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我變成了史前泰坦最新章節列表 > 222章:巨棗,酸甜的味道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222章:巨棗,酸甜的味道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想要寫詩,必須先學文字。

造槍也是一樣,想要造槍,必須先對槍械有一些基本的瞭解。不然,造出來的東西連燒火棍都稱不上。

槍,是一種利用火藥燃氣能量為動力,發射子彈,對目標進行遠端打擊的動能武器。

在古代,這種殺傷力極強的武器有一個自己的專屬名詞,比如:銃、火銃、火槍、鐵炮等等。

在人類的兵器史上,第一款以火藥為動力發射子彈進行遠端打擊目標的槍,是中國南宋時期發明的突火槍。

突火槍是一種管狀火器,該槍以竹子的竹筒為槍身,竹筒內部裝填火藥與子窠(黑火藥、瓷片、碎鐵、石子等雜物,其實就是反裝彈藥,說白了,突火槍就是古代版的霰彈槍)。

突火槍前段是一根結實的粗竹管,中段膨脹的部分(竹節)是火藥室,外壁上有一點火的小孔,後段是手持的木棍。

這種火器發射時以木棍拄地,射擊者一隻手扶著管身,一手點火,“砰”的一聲巨響,利用黑火藥的膨脹氣體將槍管內的碎石和彈丸推出。

由於古代生產技術落後,黑火藥的推力十分有限,導致這種火器射程只有可憐的50——80米,威力和距離甚至不及當時所裝備的弓和弩。

此外,由於這種火器是用天然竹管做成的,射擊幾次後竹子做的槍管就會因火藥的燃燒而燒焦,變脆,甚至是直接炸膛!實戰效果並不理想。

到了元代,後人在突火槍的基礎上進一步改良,製造出了金屬槍身的“火銃”。

火銃又叫“火筒”,同南宋時期的突火槍一樣,這種改良版的火器同樣是以火藥為動力發射石彈、鉛彈和鐵彈。只不過軟硬件方面均都得到了全面的升級與改造。

比如為了增加彈丸的距離與威力,元朝的工匠們改良了黑火藥的配方,使火藥推力變的更強。

再比如為了增加槍管的硬度、延長槍的射擊次數,火銃的槍身不再使用竹子,而是採用更為堅硬的銅或生鐵等金屬進行鑄造。

在中國,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銅一直都是一種比較稀缺的資源,不然中國也不會一直用鋼來代替銅生產子彈和炮彈了。

而在七百多前的古代,中國更是缺乏銅資源。考慮到火銃對於軍隊作戰的重要性,元朝當權者下令該用生鐵代替銅來鑄造軍隊所需的火銃。

生鐵鑄造的火銃比竹子做成的更加耐用,幾乎不會出現炸膛現象,因此很快便成為了元明軍隊的重要裝備,跟隨元軍四處征戰,攻城略地,無往不勝。

公元13世紀,隨著蒙古帝國的連年征戰,中國的火藥技術和火器開始流入歐洲大陸。在這一背景下,經過長期的研究與改進,西班牙人在15世紀初期製造出了世界上最早的火繩槍。

顧名思義,火繩槍就是靠火繩來點燃火藥發射子彈的槍械。

由於火繩的延時性,導致火繩槍的射速十分緩慢,即便是一名訓練有素的專業射手,發射一枚子彈也需要耗時兩分鍾時間,效率十分低下。

此外,火繩槍的射程和威力也是另人很尷尬的。

據說,運氣好的話,火繩槍只能打出100——200米的距離。這個距離,如果站的位置稍遠一些,子彈打在身上,頂多破點皮,人是不致命的。

而事實上,火繩槍在一定距離下也確實很難擊中目標,因為那個時期人類並沒有認識到“膛線”的概念,不知道如何才能讓子彈在空中保持穩定飛行,射出去的子彈很容易受到風及其他因素的影響,從而偏離方向。

飯是一口口吃的,路是一步步走的。元朝滅亡滅亡後,明代出現了一種威力更大,準度更高,距離更遠的火器——鳥銃!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鳥銃,又叫鳥嘴銃,是明清時期人們對改良版火繩槍的稱呼。

