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我變成了史前泰坦最新章節列表 > 261章:城牆剋星,中世紀拋石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261章:城牆剋星,中世紀拋石機

“遇到你這種主播真是頭疼啊!”有人在直播間裡詢問:“有沒有懂軍事的老鐵出來給主播講解講解。”

開播這麼久,林書航所積累起來的粉絲量是極其龐大的。保守估計,全球有三分之二的人類成為了他的忠實粉絲。

也就是說,每天一上播,全球至少有40億場外觀眾在等待觀看他的史前直播,這還不算那些被強制連線和強制捆綁收看直播的人類。如果加上那些被強制連線和強制捆綁收看直播的人類,至少也要超過60億。

這麼多場外觀眾中,懂得軍事知識的能人還是不少的,很快便有場外觀眾自告奮勇的站了出來。

“咳咳……本人不才,年輕時研究過幾年古兵器史,現在就由我來為主播講解一下吧。”

那人道:“眾所周知,古代戰爭中,城池易守難攻,攻城掠地時若不配備幾樣重型武器是拿不下幾座城池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在人類幾千年的殘酷戰爭史中,古人所發明的攻城器械,種類是很繁多的,其中威力最大,同時也最野蠻的攻城武器就是大型投石機。”

“投石機是一種大型遠端拋射式器械,可以投擲一個或多個物體,對敵方軍事人員和設施進行打擊破壞。”

“根據發射方式不同,這種器械可分為4個大類。分別是彈力拋石機,重力拋石機,扭力拋石機和人力拋石機。”

“彈力拋石機又叫床弩、弩炮、射箭機,在古希臘羅馬時期就已開始廣泛使用。

這種機械依靠弓弦的彈力來拋射戰鬥物體,除了發射大型箭支以外,也可以發射泥丸、石彈,是機械弓弩的一種特殊變種。”

“再說扭力機。”

“扭力拋石機又叫石弩、投石車、彈射器或弩炮。在古希臘、古羅馬時即在大規模使用。

這種機械依靠扭絞繩索產生力量進行戰鬥物體的彈射。彈射杆平時是直立的,杆的頂端是裝彈丸的“勺子”或皮彈袋,杆的下端插在一根扭絞得很緊的水平繩索裡。

彈射時,先用絞盤將彈射杆拉至接近水平的位置,在“勺子”或皮彈袋裡放進彈丸。”

“還有配重式投石機。”

“配重式投石機是出現在歐洲中世紀的一種大型拋射裝置。

這種器械發明時間較晚,大概出現在12世紀上半葉時期,為中東地區所發明。

在一些中世紀戰爭中,配重式拋石機是攻城戰中最常見的一種大型攻城器械。

與其它種類的拋石機不同,中世紀配重式拋石機的投射力來自其沉重的配重物重力,而不像投石機和弩炮那樣來自於繩索的扭力。

該裝置利用槓杆原理發射石彈,它的一端裝有配重物,另一端裝有彈袋用於裝彈。

發射前須先將放置彈藥的一端用絞盤、滑輪或直接用人力拉下,附有重物的另一端也隨之上升。

放好石彈後,軍事人員放開或直接砍斷繩索,讓擁有配重物的一端迅速落下,當配重物完全落下時,石彈從彈袋中沿約45度角飛出。

此種拋石機經由伊斯蘭地區傳入中國而被稱作“回回炮”。”

“回回炮是名副其實的龐然大物,它的杆臂通常都在15米以上,配備有5——20噸左右配重物體,所發射的彈丸一般在45-90公斤重。

到了14世紀中期,有的配重式拋石機甚至能拋射出1000磅,也就是大約454公斤重的石質彈體,一炮就能將敵人的城牆轟出一個大缺口,堪稱“城池剋星”。”

“城牆剋星?”林書航忍不住道:“這個名字霸氣!”

