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玄幻:我,被殺就變強!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一十四章部分戰時動員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一十四章部分戰時動員

大漢青光城,如今的青光城,給人一種極為嚴肅的感覺,街面上竟然看不到多少人,但這並不是代表青光城蕭條起來了,而且那些多餘的城市人口都被大漢官府動員起來了。

年初之時,李瑤釋出了一條戰時動員的命令,意思就是整軍備戰,開始為戰爭做準備,各地駐守的軍隊開始密集的操練,演習。

而各個工廠也接到了大量的官府訂單,開始滿負荷運轉,所以就需要大量的人手,各種物資開始集結。

穆氏的養殖場裡,李瑤正帶著一干高官視察,穆德英親自接待,如今的穆氏依舊是大漢首屈一指的大家族,穆雲已經出任教育部的部長,大漢數百個學校都是她的管轄範圍,而其餘穆氏子弟也多有從政者,大家族的底蘊,讓他們培養人才的成本會更低一些。

而穆氏的老本行,也重新建立起來,而且還包括了新興的養殖業,如今光是大型養殖場就有七八個,而且全部由官府出資採購,算是李瑤對穆氏的一種補償,當年穆氏沒有和李瑤爭奪大帥的位置,所以從經濟上給與的補償。

“聖上,這是穆氏最大的一家養豬場了,一共有母豬三千頭,肉豬一萬兩千頭,從小豬仔到兩百斤的肉豬,現在壓縮到十個月就可以養成,兩年半左右出三批,源源不斷,同時穆氏和數千家農戶簽訂了採購協議,由穆氏提供小豬仔,交給農戶飼養,養大之後穆氏進行回收,到時候扣除小豬仔的錢就行了。

旁邊是穆氏的加工廠,肉豬出欄之後,無法立即消耗的,會在加工廠裡進行加工,主要是製成肉乾,臘肉····”

穆德英指著養殖場的平面圖解釋道,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養殖場,幾乎和一個村鎮一樣大了,也是穆氏麾下最大最集中的一個了,他們製作的肉乾,臘肉,遠銷各地。

“聽說你們自己也組建了一個匠營,正在研究各種飼料?”

“是,不瞞聖上,我們穆氏也是居安思危,如今我們大漢還未一統天下,所以戰爭頻繁,需要大量的肉食,可一旦戰爭結束,採購量下降,那麼按照目前的出欄率,那利潤可就太低了,所以我們找了一些人,正在研究這些飼料,只要能夠把出欄時間降低一個月,就會有大量的利潤”

“好,這種事朝廷是支援的,具體養殖我也不管,但你們供給部隊的東西,必須要乾淨衛生,絕不允許出現用死豬病豬代替的事情了”

“聖上放心,我們穆氏可不是那些小家小戶,沒點底氣”

“恩”

李瑤點點頭,如今大漢軍隊所需,除了官府的官營工廠養殖場之外,就是大量採購民間的物資。

除了刀槍這些必要重要物品之外,像是肉食,油脂,軍服,鞋帽等等,基本上都是外部採購了,而且民間的工廠在壓榨成本上有一手,造價比官營工廠來得低,李瑤已經意識到對官營工廠養殖場的改制了。

李瑤視察完穆氏的養殖場之後,又陸續視察了其餘各家的工廠,對大漢的戰爭能力有了一個新的理解。

李瑤深受李青山思想的影響,也非常的注重後勤,也認可,戰鬥力是由肚皮決定的,一個連飯都吃不飽的軍隊,即便是再兇悍也是戰鬥力有限的,而且持續力會很低,兇悍也只是兇悍一部分。

“聖上,這是我們去年剛剛研製出來的高爐鍊鋼法,將鐵礦石熔鍊,然後鐵水直接澆築成型,變成了一把鋼刀,配上刀柄,然後用機器開刃,就是一把好刀,相當於百鍊刀的水平,比不過千煉刀那種精品,但勝在量大,便宜,兵工廠滿負荷十二個時辰連軸轉,一天能打造上千把刀”

“這樣的高爐建了幾個了”

“一共六個,受鐵礦石產量所限,只能這麼多了,要麼在別的地方建了”

“好,具體你安排,除了軍用之外,還要生產一些民用產品,我們的農具和生活器具還很缺乏啊”

“是,聖上,我再來為聖上介紹一下其餘的產品,這是箭簇,這裡是鐵蒺藜····”

