表道:“南洋開發公司只佔到了本宮收益的百分之三十七,去年南洋公司只縮水不到兩成半,那三十萬金是怎麼回事?”

對於財務報表,冉明可是在前世看了三十多年,作為一個帶著涉黑性質的集團,冉明對於財務報表裡的貓膩是太清楚了。冉明將抱著的孩子遞給宮娥,就認真的觀看起了詳細的財務報表。

要說做假賬,後世的那些專業會計可是祖宗級別的。就算這樣,還是不能做到萬無一失。在這個時代的帳目,儘管採取了冉明的新式記帳方式,可是同樣可以有漏洞可鑽。事實上這些記帳漏洞是冉明自己按照前世的經驗,特意預留出來的,目的就是考驗那些貪婪的笨蛋。

時間在不知不覺中過去了,漸漸的冉明看了一個多時辰。就在王猛昏昏欲睡時,冉明突然把報表狠狠的扔在了地上。大吼道:“氣死本宮了,氣死本宮了!”

王猛道:“殿下,這是。。。。”

冉明道:“除了內鬼,居然膽敢貪墨本宮的錢,活得不耐煩了!”

王猛大驚失色,他是主管著冉明私帳的總管,要說夷州出現了漏子,那還有情可原,必竟冉智太聰明了。可是帳目出現了問題,王猛就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了。

王猛道:“殿下,這內鬼是誰?”

冉明道:“中南公司現在是誰在負責?”

王猛想了想道:“何渙!”

冉明道:“何渙啊,他跟了孤差不多有六七年了吧!”

王猛:“內鬼是他?”

冉明道:“孤無法確定是不是他,不過其中將近二十萬金的虧空就是他稽核的。無論是不是他,中南公司他都不能再待了!”

王猛道:“猛明白怎麼了做了!”

冉明道:“派出人查一下到底是怎麼回事,除了何渙,還有金氏,當然中南開公公司、南洋開發公司清洗一下是必要的。”

王猛當然知道金氏是冉明的小妾沒有想到居然涉用到了她,何渙是家臣,背叛了主上,自然是嚴懲,可是金氏卻是冉明的小妾,他必須得到冉明的授權。

冉明道:“如果罪證確鑿,他們,連同他們的親族、無論從犯還是主犯,全部丟進海里!”

冉明非常痛恨,有些人就是記打不記恩。再隆厚的恩惠也比不上敲打。

整個來說此時的魏國局面不錯,晉朝利用開發嶺南所帶來的收益,瘋狂的擴軍備戰,桓溫自然也不示弱。其實不用冉明著急,桓溫與司馬聃早已是不死不休的局面了,桓溫沒有滅亡,或晉朝沒有滅亡,他們的明爭暗鬥都會持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