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南國江山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三十八章決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百三十八章決心

江陵城中,楊渥反而沒有眾將那樣的感慨。

他在一開始就不怎麼看好郭崇韜提出的計劃。

倒不是說他能算到在吳軍發動火攻時天上會突然下雨,而是他覺得,已經有太久沒有下雨了,只要這中間哪一天下雨,到時候地面溼潤,草木就不容易點燃,這火攻自然就無從發起。

而如今正是雨季,下雨的可能本來就很大,一直不下雨,這才是反常的事情。

不過等真的接到訊息後,他還是感到非常的驚訝,就在即將成功的時候,天上突然下雨,將大火澆滅了,這怎麼看都有些巧合。

收起文書之後,楊渥皺眉沉思。

如今的局勢對於吳軍來說的確不怎麼好,梁軍和蜀軍的匯合基本已成為定局,接下來等到聯軍南下抵達江陵,那麼吳軍就要做出選擇,到底是直接與敵軍發起決戰,還是撤軍回去,尋找機會再戰。

一旁,朱瑾或許是看出了他的猶豫,當即出聲道:“大王,臣以為如今局勢對咱們不利,貿然與敵軍決戰,只怕未必能夠取勝。還不如暫且退兵,以後再尋找機會就是。”

楊渥點了點頭,有些不置可否。

朱瑾猶豫了一下,接著又說道:“大王,聽說梁主朱溫如今已經病重,雖然已經返回了洛陽,但病情卻沒有絲毫好轉,說不定這一次他就挺不過去呢?他畢竟也是六十歲的人了。”

楊渥明白他的意思,朱溫這一次若是熬不過去,那麼關於梁國皇位的繼承問題,很有可能會生出亂子來;即便沒有亂子,到時候新帝即位,對於朝局的掌控必然會受到影響。

到時候吳軍再次發兵圍攻江陵,擊敗梁軍的援兵應該會比現在容易許多;甚至於到時候梁軍是不是還會出兵救援都不一定,畢竟新的梁帝到底怎麼想的,誰能說清楚呢?

所以朱瑾覺得,暫時退讓一下,等待更好的時機,這比現在貿然與梁蜀聯軍決戰要強。

事實上,楊渥也知道暫時退讓一步是一個很好的選擇,甚至於他還知道,朱溫這一幾乎可以肯定他挺不過去。

接下來不管是朱友文成功即位,還是像歷史上那樣,朱友珪透過弒父的手段奪取皇位,梁國的內部都有可能發生動盪。

但楊渥覺得,現在撤軍退讓的代價太大了。

首先一點自然是對他個人名望的打擊。

要知道這一次畢竟是他建立吳國之後的第一次親自領兵,若是最後未能拿下江陵,無功而返,這肯定會影響到他自己的聲望。

第二點就是之前為了攻打江陵,吳國已經投入了那麼多的軍隊,投入了那麼多的錢糧,又準備了很久,這才出兵;若是如今無功而返,那些投入就白費了;而且下一次出兵還得再次投入大量的錢糧。

至於第三點,則是對將來局勢的擔憂。

這一次為什麼急著在虔州戰事尚未平定的情況下就出兵江陵?無非就是擔心蜀軍的大舉干涉。

那時候蜀軍尚未結束與岐軍的戰事,只能以部分力量干涉江陵;而如今蜀國和岐國之間已經議和,若是再等下次交戰,誰知道下次王建騰出手來後,會不會投入更多的軍隊?

難道說還要等到王建死了之後,再出兵攻打江陵嗎?這顯然不可能。

正是出於這些顧慮,所以楊渥還有些猶豫到底是該撤軍回去,還是該與聯軍決戰。

沉吟了一會兒,楊渥依舊不能下定決心,見朱瑾依舊在等著自己的話,當即說道:“朱將軍,到底該如何決斷,孤如今也沒有想好,還是等王將軍他們都回來之後再說吧!”

朱瑾見狀也只好作罷。

幾天後,秦裴與王茂章匯合,共同南下,駐紮在江陵城東。

而楊渥則命李章堅守大營,自己率領三千羽林軍前去與王茂章等人匯合。

剛一會面,王茂章便拜倒在地,向楊渥請罪。

不過楊渥並沒有怪罪他,畢竟從始至終,他所犯的錯誤也就是那天晚上被敵軍以地道突襲,結果失去了擊敗梁軍的最佳時機。

不過那一次的失利,其責任也不在王茂章一人身上,在場的眾將幾乎都有責任;說到底還是寇彥卿設下的計謀太過巧妙,當時大家都沒有發現而已。

所以楊渥即便要怪罪,也不會只追究王茂章一人。

將王茂章扶起來後,眾將這才向楊渥問好。

當初眾將領兵出征之時,楊渥正是病情較重的時候,如今回來,雖然在文書中早就得知楊渥的病情基本好轉了,但眾將依舊要探問一番才放心。

等到徹底安頓下來,楊渥這才問道:“諸位將軍,如今的局勢想必大家心中也清楚,到底是應該暫時撤軍回去呢,還是說與敵軍決戰,大家不妨暢所欲言!”

