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最後一個北洋幕僚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八章 袁府嫁女(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十八章 袁府嫁女(下)

感謝書友星天月滿、書友摘星lgy、書友響馬亂、書友關心殘疾人的打賞,你們的支援是我堅持寫作的動力,西門會獻出更好的故事情節不辜負大家的期望!

我是熱情的分割線

娶親的隊伍剛剛從縣城出發,一路的鞭炮便放了起來,從彰德縣一直到洹上村袁家養壽園,鞭炮聲與嗩吶鑼鼓聲便響個不停,引得彰德縣百姓爭相觀看。這一路放鞭炮的主意是王永泰想出來的,特地祝福李耀必須辦到。儘管袁世凱和王永安都想低調,可對王永泰來,他反倒希望高調起來,讓世人都知道他王永泰如今和袁世凱是一夥兒的,袁世凱是他的後臺。王永安想要制止李耀,那李耀連忙求饒道:“四公子,你就別難為我了,你知道咱們這隊伍裡可不止我能見到將軍,別人同樣也能見到將軍,萬一將軍問起別人我辦事辦好了嗎,別人怎麼回答?他們一定如實回答,那我可就慘了。”

王永安苦笑不已,想一想便不再阻止了,畢竟對於他來兩世為人卻第一次結婚,即便他想低調一些,可是內心裡卻不願意自己的婚禮太過低調。中國人一生之中有三次必須高調的時候,金榜題名時、娶妻迎親時,最後一次高調則是葬禮了。李耀一番勸之後,王永安便允許衛兵們一路放炮到袁府。

袁府嫁女,就算是辦得低調,卻也不能寒酸,一園子的喜宴還是要擺起來的,洹上村的老少爺們有了口福了,袁府嫁女不要禮錢卻請村人通吃一整天,一個個全都前來吃這免費的大餐。

養壽園正門口,樂隊見新郎的迎親隊伍來了,立即演奏起來,那吹嗩吶的、敲鑼的、打梆子的,一個個樂聲震天,據從彰德縣請來的戲班子要連唱三天,整合洹上村好不熱鬧,老少爺們心裡盤算著這袁家姑娘兒子眾多,以後咱們是不是時不時就吃得著大餐,看得著大戲。

“不愧是袁府,不愧是直隸總督啊。”有鄉人羨慕地道。

“以後袁家便定居咱們洹上村,這是咱們村的幸甚。”有鄉村士紳老者立即道。

袁家從去年年末才定居洹上村,如今還是袁家第一次與鄉人有如此之深的接觸,也算是因了嫁女的藉口,讓鄉人們見到了袁家的闊氣和親切。

王永安被袁府管家袁乃寬引著走進了袁府,被這熱鬧的場面所感染,一個個認識不認識的都上前恭喜賀喜,王永安一一回禮。袁乃寬與王永安一一介紹這些人的身份來,他記憶好,口才了得,一個個招呼得當。儘管王士珍、段祺瑞、馮國璋等重要賓客早就走了,但是還是有不少人留下來了,不過大凡留下來的反而是那些並不重要的人。

反倒是王永安,一邊要露出笑臉,一邊作揖,昨天晚上又沒有睡好,反倒一個個全都忘記了,他都懷疑自己是臉盲了。

“這是蘇省蕭縣徐樹錚,”袁乃寬此時忽然拉著一個身材精壯雙眼不大但鼻子凸出的年輕人笑道,“段將軍的高足,你們都是年輕豪傑,以後多親近親近。”

王永安這會兒忽然反應過來,徐樹錚,這年輕人就是徐樹錚?

徐樹錚出身於耕讀之家,祖父徐蘭因躲避太平天國之亂而逃到了徐州城外的醴泉村定居,父親徐忠清原本是一個鄉村塾師,187年被選為拔貢生,母親岳氏為徐忠清之繼室,其家族自稱岳飛後裔。徐樹錚自幼深受儒家薰陶,並且聰明伶俐,鄉里爭傳他“七歲能詩”,譽為神童,十三歲考中秀才,四年後以歲試第一等第一名的成績補廩生。1897年,徐樹錚赴省城江寧(今南京)參加鄉試不幸落榜。此時大清甲午戰敗,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不少人走上投筆從戎的道路。徐樹錚名落孫山後放棄科舉,認為“儒者讀書,要以致用為宗。頻年朝政日非,喪師割地,為國大辱。釋而不圖,雖皓首牖下何益?”

1905年,徐樹錚在段祺瑞的支援下,東渡日本學習軍事。他先在振武學校學習基礎知識,三年後進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步兵科就學。而今年徐樹錚剛剛畢業回國,隨段祺瑞前往袁世凱府邸參加私人會議,結束之後,段祺瑞等先行回去了,徐樹錚則代表段祺瑞留下來參加六姑娘的婚宴。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年輕氣盛的徐樹錚有驕傲的資本,論才敢論見識論資歷,都不是王永安能夠比擬的,更何況徐樹錚向來瞧不起靠兒女關係攀親戚的人,因此徐樹錚除了對王永安了一聲“恭喜新郎官”外,一句多餘的話也沒。很明顯,他連袁乃寬都看不起,就更別王永安了。

王永安自討個沒趣,悻悻地拱拱手,隨袁乃寬繼續向前走去,雖是新姑爺,但畢竟袁家家大業大,王永安這娶媳婦也得等,一連等了三天,三天之後,才真正見到被蓋著紅頭巾的六姐袁念禎,被抬入花轎。

“送姑娘咯!”知客大喊道。

頓時,袁府上下姑娘媳婦太太們哭成一片,最傷心的要數三太太金氏了,自己的女兒遠嫁,對母親來實在是捨不得,卻又必須送出去。金氏雖然給袁世凱生了兒女,可在袁府一直受到大姨太的欺負,甚至被大姨太沈氏打斷了腿。金氏一直到死,才對自己的女兒講出自己當年腿瘸的原因,是受到大姨太的欺負,可見金氏在袁府並不受寵。丈夫不充,女兒遠嫁,金氏一下子病倒了,若不是在大喜的節骨眼上,金氏可能真的倒在床上。

來這袁府六姑娘能嫁給揚州王四公子,並不委屈了她,袁念禎從體弱多病,又因為不喜裹足沒有一般女子的腳,府上有人暗暗叫她袁大腳。雖然袁念禎的身材玲瓏嬌,腳也不大,但是在這個要求女子必須裹腳的年代裡,能有人不在乎女人的天足,便是疼極了她。再現在六姑娘又得了肺癆,得王四公子如此不嫌棄,袁家上下能有什麼意見,一個個高興來不及。

王永安騎著高頭大馬,後面跟著轎子,在後面則是一隊騎馬的士兵保護,在馬隊之後則是陪嫁丫鬟和陪嫁老媽子。這保護送親帶士兵,除了龔武遠帶著的七十名二十四混成旅親兵隊士兵外,還有袁世凱心腹陸建章率領的警衛隊七十多人,以及車伕丫鬟等,送親隊伍足足有兩百人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