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我的弟子是孫悟空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五十一章葉玄講課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五十一章葉玄講課

【451】葉玄講課

“太棒了,華國古話講有志不在年高,又說自古英雄出少年,葉教授,剛才這一番吟誦,讓我醍醐灌頂。”

小撒一邊鼓著掌,一邊誇耀起來。

眾人被這掌聲驚醒,相互望了望,都看到大家眼中的震撼。

這獨特的吟詠的方式,帶給了他們特別的享受,更令人費解的是,聞聽葉玄吟詩,完全不需要為他們講解詩的含義,在葉玄吟詩的過程中他們甚至能感受到李白在寫這首詩時候的情感。

太神奇了。

“葉老師,你不會還精通催眠術吧?不然,怎麼我們只是聽一聽,就能對這首詩有那麼深刻的理解?”一位同學發問道。

葉玄微笑著回答道:

“我只是用唐人吟詩的方式來吟誦而已,下面我就向大家解釋一下原因。”

葉玄在舞臺上緩緩走動:

“語言是一種吶喊的聲音,而各種體裁的文學就是表達這種吶喊的方式之一,比如詩,詞,曲和如今的白話文體,每種都有著各自的語調,相信沒有人用白話的形式讀曲吧?”

“唐朝是詩發展最鼎盛的時期,作為當時文人之間最能表達才華的詩,不可能發生文人吟了首詩後,再向大家一一解釋的事情吧,那為什麼文人之間吟詩只是聽了一遍眾人就能理解呢?這就是吟的方式了,吟本身就是一種特殊的格調,這種格調能充分讓詩人用聲音直接向聆聽的朋友表達自己詩中的感情。所以古人吟詩是隨心情而吟,並不是像今天的我們只為浪漫和欣賞而讀。”

教室裡的眾人心神和眼光都隨著葉玄緩緩的移動,解讀自己國家文明的本身就吸引著每個愛國的心,而葉玄表述的更是古學文化凋零的原因,這一刻,眾人沉醉其中!

“我國文化從春秋開始崛起並快速發展,以後幾乎各朝各帶都有各自的文學體裁,如春秋詩經,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每種文體都有各自的書寫和語言表達方式,而如今我們對這些只有欣賞沒有共鳴的主要原因,就是遺失了其中的語言表達方式,我們用白話的語調去表達古學的文體又怎能讓我們產生共鳴?不能讓人產生共鳴的文體,又怎會有人去發展和繼承?”

“就如同現在的流行音樂,由歌手演唱,形成共鳴,大家爭相模仿學習。”

“唐詩宋詞失去了獨特的唱腔,大家只能領悟文字的美和意境,卻是感受不到語言的表述美了。可惜,可惜!”

葉玄剛一說完,雷鳴般的掌聲就響了起來。

如今,專家學者都在呼籲,要重新領略古代文化的美。

甚至有人焦慮地說,現在的社會正在背叛古典文化。

有人吶喊著拯救古學。

有人訴說古文化的遺失。

有人漫罵年輕的一代在不斷遺棄華國幾千年的文明。

有人說《榮耀王者》等遊戲毀壞了李白、西施、妲己、秦始皇等等歷史人物的形象。

有人說外來文化,網際網路風潮,網路文化正在毀壞傳統文化生存空間。

但卻從來沒有人這麼簡單而又深刻的展示出古典文化的魅力。

葉玄做到了。

只是吟誦了一首詩,那獨特的格調和韻律,完爆現在的流行歌曲。

若那些專家學者也能這樣精通古典文化,能這樣傳承古典文化,何愁傳統文化不復興起來呢?

“葉老師,那您的意思,古文化沒落就是因為近代歷史的斷層,導致很多經典東西失傳造成的?”

一位同學提問道,“葉老師,如果您把唐詩的獨特格調推廣開來,是不是可以造成古典文化的復興呢?”

聽到這個問題,葉玄一怔,這個問題他早都思索過,文道昌盛,大道就會降下功德金光,如果他把唐代、宋代的文化重新推廣開來,大道會不會獎勵他更多的功德金光,但很快被他否定了。

“我認為,我可以推廣唐詩宋詞獨特的吟誦腔調,但這只會讓現代的人更好的感受到唐詩宋詞的美和韻律,並不能讓唐詩宋詞重新流行起來。”

“每一個時代流行每一個時代的文化,就好像唐代流行詩,宋代流行詞,我們不要忘記老祖宗留下的美好東西,但我們更不要永遠活在老祖宗的餘光裡,我們要努力創造出新的燦爛的,屬於這個時代的東西。”

“好!”

“說的太棒了!”

“熱血沸騰。”

話一說完,眾人拼命地鼓起掌來。

“葉老師,能不能給我們吟下宋詞?”下面的學生聽到有人提議,立刻鼓動了起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是啊,感受到了唐詩的魅力,來一首宋詞吧。”

“葉老師,千萬別拒絕噢!”

這一下所有人屏住呼吸,眼巴巴地看著葉玄,好幾個人已經拿出了手機,開始錄音了。

“既然大家提議,那我也不再拒絕,只是要說明的是詞的格調並不是吟,而是唱。詞和漢朝的樂府有相似之處,是配合燕樂樂曲而填寫的歌詞,有人說詞是因為歌樓而流傳,其實也不錯,唐時興起但並不廣傳,而宋時百姓安樂,商業繁榮,從而歌樓隨處可見,而歌樓中傳唱的正是宋詞,所以宋詞最初是在歌樓中流傳,而後慢慢走進殿堂的。”

“簡單來說,宋詞就相當於現在的流行歌曲,所以我要一展歌喉了。”

葉玄清了清嗓子。

大家聽到葉玄要唱出來,更加興奮了,本來他們見葉玄年輕,還有些輕視,現在徹底被葉玄如大海一般深厚的才華所折服。

“為大家唱一首東坡的《水調歌頭》吧。”

說完,葉玄閉上眼睛,緩緩地唱了起來: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同於歌曲的格調,類似與吟的,卻又與吟有著截然不同的漫唱聲響起,隨著第一句傳入眾人的耳中,眾人的腦海中彷彿出現了一輪明月當空,詩人對月獨酌,親朋遠在千里、孤高曠遠的畫面……“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恐怕是天底下最真摯也是最無奈的祝福了。

“好。”

這一刻,所有學生都被葉玄的學識淵博所征服,恐怕再也沒有人會質疑葉玄的能力不足以勝任教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