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重回俏七零最新章節列表 > 第157章 回憶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57章 回憶

很難想象,在二級甲等縣級醫院(雖然當時還沒有評級),會是汙水橫流、排洩物遍地的情景。環境惡劣就不必說,關鍵醫護人員總犯一些令人髮指的低階問題,導致種種醫療事故——當然了,筆者絕對不是抹黑當地醫院,而是在當時,各種規章制度都還沒有規範,在農村基層醫院普遍存在的問題。

首先的消毒,雖然有明確的規定,但是受限於條件簡陋,和醫護人員的不夠重視,往往發生外傷住院,或者手術後傷口感染,甚至住院期間傷口長蛆的事故。當時楊小貝覺得簡直是匪夷所思,難道住院每天不用查房的嗎?問題是這是真實發生的,而且在那個年代不止一次,不止一個醫院。

其次是用藥,從現在一直到80年代後期,抗生素主打是青黴素,由於過敏反應會休克、死亡,皮試倒是必不可少。但是每年還是會出現皮試就引發過敏,皮試沒有問題,但是注射後是延遲過敏等,一旦發生,結果都不會很好。正是因為它有這樣的缺陷,所以才漸漸地被淘汰,被頭孢類抗菌藥替代。

其次就是鏈黴素、四環素、紅黴素、慶大黴素等等,都是常用藥。後期證明,這些藥物都各有各的缺點及不良反應。有的甚至是引起了嚴重的不良後果,才被人們棄用。比如鏈黴素引起的耳聾,是不可逆的。四環素引起的四環素牙等也是一樣。其他還有很多,都是血淚的教訓才得出是經驗。

事實上,就後世已經發展得非常迅速的藥理學來說,肯定也會有一些藥物的不良反應會在長期使用後體現。人類不是萬能的,有的時候無知代表著我們必須不斷前行。回頭來看當時的人們犯的那些錯,也許你會覺得很傻,但是正因為這些錯誤,大家才會不斷整理規範,不斷追求更新、副作用更好的藥物。

楊小貝在醫院實習的時候,也跟老師提出來一些意見和對藥物不良反應的擔憂,但是她作為一個非科班生,連文憑都沒有,也沒有足夠的經驗,無法說服任何人相信她說的話。如果她本著為國為民,為了全人類的幸福之類的崇高理想,寫信給國家機構什麼的,在沒有得到時間的驗證前,除了被當做神經病,還能是什麼?

所以她能夠做的,只有自己堅持做好藥物的管控,力所能及的影響到身邊的人。作為一個小小的鄉村醫生,正因為她有關於後世的一些視野,不會走彎路,所以才能準備並相對安全用藥。這也是鄉親們為什麼覺得楊醫生醫術好的原因。她總是用很少的藥,或者提出一些生活、吃喝上面要注意的問題,就能夠解決病痛,實在太神奇了有木有?

不是她盲目自信,當初小舅重病的時候,她才會堅持讓外婆他們留在楊家自己給他們治療。實在是……想起小舅一輩子的痛苦和早逝,還有舅媽四十多就花白的頭髮,她都忍不住對現在的醫院吐槽。不過現在提出來讓病人轉到縣醫院去,主要是這些人的眼裡,都是赤裸裸的不信任。

用腳趾頭都想得到,在村衛生室和縣醫院之間這些人會選誰。何況從他們的話語裡,楊小貝已經反應過來,這不就是前些天爺爺講古的時候,說起的那家人家嘛?搞了半天,還是易家的親戚!

所以咯,人家從海外回來的華僑,身份多麼的高貴啊!回鄉都是縣、鄉兩級政府陪同過來的,萬一病人有個什麼三長兩短,她這個小身板還是扛不住的。趨吉避凶的做人的基本原則,既然病人已經穩定下來,你們還是麻溜的走吧。

黃智義打著扇,看著對面的女醫生如釋重負且的表情,不知怎的,又不想走了。

的確,剛見到她的時候,自己的心都涼了半截。但是現在看來,養父已經穩定下來了。按照醫生的說法,養父之前因為路途勞累又太過激動,才誘發的哮喘。現在平靜下來後,作為慢性疾病,到醫院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何況他對內地的醫藥也不瞭解,不知道有沒有養父平常吃的藥管用。

本來他對那位大伯家的“嬸子”十分不滿。但是經過剛才的一段忙亂。大伯始終只知道流淚,倒是嬸子安排他們去找醫生,又妥善安置來的人們,還早就準備好了一切。現在看這房間,床鋪都收拾得乾淨整潔,明顯是為了他們而準備的,這讓對人家一腔敵意的黃智義特別慚愧。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自己什麼情況都不瞭解,就一廂情願地認為大伯過得不好。但是事實狠狠地打了他的臉,大伯看上去並沒有那麼的糟糕,嬸子雖然面相比較兇,但是招待上卻沒有什麼毛病可挑的。而且養父需要靜養,現在這邊又有這位靠譜的醫生,應該沒有危險了……吧?

事關養父的身體,一時之間黃智義也不能做出決斷,望了望旁邊兩眼緊盯床上人,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大伯,他自覺問他也的白問。想想好像……大概……要問一下嬸孃?可是好尷尬的說!剛才自己還對人家橫眉豎眼的!

正糾結呢,外間聽見屋裡已經安靜下來,又有人躡手躡腳的進來了。

縣裡的領導出面,為“回國華僑”接風洗塵後,就由一個幹事負責一路陪同下鄉。不巧的是,今天又有上級領導下來,縣裡的車子本來就緊張,因此說好了送過來後就回去,等晚上空了再來接。

這個幹事這會兒已經不知道罵了幾回娘了。本來想著仗著有關係,搶到了這份好差事。人家國外回來的,都是大戶!這要是陪好了,或者拉上關係,到時候人家在縣裡投資什麼的,對自己也是一個政績。結果倒好,才到了沒幾分鐘,客人犯病了!要命的是,車子把他們一送到就掉頭跑了,這下可要了親命了!

要是真是急病搶不過來,不僅領導心心念念的投資泡了湯,說不好會搞成外事事故!畢竟本地安排不周沒有及時送醫。緊要關頭,村裡的醫生趕了過來,結果讓他更沮喪——十幾歲的小姑娘,不就是去年培訓的那批衛生員嘛?能管什麼用場?

他已經默默地把最壞的結果都考慮到了。不管怎麼說,現在是體現態度的時刻。被醫生趕出來了兩回,裡邊終於安靜下來,也沒聽見哭,看來是救過來了?他實在按捺不住進來探聽一下情況,要的不好,也要趕緊派人送信不是?(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