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最後一個北洋幕僚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五十四章 受夾板氣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五十四章 受夾板氣

此時北方京師一聲驚雷平地起,清廷頒佈了《內閣官制》和《內閣辦事暫行章程》,由慶親王奕組閣成立中國史上第一個內閣政府,宣告著君主立憲制的姍姍來遲。

成立內閣宣告著大清國的改革步伐邁了一大步,全國上下振奮不已,人人都認為中國騰飛指日可待了。然而內閣名單一公佈,頓時引起全國上下一番痛罵,原來這內閣不過是軍機處換了個名字,玩弄了天下百姓與士紳。

大清內閣設有總理大臣一名總領各部,有慶親王奕擔任,這位經了四個皇帝的皇族可謂大清國的柱石了,而且奕雖然委任貪婪,卻一貫支援改革,卻也並不是完全的守舊派。

協理大臣兩名,分別是徐世昌與那桐,那桐是皇族,擔任步兵衙門統領一直,主管者京師安全,由他大人協理大臣,只是掛著一個名,而徐世昌擔任過封疆大吏,曾經長官部門實務,更是一名漢人官員,由此二人輔佐奕,倒也並不過分。

但是其餘各部掌權者卻不過去了,民政大臣肅親王善耆、度支部大臣(相當於財政大臣)鎮國公載澤、陸軍部大臣蔭昌、海軍部大臣多羅貝勒載洵、司法部大臣貝子溥倫、藩理大臣壽耆都是滿人,而漢人各部大臣只有郵傳大臣盛宣懷、學務大臣唐景崇、外務大臣梁敦彥,再加上徐世昌在***閣十三人漢人只有四人,而皇族卻有七人之多,頓時舉國大譁。

其實如今這些滿人閣臣並非全是酒囊飯袋,奕是宗室裡的改革派,甚至提出三權分立的主張,其餘人也支援憲政主張,只是這些人裡有不少只會喊口號卻不懂得做事的人。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以海軍大臣載洵為例,他今年不過十七歲,十七歲的載洵做海軍大臣,讓天下人如何看待?而載洵自然只新任自己的兄弟,任命載濤為海軍協理大臣,兩個兄弟把持海軍部,豈能讓海軍部上下聽令。

實際上在這場立憲的真正幕後黑手便是攝政王載灃,他雖然不在內閣大臣之中,但是儼然以皇帝自居了畢竟載灃是皇帝溥儀的親爹,而載灃的算盤卻搞砸了,先是各省諮議局不敢了,隨後外國人也開始嘲笑起來,中國人還真是不懂得政治,不懂得妥協藝術啊。

王永安也從蔡乃煌的口中得知皇族內閣成立之事,他只是哈哈一笑,對蔡乃煌道:“蔡道臺無須驚慌失措,國家還是那個國家,人還是那一群人,只不過稱唿變了一下罷了。”

但顯然王永安看了皇族內閣帶給大清國的反面作用,革命黨趁機提出,從皇族內閣的組成來看,滿人防備漢人許久,連那十七歲的貝勒都能做大臣,王永安這等漢人英傑卻只能做地方官吏,由此可見大清國不值得漢人效忠。

於是天下漢人百姓議論紛紛,民風越來越朝著反清的情緒駛去,而因為革命黨的這一系言論,王永安算是受了無妄之災,遭到清廷的痛斥,勒令他即可,不得耽擱片刻。甚至陸軍大臣蔭昌還打算免去王永安江北護軍使的職務,只是此時風頭浪尖,若是真的免去王永安江北護軍使的職務,難免給天下漢人坐下口實,這才作罷。

王永安氣得夠嗆,革命黨,清廷,你倆妹的,我是招誰惹誰了我!我在上嗨練兵為的是出國護僑,為的是中華民族的顏面,我容易麼我?你們兩個王八蛋一唱一和,都不希望我過得好是吧?

也不知道這革命黨之中誰出了這麼一個陰損的主意來,非要把我也拉下水,甚至為了不惜噁心朝廷,革命黨人吹噓王永安是民族英雄,漢人代表云云,他們月吹噓王永安,王永安越是一身冷汗。果然,幾日之後,在軍營周圍突然多了不少勁裝漢子,恐怕是來監視王永安會否謀反的清廷鷹犬。

這海軍護航艦隊遲遲不到,護僑大軍豈能只乘坐兩艘郵輪便出海,想到這裡,王永安氣得給李準打電報,讓他快到來,免得自己承受壓力。豈料到那李準居然稱病了,自己出海之後偶感風寒,昏迷了三天,如今不能擔任海軍護航司令,還請諒解,並請朝廷予以定奪。

好傢伙,這李準倒是逃得快,知道王永安如今是個定時炸彈,趕緊離他遠遠的。

王永安心難道我成了掃把星不成,便冷笑不已只顧訓練士兵不管其他,左右自己手下大軍在握,朝廷也暫時管不著自己。

而朝廷的形式也影響了護僑軍的軍心,眾人紛紛為王永安的前途擔心,也為自己的未來擔心,王永安知道軍心未定,便召開會議,宣佈:“我們不為朝廷,我們為的是中國百姓,為的是海外僑胞,為的是天地良心。若是有人要對不起你們,除非我王永安死了,若是有人出賣了你們,我就要帶著你們跟他們死幹!諸位,安心訓練,只需聽令於我,無需考慮其他!”軍心方定,然而軍隊之中充斥著對滿清政府不滿的情緒。

不過因為各位將領與自己相處時間不久,唯恐他們心裡擔心,王永安與諸將一一談心,並且對眾人,如果大家擔心前程未來,可以立即回去,我王靖雲非但不會阻攔,反而會送你三個月的軍費當做辛苦費和路費,兄也知道如今護僑軍得不到朝廷銀子支援了,一切費用需要自籌,我只能拿出這麼銀子送兄返鄉。

包括蔣雁行、段蘭芳、李士銳等人聽了王永安的話之後,先是哭笑不得,後反過來勸王永安道:“此前辭去舊職前來護僑軍,便已經捨去了過去的功名,只為能夠為中國爭一口氣,何須司令如此擔憂。我等雖為一介武夫,卻也懂得知恩圖報的道理。”

王永安也為了拉攏各位軍官,在揚華房地產公司開發的新區內為每個軍官準備了一套三室一廳的房子,全做拉攏之用。而揚華房地產公司如今的開發區全部在法租界內,可以是讓諸位軍官沒有了後顧之憂,因此得到了諸位軍官的一致稱讚與支援。

軍官既已安定,士兵更加沒有擔心必要,護僑軍上下無有二心者,雖然外界對王永安的前程不看好,可是護僑軍五千多軍官士兵卻反而對王永安更加忠心耿耿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