兵工廠管事在為李瑤一一介紹,除了刀劍之外,兵工廠還有各種武器的生產,比如箭鏃,槍頭,鐵蒺藜,弩箭等等,在倉庫裡,對著大量的成品。

隨後李瑤還去了育種場,武衛軍改變了以往的戰爭模式,非常依靠後勤裝備,而大量的後勤裝備則是對於運輸有嚴格的要求,像是徵用力夫背載這種事情李瑤是做不出來的,因為效率太低了。

李瑤的手段就是用馬車載,而大量的馬車需要大量的騾馬,而育種場的任務就是培育大量的騾馬,這裡除了少量的種馬之外,全都是母馬,每年要誕下大量的小馬,這些小馬養幾個月就會被送走,送到各個需要的地方。

而目前這個育種場是比較低端的,因為它只管數量不管品質,生產的軍馬都是駑馬,用來拉車的那種,戰鬥型的軍馬培養在其餘的地方。

········

“人力和效率是戰時動員的關鍵所在,而這兩個因素經常又是相輔相成的,只有提高了效率才能解放更多的人力出來。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種田,一個精壯的農夫,如果用最粗糙的工具,那麼他只能耕種三到五畝地,而且還不能達到深耕細作的地步。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可如果給他配上一頭牛,一副爬犁,鋼製的農具,播種的婁車,打穀機,風車這些東西,他種三五畝地將會輕輕鬆鬆,和之前同樣的勞動數量相比,他即便是種十畝地也不會很累。

那麼剩下三五畝地的農夫就可以去做別的事情,可以去工廠做工,可以進軍隊參軍,或者去作別的事情,人力就出來了”

“聖上的意思還是要提高技術”

“提高技術的事情科學院已經在做了,而且有了非常大的成效,我們官府的作用就是要把這些技術傳播推廣,解放更多的人力為戰爭服務。

今年的攻勢,是要打下陵州,江州,東州,最長的補給線超過了三千裡,即便是我們能夠邊打邊治理,可也需要大量的物資運往前線,我們要動員二十萬以上的力夫,如何保證抽調了這二十萬人以後,國內的生產不受影響,這是最重要的事情,也是我們大漢越打越強的秘訣”

李瑤回答道,技術,大漢已經有了,科學院成立一年多,很多技術都已經研發出來了,關鍵是要推廣。

“那就只有用朝廷命令來推廣了”

“宣傳也很重要,我已經下令,再次成立一個報紙,專門宣傳各種技術的好處,以及各地的資源”

“聖上,這樣會不會造成技術洩露,雲秦兩國可是一直在秘密收購我們的報紙”

“無所謂,我們的優勢是制度優勢,是廉潔的官吏,以此早就爆發性的國力,打的就是國力”

李瑤搖搖頭,洩密是技術推廣的代價,這一點,她是有所準備的,但李瑤很自信,即便是在同樣技術的情況下,大漢肯定是比其餘兩國做得更好。

········

津州,當大漢國備戰的訊息傳回來之後,林海手上也得了一份,而此時,林海正在溫氏造船廠觀摩一艘新海船下水。

這是一艘新式的海船,專門為運輸設計的,同樣的材料,能夠載更多的貨物,而且速度也會快上一籌,在海船之中非常的先進。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成效,那是因為李寶深快把官營造船廠的優秀工匠給挖空了,方平雖然屢次提高了工匠的待遇,但那是京城,在津州,他們待遇提高極為有限,根本抵擋不住私營造船廠的高工資,再加上有海親王背書,官府那邊也得放人,所以造成了大批私營造船廠的崛起,溫氏只是一個代表而已。

“這種船帆設計很有意思,多杆船帆,可以例用不同的風向為船隻提供動力,設計的人很厲害啊”

“挖來的工匠,在官營造船廠,他只是一個普通的工匠,半年時間,給他一千兩銀子,就達到了這個效果,海親王,咱看人還行吧”

“還行,多多努力,給你看一個訊息,大秦也開始備戰了”

“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大漢那邊進行整軍備戰,動作不小,估計雲國也是差不多”

“軍備競賽啊”

林海笑著說道,大漢的一舉一動影響到了兩國的執行,大漢進行備戰,雲秦兩國就必須要跟上,大量的資源用在了軍事上,民生方面就得放下了。

“軍備競賽,這個詞用得好,王爺,水師的軍費被扣了吧”

“扣了一半了,方平讓我自己籌錢,準備向商戶籌資”

林海點點頭,方平本來給他一筆錢,讓林海繼續繁榮船業的,但現在錢扣了一半,只給了許可權,剩下的則是要求那些海貿商號出,具體辦法只能林海自己來想了。

錢是容易要的,林海多得是辦法,只不過林海在考慮,要不要敷衍一下,看看大秦還能撐得住多久,要是撐不住了,那就可以一波帶走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