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最後一個北洋幕僚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九章 二十六歲攝政王載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十九章 二十六歲攝政王載灃

揚州城鬧鬼一事經過百姓們的渲染之後,被傳得更加厲害了,這其中自然少不了王永安的鼓譟,而他手下的劉通和那群乞丐們更是功勞不,別看那些半大子,他們造起謠來,別人都不相信是假的。

“三十萬陰兵陰將啊,都是當年多鐸揚州屠城時候殺死的冤魂,如今被放出來了。”

“啊?誰放出來的?”

“還能是誰啊,朝廷唄,本來慈禧太后讓王閻王鎮守揚州,就是鎮住這些冤魂,可是勞什子攝政王非要調走王永泰。揚州沒了王永泰,鬼們就跑出來了,你沒看到那些揚州百姓,連家都不要了嗎?”

“這該如何是好啊?”

“去南京,去求兩江總督張人駿張大人啊,求他把王閻王留下來吧。”

災民雖然只有幾萬人,但是帶來的影響卻非常巨大,甚至可以整個江南地區都受到了“陰風”的感染,有人傳有幾十萬人逃往南京,甚至還有人是那當年滿清入關時在揚州城屠殺的明代陰兵陰將復活了,尋找那滿清算賬。

有人便翻起了前朝舊賬來,煞有其事地當年多鐸屠殺揚州方圓二十裡幾十萬百姓,逼迫那南明百姓跳入長江之中不計其數云云。還有人翻箱倒櫃,不知從哪弄來了一本《揚州十日記》來,這下流言都有證據了,於是這江南更加熱鬧了。

流言蜚語和鎮江知府的電報很快傳到了位於南京的兩江總督府,新任兩江總督張人駿拿著諜報大喊:“荒唐!荒唐!豈有此理,豈有此理!”

幕僚袁照芙在一旁起身道:“大人,此時起來詭異的很啊,學生倒是有一些些疑惑,世人當真見過鬼神不成?”

“我總歸是沒見過。”張人駿道。

站在下首的武將張勳立即起身,大聲道:“大人,讓我帶兵去會會那個陰兵陰將,我就不相信了,什麼他媽的陰兵陰將,見到我老張,一個一個全都成了死鬼。”

張人駿擺了擺手,道:“此事來奇怪,如何出現這種流言蜚語?”

張勳道:“多半是那王永泰自己搞出來的鬼,哼哼,只想著在揚州做他的土大王,不想去濟南做人副手。”

袁照芙道:“學生也多半同意張將軍的法,不過這王永泰往日不似有這種計謀,且如此計謀太過兒科了,鬧不好是要掉腦袋的。”

張人駿了頭,道:“我見過那王永泰一面,雖然人挺圓滑,頗有心計,但多半不會用這種陰謀詭計。”

袁照芙道:“大人,現在最大的問題不是誰用的詭計,而是這幾十萬難民湧向這南京城……您看,這該如何處置才是?”

張人駿一想到這,便大感頭疼,揚州百姓被嚇壞了,不管不顧地跑向南京,若是自己放任不管,少不得有人彈劾自己。

張勳在一旁忍不住氣道:“這個王永泰,卻不想他這麼能折騰,前腳挖了漕幫,後腳給我弄出鬼神出來。”

袁照芙道:“張將軍,到底是不是王永泰所為還不一定,不過他倒是最有可能。”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張勳一拱手道:“大人,我去將他抓來,任憑大人處置。”

張人駿擺擺手道:“那倒不必了,載灃也不是傻子,我想朝廷自有明白人。不過這眼下……眼下的民意難為啊。”

正在張人駿大感頭疼的時候,忽然揚州鹽運司鹽運使增厚發出電報求救,革命亂黨趁著揚州城亂,王閻王王永泰調離之際,突然發動了叛亂,佔領了揚州知府,宣佈揚州城從大清國獨立了。

“啊?”張人駿目瞪口呆,道:“這……這……這亂黨又是怎麼冒出來的?”

張勳也驚訝道:“亂黨怎麼冒出來了?”

張人駿緊鎖眉頭,忽然:“難道我們剛才的推測是錯的?這陰兵陰將不是王永泰搞的鬼,而是亂黨搞的鬼?”

