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追夢德雲從車禍汾河灣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章 醉酒汾河灣二(求推薦收藏)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章 醉酒汾河灣二(求推薦收藏)

觀眾席下掌聲熱烈,眾人紛紛喊好。

於千也是笑笑道:“對,那您給展示展示。”

郭桃兒道:“那我去哪換行頭呢?”

於千道:“嗨不用那麼麻煩,咋們這裡也沒有專業道具就素身唱。”

郭桃問道:“那咋們唱個什麼戲?”

於千猶豫半晌道:“那要不咱們唱個鍘美案。”

郭桃兒心裡再次一苦,知道於千此時還是神遊天外沒有甦醒呢,沒有辦法提醒只能委婉拒絕道:“鍘美案,這不好吧……”

底下觀眾確是跟著起鬨喊好。

郭桃兒絲毫不慌道:“行,那一會來上臺你和於大爺唱好吧。”

“籲…………”觀眾跟著起鬨助威,喊好的觀眾也不敢吱聲了。

“哦那不鍘美案啊,行那咱們要不唱個二進宮吧。”於千老師絲毫沒有意識到問題嚴重性再次提議了一個劇目。

郭桃兒老師一聽用句鬥音比較火的歌就是“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問好?”▄█?█●

這段相聲主題就是《汾河灣》。

而《鍘美案》講的是眾人耳熟能詳的包公包拯審的一樁案子,陳世美家境貧寒與妻子秦香蓮恩愛和諧。

十年苦讀陳世美進京趕考中了狀元,貪圖富貴招為駙馬。民女秦香蓮當然就要上訪咯,結果信訪辦主任包拯出來主持公道,最後判處陳世美死刑(拿鍘刀鍘了),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而《二進宮》則是說的是明朝皇帝穆宗(朱載)死了以後,宮廷內部的一場鬥爭。明穆宗死,太子年幼,李豔妃垂簾聽政。妃父李良企圖篡位,妃受騙欲讓帝位於父。

這時有兩位忠臣,一個是定國公徐延昭,一個是兵部侍郎楊波(相當於現在的國防部副部長),看穿了李良的詭計,苦苦勸說李豔妃。李豔妃輕信自己的父親,把兩位忠臣趕出皇宮,讓出了江山。定國公徐延昭諫阻不聽,乃去皇陵哭拜。恰遇楊波率兵前來護陵,二人傾訴衷腸,決意二次進宮,向李豔妃進諫。

《二進宮》就從這裡演起。李良大權到手,立刻露出猙獰面目,把女兒、外孫打入冷宮。李豔妃正自悔嘆,徐、楊二次進諫,遂對二人哭訴愧悔之意,並加封徐、楊,請二位扶保幼主。後楊波斬了李良,扶太子即位。

所以可以說這兩折可以說和這場相聲的《汾河灣》半點不挨著,雖然普通的《汾河灣》相聲裡也會先提出來幾個劇目。

逗哏拒絕然後再提到《汾河灣》,但是一般說的都是河北梆子的劇目都是有特定的包袱的,比如嶽雲朋孫悅常說的《白蛇傳》就是傳統河北梆子,而《鍘美案》和《二進宮》屬於京劇。

底下觀眾大多不明白這些道道又是開始鼓掌叫好。

郭桃兒心中無奈至極也沒辦法提醒只好道:“好,一會《鍘美案》完了你們在一起唱《二進宮》好吧。”

於千老師一臉不耐煩道:“人家讓你唱,你使喚觀眾幹嘛呀?”

郭桃兒無奈微微提醒道:“我覺得不好,這不相當於你又犯錯誤了嗎?”

於千沒明白問道:“什麼意思?”

郭桃兒道:“這一次進去就行了,幹嘛要二進宮呀?”

於千罵罵咧咧道:“你這想什麼呢,幹嘛進監獄啊”

郭桃兒一臉嫌棄道:“對嘛,這進去兩次叫二進宮呀。”

觀眾哈哈大笑,現掛十分成功顯然大多都是第一次聽這個包袱。

于謙老師也是一臉無奈很嫌郭桃兒麻煩的樣子道:“沒聽說過,你到底是唱不唱啊?”

郭桃兒笑眯眯道:“你再說一個,再說一個。”

於千道:“行我會的可不多,我再說最後一個要是不會的話咱們就鞠躬下臺走人好吧。”

郭桃兒一臉實在的一鞠躬就往臺下走。

“籲…………”觀眾紛紛起哄笑聲不絕。

於千還在那裡想劇目的呢,回頭一看郭桃兒已經快回去了立馬幾步給拉了回來,眼神也是盯著郭桃兒吐槽道:“好嘛跑的挺快的呀,我要再慢點現在到大興了。”

臺下觀眾跟著哈哈大笑。

郭桃兒一埂脖子理所當然道:“你不是說的不會鞠躬下臺嗎,我還等著回家吃飯呢。”

於千也是急了:“我跟你說的是我會的不多,我再說一個還不行咋們鞠躬下臺。”

郭桃兒恍然大悟道:“哦哦,剛沒聽清你說吧。”

於千道:“那咱們說一個《汾河灣》!”

郭桃兒心裡面終於長出了一口氣,別管別的起碼《汾河灣》講出來可以正式往下說了。

在後場門處的以燒餅為首的的徒弟們也是跟著觀眾笑成了一團甚至還要更加嗨一點。

畢竟連他們也是第一次見意識流的捧哏,實在是太可樂了。

而此時臺上於千開始介紹《汾河灣》的這段劇情道:“這是一個唐朝的故事,泉蓋蘇文造反唐王李世民帶兵攻打高麗,其中有一位白袍將軍薛平貴也叫薛仁貴立了戰功衣錦還鄉,回家的路上看到自己的兒子薛丁山在射雁,薛仁貴也想射雁結果誤傷了自己孩子,以為給打死了,再往前走在寒窯碰到了自己妻子王寶釧。”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而這裡於千則是徹底把薛平貴和薛仁貴弄亂了,《汾河灣》講的是薛仁貴衣錦還鄉見自己妻子柳銀環。而王寶釧也是薛平貴的媳婦,兩個人物出自京劇《紅鬃烈馬》的《別窯》背景就是說的蓋蘇文造反兩者不挨著。

《汾河灣》這個活應該是唱鬧窯一折,前面幾句唸白:“我的兒丁山兒前去打雁,天到了這時分不見回還。”謙兒哥說唱《射雁》,這是前一折戲。郭桃兒用“翻四輩”穿插進去,來提醒於千最終透過一通插科打諢才把《汾河灣》的《鬧窯》這段理清楚才正式開始唱。

而唱的過程中也出現了很多好玩的笑料包括於千突然轉折到《古城會》唱了一嗓子“馬來”嚇了郭桃兒一跳差點從椅子上掉下來,幸好最終於千酒醒了一些才比較正常的把最後一段底順了下來。

而這一段車禍版《汾河灣》也成為了以後的德芸社粉絲每每談起的經典之作。

據後來在現場的一位觀眾回憶,在那天相聲演出的時候自己還接過一次電話:“朋友打來問詢一些事被他趕緊結束通話,解釋則是這是他平生看過最好看熱鬧的相聲《汾河灣》實在不願意錯過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