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漢鼎餘煙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解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解決

前漢建國以後,始終以強硬手段對待地方豪族。在地方二千石任用上,多用手段非同尋常的酷吏如郅都、義縱、寧成等人,在轄區範圍內嚴酷打擊豪強;在中樞政令上,推行鹽鐵官營,排斥富商大賈,又鼓勵民間對富商大賈告密,後者被罰沒的家財由朝廷和告密者共分。

後來發現即便如此都遏制不住地方豪強崛起,於是武帝一聲令下,將天下豪強、俠客貲三百萬以上者悉數遷徙到茂陵,以內實京師,外銷奸猾。

如此手段施展出來,天下豪強不誅而害除,似乎要被斬草除根了?

並沒有。

僅僅兩年之後,武帝向天下各州派遣刺史,以六條問事,頭一條,便是問強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強凌弱,以眾暴寡。而各地百姓寧負二千石,勿負豪大家。

豪強的勢力不僅恢復,而且情況比原先更加嚴重。

到新莽、光武前後,豪強們輕易就能聚集數以千計的部曲,或築塢自保,割據一方,或起兵造反,逐鹿天下。光武帝依靠豪強的力量奪取天下,於是即位以後,雖然也曾嚴厲打擊地方豪強,卻又不得不放任功臣世家上侵朝廷權柄,下欺百姓良善。

待到桓靈之時,地方長吏有時候都成了傀儡。郡縣基層皆被豪強大宗所把持,朝廷縱有恩惠,也無以下達地方,自身卻遭億兆苦難黎民的怒火所集,於是黃巾亂起,天下分崩。

而星羅棋佈的豪強,始終盤踞地方,甚至藉著亂世進一步地充實了自身的力量。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可以說兩漢的歷史,便是中樞朝廷與地方豪強鬥爭的歷史。而每一次鬥爭,朝廷都以失敗而告終。

如今章武皇帝於廢墟之上繼承國統,旋軫舊京。在崛起的過程中,政權依然在與地方上的無數豪強世族作鬥爭。當年龐統為軍師中郎將,甚至想過找機會斬草除根,一了百了。

這是必然之理。

若不能解決這個導致前漢、後漢統治動搖乃至傾覆的重大難題,哪怕再建一個漢室,也不過是重複前代的路。甚至可以說,是重複前代走過的錯路、絕路。

那麼,解決的方法是什麼?

真靠著皇帝和他麾下的將士,拿著刀排頭砍去?

嘗試這麼做的,是黃巾軍。黃巾軍早就被天下豪強群起攻之,百數十萬的太平道信眾,都已經曝屍荒野了。

豪強大族數百年來,早已壟斷各地的政治、經濟乃至文化、輿論,其力量根深蒂固,根本不可撼動。想要建立可靠的政權,就只能與豪強大族協作。朝廷所能做的,是在協作的過程中,拉攏、犒賞其中的服從者,打擊、摧毀其中的不服從者。在總體上限制豪強大族,又要在個體上給予豪強大族足夠的利益。

某種程度上,廬江雷氏及其家主雷遠,便是其中的正面典範。

但這樣下去,待到數十年後,天下局勢底定,朝廷便拿不出利益來分潤;而豪強們慾壑難填,依然會站到朝廷的對立面。

朝廷需要的,是一個更和緩,而又更徹底的解決方案。

便是江東人敏銳看清的這一條:

朝廷推動並鼓勵世族豪強向邊疆,向域外開拓;朝廷樂見他們在此過程中攫取利益。

荊州人交州人向南海、益州人深入南中,涼州人向西域,都是大大的好事。這些地方,都是曾經被漢家朝廷掌控,如今又失控的土地。

一切有雄心壯志的人,或者想要繼續橫行鄉裡的豪強,都應當高興地到那裡去。那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裡是可以大有作為的。

完整的方案,目前尚處於隱晦的默契階段,最初始於雷遠與諸葛亮的深談。但與之配套的諸多政令,卻並不隱秘,自始至終,一切都光明正大地做給所有人看。

廬江雷氏自從去了交州,宗族的力量只有愈來愈興盛,而其族長雷遠的官運亨通異常,已是朝中屈指可數的重臣;

建寧郡的李氏宗族如今儼然成了南中漢蠻各部的代表,其首領李恢從益州功曹一路做到庲降都督、安遠將軍;

至於涼州那邊,漢陽姜氏的未來,誰能算得清楚?他們族中那個小夥子姜維一旦從西域歸來,前程根本不可限量!

天下局勢發展到現在這個地步,政權之間的對抗已經不是純粹的軍事對抗。

對於成都中樞來說,眼前最重要的任務,是確定漢家朝廷的大政,是要向天下人展示,新的漢室不僅能在亂世中割據一地,使百姓安泰、足食足兵,更有治理天下的能力,能夠奠定太平盛世的長久基業。

漢家朝廷要告訴所有人,朝廷有辦法使天下人從數十年的噩夢中解脫出來。朝廷更有辦法,使天下人從對漢室的失望和不滿中解脫出來!

對豪強大族的政策,便是朝廷展示出來的大政之一。

有心人終究會看明白朝廷的意圖,聽懂朝廷的話。

朝廷是在說:

江東世族的各位,你們覺得怎麼樣?

河北和中原的世家豪強們,你們覺得怎麼樣?

在漢家朝廷重立,並已經掌控了半壁江山的情況下。諸位,你們何必一條道走到黑呢?在追隨著己方主君,追逐那些不切實際的利益以外,還有另一條路可以選的。

這條路或許稍微有些辛苦,卻能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究竟結果如何,也已經有人當先開拓。

你們還有一點時間,可以慢慢看。

當然,漢家朝廷該做的事,一樁樁都會做好,不會駐足等待。你們的反應若是慢了,有許多好處,便輪不著諸位。到時候可不要抱怨。

河北和中原人作何反應,雷遠還不知道。

江東人的反應已經來了,來得比任何人預想得都快。

吳人詭詐,誠非虛言。任誰都要道一句服氣。

雷遠提起茶壺,再替陸議滿上熱茶:“我還有些問題,須得問個明白。”

“續之將軍請講。”

“孫將軍的用兵之才,我素來深悉。在合肥、在江陵,我也多次親眼目睹過江東將士們的奮戰情形。但那公孫氏帶甲數萬,雄踞遼東三十餘載,威震海外。孫將軍真的就有把握,領兵渡海長驅,一戰而覆大國?你們有這樣的船隊?敢冒沿途風急浪高之險?”

談到孫將軍的用兵之才,卻拿合肥、江陵作例子,這可真不厚道。

陸議壓住火氣,頷首微笑:“當今天下,如關侯、雷將軍乃至張遼那般的神勇之人,終究是少數。我主屢敗於天下名將,那也沒什麼好羞慚的。不過,區區公孫氏,倒還不至於成為江東的阻礙。”

“哦?”雷遠饒有興致地坐直身體:“看來,貴方已有萬全的謀劃。”

“一切都已安排就緒。只要這一批物資部署到位,我主平定遼東,絕無問題。”

“貴方有幾成把握?”

陸議斬釘截鐵地道:“十成。”

雷遠稍稍思忖:“戰場局勢,瞬息萬變。有八成的把握,就能令主將信心十足。貴方竟然能做到十成……看來,手段不止在戰場呀!”

陸議微笑道:“這其中,自然有些道理。若續之將軍允可荊州物資發運,後繼情報,我令人每日加急送到。將軍且耐心觀看便是。”

“好!”雷遠大笑起身:“伯言,今日就這樣罷!我便等著後繼的情報!”(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