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最後一個北洋幕僚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三十一章 搗蛋鬼別搗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三十一章 搗蛋鬼別搗蛋

原來就在王永安率領艦隊返回國內的前一個月,革命先驅黃興奉孫逸仙之命,前往武漢準備領導武漢的起義軍。 23US.更新最快

先前過,黃興是同盟會,而這一次領導武昌起義的是共進會,共進會充其量算是同盟會的分支,名氣遠沒有同盟會大,甚至在胡北省內,很多人也只知道同盟會不知道共進會。

迎接黃興的不但有起義軍軍官,還有馮國璋等北洋軍,北洋軍用大炮給黃興好好地上了一課,什麼叫做“歡迎歡迎,熱烈歡迎”。

因為馬如龍身體欠佳,馮國璋成為北洋軍第一鎮第二鎮總指揮官,段祺瑞成為總參謀長,此二人下令對起義軍進行炮擊,炮擊持續了三天,殺傷起義軍戰士無數。

此時黎元洪下令,為了扭轉局勢,起義軍第四協冒著槍林彈雨向北洋軍發起反衝鋒,但是北洋軍火力旺盛,起義軍第四協協統謝元愷與統領蔡德懋相繼被北洋軍打死,第一標標統何錫藩臨時擔任指揮官,卻又被擊中受傷昏迷,而敢死隊隊長馬榮、工程隊隊長李忠孝先後戰死,第四協傷亡慘重。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起義軍選拔敢死隊,衝入漢口與馮國璋的北洋軍死戰,北洋軍起初並沒有進入漢口的打算,他們只是在消耗起義軍的力量,然而起義軍屢屢殺傷北洋士兵,引得北洋軍大怒,馮國璋於是下令軍隊進入漢口,與起義軍敢死隊交戰。

然而漢口街道狹崎嶇,起義軍又有很多本地人支援,北洋軍士兵進入之後往往被繞暈了,捱上黑槍,甚至有武漢市民瞧別人不注意偷殺北洋軍士兵。

馮國璋大怒,下令火燒漢口。

革命黨立即在這件事上做文章,什麼北洋軍兇殘,縱火焚燒漢口,還得百姓流離失所。由於北風襲來,導致漢口大火不滅,北洋軍為了安全撤退,革命家趁機進入漢口,並趁機搶到了18箱銀子。(國內歷史學家喜歡用“搶救”這個詞,在灰燼中搶救了18箱銀子,也不知道這銀子被火燒了之後是不是就成了灰,可能在歷史學家眼中,銀子都是紙做的,能隨便填寫。馮國璋火燒漢口的確不怎麼樣,但是起義軍劫掠也不怎麼地,為了所謂政治立場就一個勁兒地洗白,頗有現代公關公司的味道。)

黃興的到來,讓革命黨士氣大振,不過這時候就顯示出來革命黨的內部矛盾了,畢竟共進會的人少,同盟會的人多,同盟會不好意思搶奪共進會的功勞,才讓共進會推薦的黎元洪成為大都督,如今黃興這個同盟會大佬來了,於是各個同盟會代表立即推薦黃興擔任總司令。儘管共進會等人並不希望黃興擔任總司令,可是這共進會的健將在幾個月內死的死傷的傷,剩下的字輩根本不上話,黎元洪本來就是被共進會推薦的大都督,如今共進會都閉嘴了,他也只好乖乖地讓賢,由得同盟會的人來做主了。

同盟會的黨員外戰外行,內戰內行,黃興一當上總司令,立即宣佈重新向北洋軍發起攻擊,不過再一次遭到北洋軍的痛擊。黃興失望之極,隨即巡視部隊,最終得出的結果是,胡北起義軍都是武漢本地人,夜間回家者甚多。他卻沒看到對方天上有觀察氣球,江上有長江艦隊,北洋軍一個鎮有54門標準火炮,而袁世凱這次又帶了兩個鎮到來,總計火炮數量達到16門,反觀革命黨不過十幾門火炮,在這些日子的戰鬥中有多有損壞,炮彈補充不已,胡北新軍士兵用刺刀拼命保衛的武漢,卻被他們認為本地人不勇敢。

此時,同盟會內部已然矛盾極深,若不是袁世凱依舊準備對付朝廷,這武漢只需三日便會被攻破。

對此,同盟會認為,北洋軍攝於黃興的威名不敢前進,因此黃興功勞甚大,應該推舉黃興擔任南方革命家總司令,指揮南方所有革命軍,湖北新軍必須聽從黃興的指揮。

同盟會的宋教仁、蔣翊武、田桐、楊王鵬等人認為,如果推薦黃興擔任南方革命家總司令,可以集中南方各省所有力量,一舉打敗北洋軍,推翻滿清。

然而湖北本土的共進會或者文學社孫武、劉公、蔡濟民、吳兆麟等人卻反對,他們認為黃興代表革命領袖,如果公然擔任南方革命家總司令,凌駕於黎元洪之上,勢必會讓人認為黃興只會奪權不會做事,革命黨不過是一群爭權奪利的人,且恰恰因為黎元洪不是革命黨,所以更要將黎元洪當做一面大旗數起來,以吸引非革命黨的反清人事紛紛參加革命。而憑藉黃興的威望,日後競選總統才是正道,此時實在不易將軍隊指揮權從黎元洪手中搶走,以讓別人挑撥起義軍內部不和。

楊王鵬大怒,正要大罵,幸好宋教仁聰明,從中週轉,提出不如讓黃興擔任戰士總司令,管理各省前來湖北支援的部隊(主力部隊便是黃興的老鄉湖北湘軍援軍),而黎元洪擔任湖北督軍,指揮湖北部隊(鄂軍),這雙方指揮軍隊不同,也不會有任何芥蒂。

黃興等同盟會認為鄂軍不善戰,武漢久戰未果便是因為湖北人的緣由,因此非常贊同這個意見,而孫武、吳兆麟等人也知道黃興名望太大,如果不按照宋教仁的辦法,真沒辦法安置這尊大神,於是雙方達成協議,黃興登臺拜將,甚至豎起了一面七米高的大旗,上書“黃司令”三個大字,插在漢陽鎮最高的樓上,好不威風。

彼時北洋軍按照袁世凱的指令後撤三里,眾革命黨紛紛鼓譟起來,認為黃興依靠自己的名氣嚇走“百萬”清軍,頓時士氣高昂起來,揚言殺散袁世凱,殺到京師城,活捉溥儀皇帝!

此時袁世凱已經獲得大權,攝政王載灃稱病不出,朝臣們推薦袁世凱組建內閣,於是袁世凱準備施行君主立憲制。儘管他野心勃勃,但是此時的他還真的沒有宰掉滿清皇帝自己當皇帝的打算。

袁世凱派人與黎元洪秘密接觸,希望雙方罷兵,然而此事被黃興獲悉,黃興立即宣佈:永不與韃虜議和!若有妄談和平者,以漢奸論處,人人得爾殺之。

得了,湖北革命黨尷尬不已,本來就打不過人家北洋軍,再讓黃興這麼一攪合,只等著失敗吧,湖北眾人對黃興不滿加劇起來。

反倒是各省前來武漢的革命青年熱血沸騰,被黃興一頓鼓舞,憤然向北洋軍再一次發起攻擊,然後……嗯,就沒有然後了,因為進攻的熱血青年都流血死在了北洋軍陣地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