袁照芙立即順著他的話:“那孫大炮最喜歡裝神弄鬼,他們亂黨鼓譟各地造反,我猜想必定是亂黨先用陰兵陰將鬧揚州擾亂民心,隨後再發動叛亂,一舉將揚州拿下。”

“報!”有士兵飛速派來遞上電報,道:“急電。揚州亂黨攻破江都縣,殺江都縣令全家一十八口。”

“那鹽運司呢?那定字營呢?還有那新軍呢?”張人駿忙問。

“新軍群龍無首,定字營部分官兵參與叛亂,還有一部分退入鹽運司拼死戰鬥,電報由新軍發來,他們還,新軍二十四混成協人心惶惶,有人朝廷卸磨殺驢,不如跟革命黨造反得了,幸好有部分軍官等王將軍回來再才暫定人心,但若是時間久了,難不保……”

“報!”又一個士兵飛速跑來,道:“總督大人,急電,革命黨與昨日凌晨在廣州發動叛亂,部分新軍士兵參與,此刻正在圍攻廣州府衙門。”

張人駿搖頭道:“一南一北,幾乎同時發動叛亂,這革命黨好算計啊,當真好算計,連鬼神都給使用上了,真不愧是孫先生啊。”

張勳道:“大人,還是讓我帶兵去揚州吧,廣州的事兒我們管不到,但是這揚州我必然能一舉拿下。”

張人駿閉著眼睛想了想,:“你若是帶兵去了,新軍必亂,不妥,不妥。”他轉頭對電報兵:“給朝廷發電,如今革命黨一南一北同時發動叛亂,實乃久經策劃之舉措,揚州非王永泰不能鎮守也。新軍二十四混成協乃王永泰一手建立,他若離開,新軍唯恐加入亂黨,介時南京危矣,淞滬危矣。”

“是。”

雪花一般的電報從江南各地發到了京城的軍機處,各個軍機大臣目瞪口呆,什麼陰兵陰將鬧揚州啊,什麼三十萬災民湧南京啊,什麼三十萬冤鬼滅大清啊,什麼革命黨揚州起義啊,什麼革命黨廣州起義啊,一時之間軍機處忙得昏頭轉向。

年僅二十六歲的攝政王載灃一下子慌了手腳,他連忙向軍機大臣兼兵部尚書奕請示,豈料到奕也見狀不妙,宣稱患病不能見客,氣得載灃憤恨地道:“當初是你非要調走王永泰,如今王永泰倒是走了,革命黨趁著亂子鬧事了,現在卻什麼都不管了!”氣話完,朝廷一眾文武還等著自己發話呢,他只好悻悻地返回軍機處,見一眾大臣,:“諸位,你們都有什麼建議?”眾人都低著頭,不敢話,載灃大怒,卻見那徐世昌在一旁好似神遊一般,不由得大怒道:“徐尚書,你吧,你有什麼好主意?”

徐世昌忙道:“我?”

“是啊,徐尚書,你不會是那徐庶吧?身在曹營心在漢,入了曹營一言不發,一計不出?”載灃冷笑道。

載灃如此針對徐世昌也是有原因的,這徐世昌是津門人,但曾祖父與祖父在豫省做官,他生於豫省長於豫省,所以他算是大半個豫省人。此人自幼喪父,十七歲做叔祖父的文案,二十四歲做縣衙知事,二十六歲結識袁世凱,並與之成為摯友。徐世昌前往應天府參加應試,還是袁世凱從中資助。後徐世昌中進士,入翰林院做編修,在翰林院期間,徐世昌不像其他人一樣基於外放做個縣令知州的官兒,想什麼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而是上下結交,疏通關係。

李鴻章督練新軍,徐世昌立即向李鴻章推薦袁世凱,李鴻章在考察袁世凱一段時間後,著令袁世凱在津門站,效仿西方國家練就一支現代化陸軍,稱之為北洋新軍。隨著北洋新軍的漸漸完成,袁世凱請奏希望徐世昌擔任新軍的參謀軍務營務處總辦,徐世昌雖然官職降了三級,卻終於不再翰林院做冷板凳了。

此後,徐世昌與袁世凱的關係更加密切,1900年,八國聯軍進京城,慈禧光緒西逃,徐世昌一路護送,深得慈禧信任,隨後徐世昌和袁世凱兩人相互扶助,步步高昇,一直到徐世昌入主軍機處,並被慈禧委任為首任東三省總督。

後來慈禧病逝,光緒也隨後死了,載灃掌權,想要殺死袁世凱,幸好奕與張之洞保住了袁世凱。而徐世昌深知自己與袁世凱是一根繩子上的螞蚱,連忙請辭東三省總督。在奕等人的力挽下,徐世昌回到京城擔任郵傳大臣,隨依舊是軍機大臣,卻是軍機處最末一名,根本不需要他發出任何表態,深知重大決定也不會通知與他。

徐世昌知道載灃討厭自己,所以平日能不話就不話,這時候載灃忽然讓他表態,倒是讓他驚訝不已的,甚至還拿徐庶來比喻自己,怎能不讓他慌亂起來,忙道:“攝政王,下官……下官……下官實在不知當講不當講。”

“有什麼當講不當講的,都到這個節骨眼上了,你還打什麼哈麼眼(馬虎眼的意思),是不是覺得大家平日待你不好,你不願意給大家啊?”載灃陰陽怪氣地道。

徐世昌忙道:“不敢不敢,下官這便了,此事大可大,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