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最後一個北洋幕僚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四十五章 江都會戰大捷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百四十五章 江都會戰大捷

6月3日,江北軍第五師與江北軍第四師幾乎同時抵達了東餘鎮,對日軍殘部進行了猛烈的進攻。日本海軍隨後頂著風險靠近海岸,對中國江北軍進行炮火阻擊。6月4日,陳健所部騎兵終於繞了一個大圈子,回到了東餘鎮,加入了對日軍的圍攻之中。6月5日,經過數天的苦戰之後,日軍有大約3500人逃回到了軍艦上,東餘鎮剩餘1500士兵或被擊斃或被俘虜,此次日本對江北的討伐之戰,以日本對華討伐軍大敗而告終。

6月6日,王永安通電全國,江北軍大獲全勝,全殲日本討伐軍四萬餘日軍(含旅華聯隊與臺灣聯隊),活捉一萬餘俘虜。儘管通電報告中對日軍的傷亡統計略有水分(誇大敵軍傷亡),但此次對日作戰無疑是成功的。江北軍並未達成戰前計劃中全殲第十六師團與第十七師團的戰略目的,但是全殲第十七師團,打殘第十六師團,抓捕日本少將一人(青木嘉禾),大佐軍官四人,俘虜六千餘人,殲滅日軍兩萬八千餘人,再加上狼山港戰役,日軍被擊斃者總計三萬六千人。但根據後來日軍的統計,日軍陣亡人數僅有三萬一千人,也許在日本人心中臺灣人根本不能算是日本士兵。如此豐碩的戰績,實在是讓日本人吐了一大口血,傷筋動骨不說,且讓日本的國運為之一滯。

本次與日軍會戰,因最終決戰地帶發生於江北江都縣,因此被國內媒體稱之為江都會戰,而本次大勝則被大家稱之為江都大捷。

江都大捷的訊息非常迅速地傳到全國,各家媒體報紙增刊甚至將勝利的訊息一再誇張地傳送,頓時舉國沸騰起來。南方各地,北方各地,中原各地,西南各地,西北各地無不歡聲雷動,年輕人中更是沒有一個人能夠睡得著覺,甚至有一些激進的學生開始放煙花爆竹慶祝江都大捷。

袁世凱、孫逸仙、李烈鈞、黎元洪等一眾國內大佬們紛紛發電報祝賀王永安率領江北軍取得如此之勝利,實乃為中國取得了極大的榮耀,讓起先看不起中國的外國列強們終於能夠正視如今的中國。清末的中國,哪裡有如此之榮耀時刻,哪一次不是被人打得灰頭土臉,哪一次不是喪權辱國,甚至有對法戰爭的不敗而敗的喪權辱國行為。其他不說,單單從戰爭的角度來考慮,江都大捷都可以稱之為近代戰爭中最經典的戰役,也是最艱苦的戰役。不單單南北各方派遣軍官實地考察聽取匯報,甚至外國武官們也跑到江北來學習借鑑經驗,尤其是德國人最為熱心,大量的德**官跑到江北,希望能夠實地考察江都會戰的一切情報,甚至包括物資補給等。

當然,於戰場上的一切資料,王永安倒不吝私藏,傾囊相授給眾人,然而一旦涉及到物資調動等有關於後勤方面的情報,江北軍半點資訊也不會公開。此次獲勝的很大功勞,來自於袁世凱的鼎力支持,甚至在後期戰鬥中,江北軍的子彈與炮彈全都是由袁世凱的北洋軍提供,王永安非但釋放了所有北洋軍俘虜,甚至還給姜登選下令,在南北和談中不允許反對北方代表的任何提議。

而今的江北軍,就像是拳擊場上擊敗了對手,但也被對手打得遍體鱗傷的慘勝者一樣,任何人只要動動手指頭都能夠消滅江北軍,然而沒有任何人敢對江北軍動手,於公理道義上,沒有任何人敢於犯眾怒。

袁世凱給王永安發出邀請,請他前往京師一聚,商討日後建立中華民國的事宜,並向其許諾委以重任。王永安隨後與張謇等人仔細商議起來,到底要不要去京師,到底該如何去京師。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而日本討伐軍戰敗(江都會戰戰敗)的訊息傳回到日本國內,更是掀起了日本國內對政府一陣陣倒戈的浪潮,日本百姓不答應了,紛紛叫嚷著對話報仇,報仇!

廣島、長崎、名古屋三地的百姓率先遊行示威,要求懲罰中國,隨後東京、大半、仙台等地也開始爆發了大規模的遊行。

日本百姓的遊行示威一下子讓剛剛上任不到十天的日本新一屆內閣措手不及,新任首相山本權兵衛做夢也沒有想到,日軍會敗得如此之慘。早在桂太郎下野的時候,山本權兵衛的意見就是既然已經佔領了南通,達到了先前的戰略目的,可以止戰了,但是上原勇作卻不這麼看,被勝利衝昏了頭腦的他對山本權兵衛承諾,給他半個月的時間,他一定能夠佔領揚州。數日之後,上原勇作又提出佔領江都,以策應山本權兵衛對華談判。

山本權兵衛考慮到江都畢竟是揚州的門戶嘛,佔領江都兵臨揚州,同樣有利於對華談判,於是接受了上原勇作的建議。同時山本權兵衛也從各方面知道,對華討伐軍一切進展順利,大軍所過之處江北軍接連慘敗,眼看著便能夠佔領江都了。哪成想僅僅過了十天,上原勇作的討伐軍便遭到了日本歷史上最大的慘敗,數萬討伐軍幾乎被全殲,只有三千五百人在海軍的掩護下倉皇逃回日本。

與狼山港戰役打敗不同的是,這一次江都會戰之失敗,可以說日本方面沒有任何借口了,確確實實地日本大敗,而且敗得如此之意外,卻又如此之窩囊。山本權兵衛在瞭解到江都會戰的全部進展之後,不由得痛呼道:“故意示弱,將我大軍陷入十面包圍之中,此計與韓信計殺楚霸王之烏江之戰何其相似也!”

於是從首相府中傳出,中國人十面埋伏擊敗了強大的日軍,使得日本陸軍更加不敢小看江北軍這支南征北戰的軍隊了。

《京都訊息》最先引用了山本權兵衛的“十面埋伏”一次,隨後這個詞彙傳到了中國,反而被中國各大媒體引用,引發了全民熱議,彷彿一下子全世界的軍迷都成了軍事專家,紛紛討論起來戰爭應該這麼打應該那麼打,好麼,江北成為了全世界軍迷嚮往的地方,不斷有人跑來江北參觀,彷彿自己能指揮千軍萬馬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