與歐洲同時期的火繩槍相比,鳥銃多了照門、照星、銃託、銃機,可以雙手同時持握而發射,射擊精準度提高了不止一個檔次。

對於這種武器,明朝人範景文撰的《師律》中提到:“鳥銃:後手不用棄把點火,則不搖動,故十發有**中,即飛鳥之在林,皆可射落,因是得名。”

與元朝前期的手持火銃相比,鳥銃身管較長,口徑較小,發射同於口徑的圓鉛彈,射程遠,彈丸侵徹力較強,射擊精度高。基本結構和外形均已接近近代步槍,是近代步槍的雛形。

17世紀中葉,法國工匠馬漢,又在鳥銃原有的基礎上經過多次改良,發明出了效能更先進方便的燧發槍。

燧發槍之後,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歐洲大陸出現了一種全新的槍械——後裝槍。

這是一種不同於前裝彈藥槍械的現代槍械,它的出現取消了射擊人員必須從槍管裝填火藥和彈藥的繁瑣過程,直接改為從後方裝填彈藥,大大提高了射擊的速度與便捷性。

除此之外,後裝槍的子彈和火藥也經過了全面的改良,以前的槍火藥與子彈是分開的,而這種槍的子彈與火藥全是組合在一起的。

後裝槍的發明可以說是19世紀人類槍械發展史的一次重大變革,它結束了步槍出世500年都是從膛口用探條把彈丸裝進槍膛內的歷史,被兵器學者稱之為“開闢了輕武器和步兵戰術的新紀元”。

再往後就是各種更為先進的槍械了,什麼半自動槍械,全自動槍械,手槍,步槍,機槍,衝鋒槍,突擊槍,狙擊槍,霰彈槍,防爆槍,激光槍,噴火槍,等等,琳琅滿目。

對軍事知識略有瞭解的人都知道,決定一顆子彈能飛多遠的因素並不是只有子彈的裝藥量,還有槍管的質量與設計。

一根設計合理,質量過硬的槍管,也是影響子彈飛行距離的重要因數。

為了保證這些竹子能夠正常發射爆裂棗的棗核,正式開始射擊試驗前,林書航用一根包裹了樹葉的棍子,將竹筒內部仔仔細細地打磨了一遍。

這樣做當然是有原因的,因為子彈射速較快,不把槍管打磨光滑,粗燥的槍管很容易在發射子彈過程中出現“卡彈”事故,一旦“卡彈”最壞的結果也是炸膛。

林書航可不希望遇到這種事情,所有試驗之前一定要做到萬無一失才行。

將所有的竹筒全部打磨一遍後,已經傍晚時分,雨林裡變得更加黑暗了。

考慮到爆裂需要在特殊的條件下(強酸壞境)才能引起爆破,林書航和瘋將軍又不顧辛苦在地上挖了一個積水坑,打算收集一些酸雨以便明日開展正常試驗。

收集酸雨可不是一個簡單的工作,隨著時間的延長,之前匯聚在地上的酸雨大部分都已經滲透到了地下,僅有少量的積水還存留在地表。

爆裂棗是一種神奇的果實,它的內部構造十分特殊,其棗核比鋼鐵還有堅硬,沒有強酸的腐蝕就無法引發爆裂棗的爆裂,為了明天的試驗能夠正常進行,林書航和瘋將軍想盡各種辦法,終於趕在天黑之前將積水坑裡灌滿了實驗所需的酸雨。

做完這一切,林書航和瘋將軍又外出尋回了上百枚成熟爆裂棗,這些爆裂棗將會以第一批子彈的身份參與“巨人之槍”的射擊試驗。

射擊試驗選在了第二天早上。

忙碌了一整天時間,林書航和瘋將軍此時早已經累的筋疲力盡,加上夜晚的腐河雨林黑暗無比,視線嚴重受阻,所以只能選在白天進行射擊訓練。

“明天,將是見證奇蹟的時候!”林書航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