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我變成了史前泰坦最新章節列表 > 288章:史前版川菜,水煮牛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288章:史前版川菜,水煮牛肉

接下來的日子裡,林書航每天都會抽出一點時間,用來打造自己的鐵樺樹戰甲。

由於這種樹木木質比鋼鐵還要堅硬,有沒有合適的工具切割樹身,因此打造戰甲的過程相當緩慢,用了一個半月時間,林書航才將剩下的兩棵鐵樺樹造成護身戰甲。

用這種樹木打造的戰甲,效果自然是十分出眾的,為了測試戰甲的防護力如何,做好戰甲後,林書航試著讓瘋將軍對全副武裝的自己發動了一次猛烈的攻擊。

瘋將軍的攻擊力無論是林書航還是那些場外觀眾,所有人都是有目共睹的。

一年前的這個時候,瘋將軍就能捕食體型巨大的地震龍,經過了一年的成長,相交之前,實力早已翻了數倍不止。

毫不誇張地說,現在就是一頭成年的骷髏爬行者在它面前,也頂不住瘋將軍的重擊。

不過,既然敢讓瘋將軍參與這場測試,對於這身用鐵樺樹打造的護身戰甲,林書航自然有十足的信心。

事實上,也正如林書航所預料的那樣,一番重擊過後,自己雖然被瘋將軍打的嗷嗷亂叫,不過身體並未受到多大的傷害,反倒是瘋將軍,由於用力過猛,以及護甲堅硬度太高,爪子因此受了一點傷。

對於這副戰甲的防護效果,林書航相當的滿意,之前他也不是沒有製作過護身戰甲,相反的是製作的護甲還不止兩套。

一套是蔽日鳥骨骼製成的輕戰甲,一套是用岩石製作的重護甲。

但是隨著自身的成長,以及敵人實力的大幅度增強,以前那些護身戰甲現在已經不足以為林書航提供多大的防護力,只有這套用鐵樺樹打造的戰甲才讓他重新有了安全感,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穿戴那些岩石和獸皮此類的護甲進行這次防護測試,林書航估計自己早就瘋將軍被到趴在地上爬不起來了。

"效果不錯,瘋將軍,今天給你改善一下生活。”林書航一邊卸下自己的鐵樺樹戰甲,一般對著舔熊掌的瘋將軍道:"今天我們吃——水煮牛肉!"

"水煮牛肉?”

林書航的話引起了那些場外觀眾的興趣,直播間裡的氣氛迅速上升。

“天天吃罐頭和烤肉,誰受得了?”林書航道:"今天測試護甲時瘋將軍的爪子受了傷,正好藉著這個機會好好犒勞犒勞它,給它做頓大餐吃。"

有觀眾道:"水煮牛肉可是正宗的川菜,主播你能做的好嗎?"

“老鐵小瞧人啊?”這話林書航不愛聽了,拍著自己的胸板對著直播鏡頭誇誇其談:"實話告訴你們,我可是個骨灰級的吃貨!而且重要的是,川菜也是我的最愛,等下你們就瞧好吧!"

“期待主播的水煮牛肉!”

水煮牛肉是一道著名的川菜,此菜白、紅、綠、黃四色相映,色彩樸素清新,牛肉肥嫩異常、味道酸辣鮮香,深得廣大吃貨們的喜愛。

很多人都知道水煮牛肉起源於四川,但是並不知道起源於四川哪裡。

水煮牛肉起源於四川自貢,自貢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千年鹽都。歷史上,以盛產井鹽而著稱,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採鹽歷史。

眾所周知,食鹽的來源分為兩大類:海鹽和陸鹽。

海鹽就是用海水曬制的鹽,而陸鹽就是從陸地上開採的鹽。

陸鹽又分為岩鹽、湖鹽和井鹽。自貢一帶生產的就是井鹽。

顧名思義,井鹽,就是在地上鑿井,汲取地下的鹽水,用鍋熬製提煉而成的食鹽。

與海鹽相比,井鹽的味道更加柔和,入口後第一感覺不是鹹,而是鮮,鮮味過後鹹味才至。

井鹽在世界各地均有開採,但是品質和口感卻屬自貢一帶的井鹽最好,這也是“川菜”形成特殊味道的原因之一。

自貢井鹽的採滷製鹽史,上可追溯到東漢時期,聞名於唐宋,鼎盛於明清;在清鹹豐、同治年間成為四川井鹽業中心,其井鹽遍銷於川、滇、黔、湘、鄂諸省,供全國1/10的人口食用。