那人笑道:“是挺霸氣的,曾經有古軍事愛好者做過相關實驗,實驗表明:一臺吊杆長50英尺,配重錘為10噸的配重式拋石機,能將200到300磅(約90-136公斤)的石彈拋射約300碼(約274米)的距離。……”

林書航再一次打斷了對方的講解,問:“50英尺是多長?”

“大約15米。”那人回答。

林書航又問:“那麼300磅呢?”

“136公斤,272斤,一個大胖子的體重。”

“一個大胖子的體重?”林書航嘖嘖稱奇:“這麼有勁兒!”

“主播,你還有沒有別的要問的?”那人道:“怎麼老是打斷我的話啊?你這樣很容易擾亂我的思維。”

林書航尷尬地笑了笑道:“最後一個問題,最後一個問題……”

那人不耐煩地道:“說。”

林書航問:“300碼有多遠?”

“能不能不要問這麼弱智的問題?”對方發來個汗顏的表情。

“什麼叫弱智的問題?”林書航不滿意了:“誰叫你說那麼多國外尺寸單位?你我都是中國人,說中國的計量單位不好嗎?”

“好好是我的錯。”那人想了想道:“換算成你所熟知的米的話,300碼的距離大概為274米。”

林書航點了點頭:“不錯,射程挺遠的。”

“還有什麼要問的嗎?”

林書航道:“沒了,你繼續說。”

“由於體型巨大,配重式拋石機可以一次性投擲一個或多個物體對敵進行打擊。所投擲的物體可以是巨大的石頭和火藥炮彈,甚至是毒藥、汙穢物、人或動物的屍體,十分變態的攻城器械。”

“最後就是戰爭史上,歷史最為古老的人力拋石機了。”

“顧名思義,人力拋石機就是以純人力進行拋射的一種機械。最早出現於中國戰國時期。”

“人力拋石機的發射方式原始而落後,既——用人力拉拽投石機的炮梢。”

“炮梢是什麼?”聽到這,林書航又忍不住打斷了對方的話。

“額……炮捎,說白了就是供人拉拽的繩子,方便將石彈丟擲。”

見林書航不在發問,那人繼續道:“炮梢分單梢和多梢,大部分人力拋石機的梢都很少,最多的有十三梢,最多需500名軍人合力進行施放。”

“當然,這麼多人力進行施放,它的威力也是相當恐怖的。一炮至少也能轟踏半邊城牆。”

“500名軍人共同釋放?”這個資料讓林書航咋舌不已,感嘆道:“這簡直是古代戰場上的古斯塔夫大炮啊!牛逼,真牛逼!”

林書航口中的“古斯塔夫大炮”是第二次大戰時期納粹德國製造的一種駭人聽聞的超級大炮----800毫米的巨型列車火炮。

這是世界上重量最重、口徑最大的巨炮,炮膛內可蹲下一個士兵,德軍稱這門炮為“多拉大炮”。

該炮炮身管長32.48米,全長42.9米,口徑800毫米,火炮全重1329噸。它所發射的炮彈也是駭人聽聞的,每一枚穿甲彈的重量在7.1噸,一枚高爆彈重4.8噸,推進燃料在1.8噸到2噸。

作為對比,美國依阿華級戰列艦有9門406毫米主炮,每發炮彈的重量才1200多公斤,就足以在地面上炸出足球場那麼大的巨坑,更不要說多拉大炮7.1噸重的炮彈威力了,一炮下去,整個城市都要跟著抖上三抖。

當然,古斯塔夫大炮龐大的體型操作起來是很麻煩的,發射炮彈時,需要直接產於操作大炮的士兵多達1400多名!加上兩個擔任防空任務的高炮團、警衛人員、維修保養人員,共需4000多人。

聽完場外觀眾的講解,林書航恍然大悟,對著直播鏡頭道:“我的直播間裡還真是人才輩出啊?這下明白了!瘋將軍,準備一下,我們馬上開始製造投石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