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最後一個北洋幕僚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六十七章 建立一個完整的工業體系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百六十七章 建立一個完整的工業體系

其實按照血統來說,江北系與北洋系並不算有深仇大恨,且江北系骨幹皆來自於北洋系,無論從人員組成還是從背景,江北系與北洋系同出一轍——絕大多數江北系軍官都有在保定陸軍士官學校或者天津武備學堂學習的經驗,甚至有人在陸軍大學中學習過。因此可以說江北系是北洋系的一個分支。(類似於東北的奉系,既源於北洋系,卻又不屬於北洋系)然而江北系這個北洋系的分枝似乎太過強壯了,以至於枝丫壓得樹幹彎下了腰,北洋系不得不處處提防江北系。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北洋系上下最不服氣的便是江北系這些後備們搶了他們的風頭,而北洋系自己也不得不服氣的是江北系的確能打——因為能打,所以江北系反而越打越少。江北系軍隊由鼎盛的二十萬大軍變成現在十萬軍隊,還被分隔在西康與揚州兩地,與好戰有很大的關係。

當然,江北系也不服氣北洋系,江北系的軍隊戰無不勝,現在反而越混越差,以至於大家認為罪魁禍首就是袁世凱袁胖子了。

王永安也笑了起來,他再一次舉杯與眾人共飲起來,心中不禁有一些對現狀的不滿和懊悔。

假如自己當初埋頭發展呢?

假如加入了革命黨呢?

假如……

一切的假設都只能是假設,時間不可逆轉,王永安只能自己安慰自己,如今的一切都彷彿在冥冥之中早就安排好了一樣。王永安曾經試圖改變歷史,可是歷史就像是潮水一樣將自己的阻攔沖垮,而且因為自己的阻攔,滿清比歷史上完了六個月才被推翻,所以王永安才決定不再過分干涉歷史,以避免自己成為歷史的罪人。

整個宴會中,王永安分別聽兄弟們的意見和問題,詢問他們對哪裡有想法,除了必須裁軍之外,王永安可以說是接受了一切建議,這讓馮衡、陳健、李祖植等將軍們感覺到了王永安這個領袖並不是一個只顧自己不顧他人的一言獨行之人。

王永安治軍治將與王永泰截然不同,王永泰更多地襲成了北洋系的家長制度,對手下軍官也非打即罵,王永安則有一些類似於清末名將曾國藩一般以法治軍以儒馭將,王永泰將軍隊撰成一股繩,而王永安則將軍隊擰成一根繩。江北系之所以能夠有今日之成就,除了王永安的金錢支援之外,也與他重視法紀與軍隊氣質培養有很大關係。

今晚的眯秘宴之後,眾人再一次受到了王永安的安撫,幾天前因為裁軍而產生的心氣也漸漸平息了,江北軍再一次恢復了正常。整個軍隊在裁軍的問題上有條不紊,士兵和軍官們對現狀不能說滿意,但是比起視士兵若草戒的北洋軍和革命軍來說,江北在士兵軍官待遇上絕對可以稱得上是典範了。

一天一個退役士兵跑來向王永安報告,請求將預備役士兵的子彈的彈藥減半,王永安非常好奇為什麼要將子彈彈藥減半,那士兵說現在大家手裡的槍是漢陽造步槍,漢陽造步槍是防止毛瑟步槍,因此威力很大。用漢陽造步槍打獵的時候,子彈直接能把一隻兔子打成碎塊,所以用現在的毛瑟彈完全不能打小動物。如果預備役士兵想要防身,可以把子彈換成有效射程二百米的訓練彈,沒有必要用有效射程為九百米的毛瑟彈。

王永安立即為這個建議叫好起來,一發毛瑟彈的價格昂貴,即便是漢陽兵工廠和江北兵工廠生產的仿製毛瑟彈,一發子彈的價格也有0.02兩銀子,按照後世2017年人民幣的購買力換算,一發毛瑟彈需要12塊人民幣錢一發,可以說打仗是一件相當費錢的大party了。如果該用訓練彈則便宜了一半,能夠節省一半的金錢。

於是王永安立即著手批准購買訓練彈發做為預備役士兵們的標準子彈,羅銀賢建議說在西康建立一所兵工廠的計劃要提前了。

如今的江北兵工廠陷入了半生產的尷尬狀態,究其原因則是產能過剩。本來它的存在就是在為江北系軍隊服務,但隨著江北系併入北洋系之後,中央政府完全可以為江北系軍隊提供充足的彈藥。而為了製成江北兵工廠,王永安盯著段祺瑞的壓力提出江北系的武器彈藥必須在江北兵工廠中採購,對此引起了陸軍部秘書長徐樹錚的老大埋怨。

後來江北系主力部隊移師到康臧地區,鎮邊軍的彈藥由漢陽兵工廠來提供,從而導致了江北兵工廠的產能過剩問題更加嚴重了,以至於先前從各地挖來的軍工技師們和手藝嫻熟的工人們拿著工資沒事兒幹,整個兵工廠成了一個大養老院。