在遙遠的北宋時期,自貢的製鹽行業就已經十分發達了,當時製鹽者從地下提取鹽水的主要勞力就是牛。

都知道,在落後農耕社會,牛是人類最重要的勞動工具,在古代具有特殊的地位,早在西周時期就有"諸侯無事不殺牛"的法令。

而在漢朝在古代朝廷都會給予牛特別保護政策。

比如春秋時期就有諸侯無故不殺牛的特殊法令。

漢朝時期,殺牛要償命。

唐朝時期,殺牛判刑一年。

元朝時期,殺牛打一百大板。

即便到了我國古代經濟最發達、法度最寬容的宋朝時期,官府也是明令禁止私人殺牛的。這一點和印度有些相像。

雖然官府命令禁止殺牛,但也不是不能吃牛肉,那些非人為原因死亡牛,比如老死、或者意外死亡的牛是可以吃的,只不過手續麻煩點,要經過官府的備案才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宋朝時期的四川自貢,牛的死亡率是非常高的,比全國其它的地區的死亡率高上好幾倍。

這是因為當地牛的工作量十分巨大,因為自貢制鹽業發達,一般井鹽的深度都在幾百米,有的井鹽甚至達到了一千多米的深度。因此在鹽井工作的牛,工作量是十分巨大的。

一頭壯牛不分白天黑夜地工作,從服役到死亡,壽命多者半年,少者三月。

一頭牛一兩千斤重,身上那麼多肉,扔了也是挺可惜的。

當地就是全國著名的“鹽都”,用鹽極為方便,一些吃貨就發明了各種各樣的牛肉吃法。

其中一道著名的吃法就是水煮牛肉。

後來,經過後世吃貨對“水煮牛肉”的用料和製法進行改進,大名鼎鼎的“水煮牛肉”就成了川菜的一張招牌,流傳各地。

此菜中的牛肉片,不是用油炒的,而是在辣味湯中燙熟的。

現在的水煮牛肉,已經不是簡單的清水加花椒了。是將牛肉切成一寸五分長、八分寬、一分厚的薄片,盛在碗裡,加精鹽、醬油、醪糟汁、溼澱粉拌勻。

油鍋中放郫縣豆瓣、幹辣椒炒成棕黃色,再下花椒、蔥段、萵筍片炒香,加肉湯燒開,將牛肉片下鍋,煮至肉片伸展,外表發亮,盛入碗中,淋上辣椒油,即可食用。

不知怎的,林書航今天確實想吃牛肉了。

“正好,我也很長時間沒有吃牛肉了,今天正好藉著這個機會打打牙祭。”

作為一名地道的吃貨,“水煮牛肉”自然是難不倒林書航的。

凜冬到來之前,林書航和瘋將軍就在巨大的地坑中儲存了十幾萬噸各類肉類物資。

在他的地下冷藏庫裡,儲存有幾百頭泰坦野牛的屍體,因此牛肉資源還是挺充足的。

“得先把牛肉弄好,提前化凍才行。”

雖然現在還不到飯點時間,但由於那些動物屍體在冰窖裡冷凍了半年多的時間,必須提前解凍才行。

林書航鑽進了巨大的食物冷藏庫,在裡面翻找半天,拉出了一條泰坦野牛的屍體。

這頭泰坦野牛是一頭牛犢,死於之前的那場大地震。

但即便是一頭牛犢,其體型也是十分巨大的。

林書航的冰窖坐落在一片古老的史前冰川上,冷凍能力是很強的。

在冰窖裡冷凍了半年多的時間,整頭牛已經被凍成了硬邦邦的冰塊,需要提前化凍才能切肉做菜。

為了減少化凍所需的時間,林書航將那頭牛犢屍體抱到了自己的火炕上,利用火炕的溫度來解凍成為冰疙瘩的牛屍。

“以前的菜刀不能用了,得重新做把菜刀才行!”

之前那把用岩石製成的菜刀由於長期切肉、剁骨,已經變的非常遲鈍,有些刃口甚至還崩碎了。

趁著這頭牛屍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解凍幹,林書航決定重新製作一把質量較好的菜刀。民以食為天,吃飯這事可萬萬不能將就。

最理想的菜刀當然是金屬做成的鐵製菜刀,不過林書航卻並沒有選擇這樣做。

一是因為整個史前大陸現在正值冰河時期,外面冰封萬里,還不具備開採鐵礦的條件和能力。

再一個就是時間上不允許。因為開採鐵礦和冶煉金屬是需要很高的條件和裝置,現在馬上就到飯點了,為了肚子只能先用其他材料做把菜刀應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