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最後一個北洋幕僚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零七章 吞金獸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零七章 吞金獸

按照這個編制規模設計下來,二十四混成協滿編之後戰力堪比北洋六鎮主力了,眾人紛紛為自己的設計而感覺到驕傲,揚言以後要取代北洋六鎮云云。

“這得花多少錢呢。”不怎麼參與討論的肖湘山一句話,把大家給滅火了。大家面面相覷,誰都不肯先發言了,嘴巴一閉一張都能,可是實際操作下來,兵力多寡倒是事一樁,錢呢?

軍費呢?

建設資金呢?

一萬一千人的軍隊,先別建設資金需要多少,單單是每個月的軍餉和伙食開銷,便足足五萬兩銀子,一年下來六十萬兩銀子……這還不算彈藥訓練和服裝更換等消耗。

那可是六十萬兩銀子啊!

都軍隊是吞金獸,都打不起仗,都養不起兵,這還真養不起了。王永安估摸了一下自己的資金,心裡尋思原本自己以為自己的錢多啊,卻發現居然只能養得起軍隊十年……

其實清末和北洋民國時期軍隊士兵軍餉很大程度並沒有那麼高,主要是因為扣除伙食和服裝磨損,還需要上交給各自長官的一些“保護費”,每個人到手裡最多一二兩銀子,到了民國時期也不過是三塊大洋而已。可這樣的軍隊,能打仗嗎?

到底,還是錢的問題。

王永安這才明白了為什麼後世共和國需要需要隱忍三十年,想當初在王永安時候,看到南海撞擊事件,他還為8119戰機駕駛員王偉犧牲而痛哭流淚,看到電視上大哥哥和大姐姐們跑到美國大使館前抗議,年幼的他還偷著坐車準備去參加抗議遊行當然遭到父母一頓暴揍當年只是覺得窩囊,國家窩囊,活的窩囊。可是後來他漸漸明白了,不是國家窩囊,是沒錢,是窮,是人窮志短啊。

在南海撞擊十五年後,中國經濟飛速發展,一躍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強國,世界第三軍事強國後,才開始強硬起來,才慢慢有了轟炸機群飛越日本對馬海峽與日本東京相距不過幾百公裡,只要中國海軍航空兵的轟炸機群稍微向東轉一個彎,完全可以實現轟炸東京火燒鬼子的終極夢想。

對,一切的前提就是錢,只有有了錢,才能建設軍隊,才能實現國家的強大。

後世網上義和團厲害是厲害了,天天嚷嚷著殺這個滅那個,可惜這些人毛用沒有,反倒街邊做生意的老百姓為國家所做的貢獻,國民富裕,國家才強大,國家強大,國家才強硬。那強硬不是嘴裡喊出來的,而是用實力拼出來的。

王永安現在有這個實力嗎?

三個月前他以為自己實力強大,甚至可以攪動上.海灘,可如今才發現,自己什麼都不是,他那一的錢,在國家軍隊建設方面簡直杯水車薪。

王永安忽然發現,自己手下兵將缺少不,更嚴重的是沒有一個懂經濟的人才,而在他認識的人中,唯一懂經濟的就是羅士潼,可羅士潼也僅僅懂得商場經營。

若誰能賺錢,也只能是王永安自己了,王永安卻知道自己的斤兩,先前因為佔了史的便宜,然而以後這種便宜可就不容易佔咯。

不懂賺錢,倒是懂得花錢,一群人大眼瞪眼,最後還是幕僚魏文康結結巴巴地:“要,要不然種大煙?”

軍閥部隊私下種大煙並不稀奇,但是北洋軍種大煙就稀奇了,就像是民國的川軍,軍餉直接發煙土,一人一坨鴉片膏子,管你賣掉或者自己吃掉,總之這就是軍餉了。所以為什麼川軍悲壯,因為川軍窮啊,陣亡人多,戰死之後連個撫恤金都沒有。抗日戰爭時期,川軍還真是僅憑一股子愛國熱情打仗了,沒糧沒響沒吃沒穿跟日本拼命幹仗。

眾人一致反對種大煙,咱們二十四混成協還不至於落魄到這個地步,每年朝廷不是還撥下來十萬兩軍餉嘛。

“無論如何,咱們的部隊架子搭起來,人數不夠以後可以湊,可是骨頭架子必須先建好。”王永安一拍桌子,不容置疑地道。

既然確定先把架子建好,那這三標四營的長官可都十各打個的實缺了,於是王永安開始封賞官職,眾人伸長脖子看過來,眼睛裡放著光。

王永安宣佈道:“參謀長馮衡,副官長李耀,副官處衛隊長邵永勤,軍務課課長吳鵬,軍醫課課長肖湘山,軍需課課長羅銀賢,軍法課課長夏銘,步兵一標方鹹五任標統,步兵二標劉輝任標統,步兵三標龔武遠任標統,騎兵營陳健任標統,輜重營羅銀賢任標統兼任,衛隊營範文泰任標統。”他也不商量了,直接委任下來,“至於炮兵營的標統嘛……我們需要一個懂得炮兵指揮的人,你們誰懂炮兵指揮?”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眾人搖了搖頭。

劉輝這才:“我雖然畢業於炮兵科,但是這麼多年一直沒有實際指揮過炮群,所以就不毛遂自薦了,不過我推薦我的同學吧。我的同學中有幾個江蘇省人,他們分別是江蘇省常州的李祖植、莊翼和翁之轂,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之後,他們被分到了江蘇省新軍巡防營裡指揮炮兵。”

“你和他們關係如何?”王永安問。

劉輝笑道:“關係還不錯,都是同學,但是要熟絡,還是我的幾個湖北老鄉更熟悉。”

“你先你的老鄉,既然他們不熟,我們不妨多幾個選擇。”王永安道。

劉輝頭,介紹道:“我在學校的時候我關係最好的兩個湖北老鄉,一個叫做邵保,一個叫劉燮元。但邵保在學校的時候積極參加孫逸仙的革命黨,他現在在湖北陸軍學堂裡做炮兵科老師,我之所以不推薦他便是因為擔心他亂來。而劉燮元與我關係雖好,可他和我一樣,在炮兵指揮的成績上並不怎麼好,我也是因為成績不好才轉行指揮步兵。不過我是因為日語不好成績才差,這劉燮元是因為家裡是漢陽富戶人家出生,不願意認真學習,成績才不甚理想。”他倒是實誠,並沒有因為私人關系好而推薦一些庸才,這兩人在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之後,返回胡北省在胡北新軍擔任教官,一直庸碌無為,倒是平平安安地度過了一生。正所謂造化弄人,他們的那些有才幹的同學門,在大時代中風起雲湧名震天下,最終反而沒有幾個落得好下場,不是壯年橫死,便是死在軍閥混戰之中。(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