今天議事的主要任務就是決定大軍接下來的方針,到底是戰還是退,必須儘快拿出一個主意;否則等到蜀梁兩家的聯軍抵達後,他們便是想撤走都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大王,臣以為此時應該退兵回去,休整一番以圖將來再戰!”楊渥的話音剛落,秦裴就首先站出來提到。

“大王,臣聽說那朱溫如今已經病重,梁國朝政都有些不安定,這個時候我軍沒有必要與敵軍硬拼,只要等到朱溫死後,梁國局勢必然生出亂子,到時候咱們再出兵,必然能夠取得勝利!”王茂章的意見和秦裴差不多。

楊渥皺了皺眉,又看向郭崇韜。

可惜郭崇韜同樣點頭道:“大王,臣贊同秦將軍和王將軍兩位的意見,此時應該暫時撤兵回去休整。”

楊渥沉默了,他轉頭看向其他眾將道:“你們也是這個意見嗎?”

其他人相互對視了一眼,侯瓚作為代表站出來道:“臣等的意見也是暫時撤軍,以穩妥為上!”

這個結果真的有些出乎楊渥的意料,在撤退與決戰這兩個選擇中,眾將是竟然一致的選擇了撤兵,這讓他感到極為驚訝。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時,王茂章站出來道:“大王,之前我等得到了一個訊息,雖然還未來得及證實,不過末將覺得訊息為真的可能性很大!”

“哦,到底是什麼訊息,竟然讓你們都覺得應該撤兵?”楊渥有些好奇。

按理說,這些將領們應該是最不服輸的才是。

如今吳軍雖然未能提前擊敗梁軍,讓梁軍成功的和蜀軍匯合了,但即便是梁軍和蜀軍匯合,兩家的聯軍實力也未必就比吳軍要強大。

現在決戰,未必就不能擊敗敵軍。

所以楊渥非常好奇,到底是什麼訊息讓他們覺得應該撤兵。

王茂章道:“大王,剛剛得到的訊息,說是梁軍大將劉鄩統領一萬五千大軍正在南下,如今據說已經快到荊門了。”

“什麼?梁軍又來援軍了?”這下楊渥是真的有些驚訝了。

他不知道的是,若是沒有他的親自領兵,敬翔也不必這麼看重這一次的戰事;而劉鄩之所以南下,主要就是因為擔心寇彥卿的那點兵力擋不住楊渥親自率領的吳軍。

“梁軍竟然又有一萬五千大軍來援,這倒是沒有想到!”楊渥在心中沉思起來。

怪不得眾將都覺得此時應該撤軍。

畢竟朱溫病重,隨時都有可能病死;若說他真的病死了,那麼到時候吳軍趁機再次出兵的話,梁國因為內部局勢的動盪,只怕未必會派兵來救援江陵。

到時候只需要對付蜀軍的話,大家自然很有信心。

見楊渥沉默不語,眾將一個個也跟著不說話,靜靜等待著楊渥作出決定。

他們知道,楊渥向來是一個很有主見的人,在眾將一致認同應該撤軍的情況下,他依舊沉默不語,這表明他心中乃是主張與敵軍決戰的。

不過眾將想不明白的是,這個時候決戰,未必有必勝的把握啊!

然而在楊渥眼中,卻是另一種看法。

晉王李存勖為什麼能嚇得朱溫連夜遁逃?

不光是因為朱溫年老昏聵,比不上當年的緣故;更重要的是,李存勖每次親自指揮的大戰,最後都取得了勝利。

他的威名是打出來的威名,而不是靠晉王這個頭銜才有的威名。

而楊渥呢?他曾經在天下也有著赫赫威名,雖然因為這幾年在金陵沒有領兵征戰,使得他的威名有所削弱,但總的來說,他的名號依舊能夠震懾世人。

比如這一次,敬翔在聽到自己率軍親征後,便決定再派劉鄩率領一萬五千軍隊來援。

這是為何?

還不是因為前些年楊渥的威名太盛的緣故。

而這一次,乃是楊渥開創吳國之後的第一次領兵親征,若是就這樣退兵回去的話,這勢必會使得自己的威名受損。

天下人可不會管這期間楊渥因為病情而不能親自領兵,他們只知道一點,那就是楊渥親自率領近十萬大軍,聲勢浩蕩的去攻打江陵,結果被寇彥卿和王宗壽這兩個將領領兵打了回去。

到時候不僅楊渥的威名將會受損,吳國的聲望更是會受到影響。

自己這些年想盡辦法的提高吳國和自己的聲望,若是就因為如今這麼一退就受到損傷,那代價未免太大了。

想到這,楊渥反而堅定了與敵軍展開決戰的想法。(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