“工人與工廠好搬遷,他們的工作經驗很豐富,而且如果我們建立兵工廠的組裝車間之後,再逐漸建立起其他配套的工廠。先前我們在揚州的時候就有嘗試武器完全獨立生產的計劃,只是因為不斷的南征北戰,以至於江北兵工廠成了越來越大的武器組裝工廠。現在我們在西康發展,其實看起來遠離中原地區,但我們能夠將全部精力投入到工業發展之中。這一次我們一定要發展建立一個完整的工業體系,從而擺脫外國列強的控制——當初如果不是外國佬們停止為我們提供彈藥原材料,我們江北軍真的可以直接打到京師去,直接就推翻滿清了。”羅銀賢充滿遺憾地說道。

王永安不由得一陣苦笑,江北軍能打,但因為能打,所以崇尚用力量解決一切,反而忽略了最重要的工業與經濟發展,以至於後繼乏力。

羅銀賢轉身從副官手中拿過來厚厚的一打白紙,介紹起來,這是西康工業建設計劃書,這其中不但有西康兵工廠的建設計劃,還有一套完整的重工業發展計劃,其中西康省政府直接興建的國營工廠便達到三十幾所。該發展計劃還包括了前期的鋼鐵廠、煤礦廠、冶金廠、鐵路公司,將整個西康省的資源整合在一起,讓西康省未來擁有一個完整的工業體系,而這個完整的工業體系非但是西康省獨一份,還是中華民國獨一份,這才是羅銀賢的野心。

王永安對此頗感興趣,他帶著羅銀賢來到辦公室,在仔細讀完計劃書之後,這才發現天色已晚。

“來來來,我們一起吃飯,邊吃邊聊。”王永安笑著說,羅銀賢笑道:“那我就在你這兒討飯了,哈哈。”

王永安邊吃飯,便上下打量羅銀賢來,這個出身於天津武備學堂輜重科的軍官,居然在經濟建設方面有這樣強烈的野心。如果按照羅銀賢西康工業建設計劃書的發展,西康省再有十年的話,便會成為中華民國的底特律。

“大帥,你對計劃書的哪一部分最感興趣?”羅銀賢喝了一口烈酒問道。

王永安笑道:“你可以猜一猜,但我認為你絕對猜不到。”

羅銀賢不信,說道:“我猜想是鋼鐵廠,是不是?”

王永安擺擺筷子笑道:“不是。”

“冶金廠,一定是冶金廠。”羅銀賢道。

“不是。”

羅銀賢奇怪了,道:“難道是兵工廠?這兵工廠可是需要其他配套工廠的建設——我明白了,是水電站,哈哈哈哈,是不是,一定是水電站。”

王永安道:“我說你猜不到吧,我也不跟你賣關子了,其實我最關心的,反而是壓在最後的大農場農耕公司。”

羅銀賢大吃一驚,半響才說:“我還以為會是工業上面……”

“民以食為天,當今中國與康臧地區最大的矛盾,是吃飽肚子的問題啊。”王永安苦笑說,“江北系部隊一直都買糧食吃,所以我們沒有體會到飢餓,我也絕對不允許自己的兄弟捱餓。但是老百姓呢,當初江北地區是著名的魚米之鄉,包括江淮與皖中蘇中,一個能養活一億人口的江北才養活三千萬百姓,我們江北人體會不到餓死的危險。但是這幾天我在做調查的時候發現,每年餓死的康巴人就達到近千人,可是你要知道西康總人口才不到一百萬人,每年餓死的人竟然達到了千分之零點五。如果我們沒有辦法解決西康的糧食危機問題,就沒有辦法發展你的一切工業計劃,畢竟沒有人願意去一個餓死人的地方,沒有人口,誰能幫你實現工業發展?”

羅銀賢聽罷,筷子掉在了桌子上,慌忙地撿起了筷子,一拍腦袋苦笑道:“我是忙得糊塗了,居然忘記了這個問題,人啊,人口啊,西康省沒有人口啊,沒有人,怎麼發展?”

王永安舉杯道:“來喝一杯。”兩人碰杯一飲而盡,王永安忽然問道:“說起來這個大農場公司在美國也不過是剛剛興起,可是我看到你的計劃書中居然涉及到了利用拖拉機進行深翻作業,利用拖拉機改裝成收割機收割,在西康種植耐寒耐耐旱生長期短,利於大面積種植大面積收割的農作物——這好像不是你說的話,你什麼時候成了農業人才了?”

羅銀賢哈哈一笑道:“這的確不是我的計劃,這個計劃是一個從美國回來的高材生提出來的,我看到工業發展計劃已經很完整了,唯獨農業發展計劃只有這一項,所以就新增進來了,沒想到還被你如此看重,當真是僥倖之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