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最後一個北洋幕僚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零一章 應對手段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百零一章 應對手段

回到府邸之後,王永安得知張謇、許鼎霖、陳兆棠、沈雲沛、肖湘山等人早已經在家中等候許久,便苦笑著說:“大家也得知了?”

張謇道:“靖雲,議員劉仲合準備彈劾你,說洋人想幹幹不成的事兒,讓你主動替洋人幹了。”

王永安搖頭道:“這個劉仲合是什麼人?”

“他就是一個攪屎棍,在南京的時候便只是一個混吃湊數的參議員,到了京師一樣,平日舉手便是,沒有什麼自己的政治主張,卻沒想到今日急急忙忙跳了出來。”許鼎霖說道,“此人向來是牆頭草,見風使舵,背後必定有人支援他,才讓他有如此膽量。”

陳兆棠安慰道:“靖雲你放心,那國會中不是沒有我們的人,我江北議員也不是吃素的,定然讓劉仲合吃不了兜著走。不少革命黨議員找到我們江北議員表示必定會支援我們,因此明日國會討論彈劾議案,我有十分把握這劉仲合會被反駁。”

沈雲沛搖頭道:“那劉仲合彈劾是小事,但是外界如何看待?那些報紙會怎麼寫?甚至有可能劉仲合彈劾不成,那些報社的人會說,政府中有人沆瀣一氣包庇王靖雲。”

白德全站在王永安身後補充道:“甚至以後誰在提迪海鐵路,便是賣國賊,這修建鐵路為國為民的工程,反倒成了賣國賊的標識。這算是什麼事兒?幹活的捱罵,吃幹飯的站在道德審判臺上,當真讓人噁心。”

眾人一陣搖頭,議員怎麼像是明末東林黨一樣,只會批評別人,不會幹利國利民的事實兒,甚至還不如閹黨為了爭取民心幹一些利國利民之工程。王永安苦笑道:“只可惜沈老辛辛苦苦想要建立的鐵路,被某一些有心人士當做了藉口,只怕是鐵路難以建立了。大家都知道沈老為了將汴洛鐵路延伸至海州做了多少努力,唉……”

肖湘山皺著眉,許久沒有說話,此時忽然插嘴說:“諸位,此時必須讓孫逸仙發聲支援宣告,這迪海鐵路利國利民,也是孫逸仙作為鐵路總局的政績工程,如今國人因為迪海鐵路卻批評與你,這是何道理?若是孫逸仙支援,我想國人必然會扭轉印象。”

讓孫逸仙發表支援宣告並不難,但難的是別人是否會相信,且報社的目的就是為了搞臭王永安的名聲,而不是真相是什麼。眾人陷入了焦慮之後,此時王永安才苦笑著將袁世凱與自己談的條件說給了大家,袁世凱這一次是鐵了心讓王永安離開中央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眾人大吃一驚,要麼去川邊,要麼被汙衊,袁世凱這一招連環計太狠了。大家相互看了看,紛紛焦急起來,陳兆棠道:“沒想到此事前後陰謀如此,只怕是我們都被袁世凱算計了。”

“諸位,如何破解此局?”張謇問道,“是有好辦法?”

一時之間大家都想不到什麼辦法,沉默了許久之後,白德全突然說:“要麼……學袁世凱呢?”

“學袁世凱?”

“對,當初袁世凱被以足疾請出中央,我們也以生病為藉口離開中央。”白德全慢條斯理地說。

王永安眼睛一亮,道:“你的意思是讓我請病假?”

劉通忽然說:“我倒有一個主意,不是請病假,我們搞一次假刺殺。大帥,你是日本人的眼中釘肉中刺,如果您被日本人刺殺了,還有人說您是國賊嗎?而後我們再將揭露一些報社與外國人勾結,所以……”

陳兆棠道:“既然袁世凱不仁,就別怪我們不義了,為了洗刷惡名,我們必須想盡其他辦法。”

張謇點頭道:“非常時刻,非常手段。”

沈雲沛看了看大家,嘆了口氣,但也表示支援,肖湘山微微一笑說:“這件事交給我來辦,我有把握辦得漂漂亮亮的,一定不會讓人看出破綻。”

王永安摸著下巴想了一下,自己製造“假案”破解僵局,倒也是學習袁世凱,例如歷史上曹錕手下京師兵變要求袁世凱不能離京,不也是用了一些非常手段嗎?正所謂政治都是骯髒的,哪有幾個搞政治的人不懂用一些手段,於是便點頭同意,由劉通負責查報社,肖湘山負責刺殺自己。而為了拖延,王永安決定接受擔任川邊經略使一職,隨後他派人給袁世凱送去了訊息,願意出兵川邊。

各自有了安排之後,王永安心情也漸漸平靜下來,他仔細想了一下,認為只是刺殺並不能夠演得真切,倒不如讓自己真的受傷才好看一些。想到此,便將龍鱗甲拿了出來,對龍鱗甲說道:“如今我的一切倒是要仰仗你了。”他找到家中的護衛,向護衛請教開槍和拳腳,護衛們吃了一驚,心說大帥怎麼還學習了這個。不過大帥有所要求,手下護衛不能藏私,紛紛將自己最拿手的絕活交給了王永安。

孟慶福最擅長的便是槍法,便教授王永安開槍訣竅,什麼三點一線自然不用說了,至於風速的影響,空氣的溫度等等傾囊相授。次日王永安給陸軍部打了個招呼,說自己視察一下京郊駐軍的訓練情況,便帶著手下去了京郊練槍去了。段祺瑞不管王永安做什麼,但只要他不來陸軍部上班,不出現在自己面前便心裡高興極了。

劉仲合的彈劾議案並沒有提出,袁世凱“警告”了他,國會本來準備好了一場大討論暫時被壓制了下去。下午,袁世凱下令,委任陸軍次長王永安擔任川邊經略使,即刻帶領國防軍第十師、國防軍第八師趕赴川邊特別區平息叛亂。

王永安在郊區練了一天的槍才回到城裡,他下午的時候便聽到了總統府下達的任命,便來到總統府向袁世凱表示感謝,尤其是感謝他讓自己帶走第八師和第十師入川。這兩個陸軍師五萬餘人,集中了江北精銳軍隊,王永安再一次領軍可以說是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了。他心知肚明,袁世凱是害怕自己不走,特地給了自己軍隊,讓自己去川邊與那些川人爭鬥。

贏了,王永安便是川邊之王但遠離中央,輸了,袁世凱除了心腹大患可以松一口氣,左右袁世凱不會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