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北洋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十六、圖謀船政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十六、圖謀船政

最終薩鎮冰還是上報朝廷決定將“海天”號修復,即便是修好後不能作戰,至少還能拿來作為訓練艦使用,當然這主要是關係著海軍的臉面,如果這麼就報廢,今後海軍的發展將更為艱難。.org

在袁世凱的支援下,朝廷最終同意“海天”號的修復方案。

葉祖珪和薩鎮冰特奏請由福建船政局會辦魏瀚任總監,負責“海天”號的船體修復工程,又從福建船政調派總工程師鄭清濂、高而謙、丁平瀾、鄭守欽等人來滬東船廠參與軍艦的修復工作。

福建船政局雄厚的人才儲備讓林鑠羨慕不已,沒想到經營不佳、瀕臨倒閉的馬尾造船廠裡隱藏著那麼多的能人,開始暗自打起福建船政的主意。

他現在已經可以提條件了,首先大清國欠了他二十多萬兩白銀的打撈費,其次要修復“海天”號還需要近五十萬兩銀子。他現在張嘴要錢,薩鎮冰只能向朝廷伸手,正窮得叮噹響的大清朝廷回答得倒是蠻乾脆,就兩個字“沒有!”,讓薩鎮冰自己想辦法。

看著愁眉苦臉的老薩,林鑠說我給你出一個主意:你們手中不是還有個馬尾造船廠麼,再加上船政局的公產,怎麼也值個一百五、六十萬吧,那麼大一家船廠,居然連年虧損,放在那些無能的官僚手裡真糟賤了。反正船政也有意招股商辦,我願意一力為之,舍家報國!誰讓咱是福建人,而且還有一顆熾熱的愛國心呢。

薩鎮冰瞅著林鑠:“我咋沒看出來?”

“那是您眼光太差!”林鑠笑道,然後扭頭問一旁的船政會辦魏瀚:“魏大人,你想不想讓福州船政局變得跟我這船廠一樣?”

魏瀚咽了幾下口水後使勁點了點頭。

林鑠正色道:“若能將船政改歸商辦,我保證讓其三年內煥然一新!”

這幫海軍名宿不由得都澎然心動,福州船政凝聚著幾代海軍人的夢想,誰不想見到它有興旺的一天。

現在兼管船政的是原來的兩江總督魏光燾,還算能說得上話。

不過兩江總督魏光燾被調任閩督,但其位置卻依然岌岌可危,原因是他得罪了正在南方巡視的欽差大臣鐵良。

1904年,名不見經傳的戶部侍郎鐵良奉旨南下,名義上是考察南方新政推行及新軍編練工作,實際上是替朝廷收羅錢財。

袁世凱的北洋常備軍編成第三鎮就沒了下文,北方日俄正在激戰,邊防吃緊,朝廷敦促其加快新軍的編練,以扈衛京畿。老袁將手一攤,沒錢我有什麼法?於是心急火燎的太后老人家就想了這麼一出。

別看鐵良官不算太大,但背後有老佛爺、慶王和袁世凱在撐著,著實硬氣著呢。

自洪楊之亂以來,清廷為剿滅起義,只得將之前牢牢掌握住的軍權、財權下放地方,使得地方勢力大漲。後又經過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戰爭以及庚子年八國聯軍侵華事件,朝廷權威日衰。特別是八國侵華時,地方督撫們搞出的東南互保,公然斥責昔日神聖不可侵犯的“聖旨”“諭旨”是“偽詔”,被很多人看做是清朝中央政府虛弱不堪的標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時任兩江總督的魏光燾也是這麼認為的,兩江之地自曾國藩之後就成為湘系軍閥的禁臠,除了張之洞偶爾署理過兩回外,還沒有便宜過外人。當初淮系的馬新貽坐到了兩江總督,可赴任還沒幾天,就被人公然刺殺。雖然此案最後以私怨了結,不了了之,但明眼人一下就能看出事件背後湘系軍閥的影子。

此後,兩江大權再也沒能脫出湖南人的掌握。

如今魏光燾是碩果僅存的湘軍功勳老臣,繼劉坤一之後成為湘系領軍人物。他有資格不把清政府放在眼中,他在1903年到任兩江後時就公然違反清政府關於軍政劃一的指示,公然派家人在湖南招募了3000鄉勇,並交由自己親信統領。而在鐵良南下後,還指示兩江總督管轄下的各省藩司迅速造假清冊,彌補虧空,以為敷衍。在魏光燾看來,鐵良這次南下會和之前清政府集權努力一樣,化為烏有。

可這次老魏有些失算,鐵良到了江南後,沒有進行查賬,卻順著長江一路挨著個巡視起各地的湘軍勇營的營操來,鐵大人要整頓軍備。

這事能有個好麼?

晚清各地勇營軍紀敗壞,當官的只顧吃空餉,當兵的只顧吃喝嫖賭,哪還有心思出操,只怕大部分人連手中的鋼槍咋使都不會。也怪魏光燾手下連個真能頂事的都沒有,盡一群廢物,到了動真格的時候就露了餡。

鐵忠這下逮著理了,湘勇各營點卯時人頭就沒有超過一半的,還有的營頭人數竟然不足名冊上的四分之一,另外就是平時幾乎沒有操練,連最基本的站個隊都排不整齊。鐵大人差點連鼻子都氣歪了,這一路走到江寧,把凡是見著的老魏手下那些軍官統統參劾,一律革職,全抹了個遍。

鐵忠一本上奏,魏光燾就已經吃不消,朝廷下旨申斥,搞得他一點脾氣也沒有,誰讓自己手下盡一幫不爭氣的玩意!還好,朝廷總算還給老魏點面子,上諭下達,魏光燾調任閩督,由山東巡撫周馥接任兩江,湘系軍閥盤踞兩江長達40年的統治歷史正告結束。

藉著拿下魏光燾的餘威,鐵良毫不費力就從時任湖光總督張之洞手中拿走了江南制造局的主導權,並將張之洞與魏光燾準備籌辦新廠的80餘萬兩結餘收歸中央。並且從江南以及湖廣搜刮到現銀475萬兩。至此,清中央政府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使地方督撫毫無還手之力。鐵良乘熱打鐵,隨後將地方上最為重要的財源:土膏捐收入大部收歸中央。

鐵大人這邊收刮的銀子,又讓老慶和袁世凱合謀,轉手大部分又流入北洋。

朝廷練兵要用錢啊。

東北方面,日俄兩國激戰正酣。

3月上旬,俄國新任太平洋分艦隊司令馬卡洛夫到旅順就職。馬卡洛夫是俄國著名海軍將領,他撰寫的《論海軍的戰術問題》在西方海軍界久負盛名,他還是一名水雷戰專家,在俄土戰爭中他指揮的“康斯坦丁”號戰艦擊沉擊傷多艘敵艦。馬卡洛夫將軍一上任立即採取了一系列防範措施,同時要求艦隊主動出擊,重新奪取制海權。他在瞭解海區及艦船和要塞情況的基礎上,決定在遼東半島東部沿海水域佈設水雷,防止日軍從那裡登陸並從側後威脅旅順基地;加緊搶修受傷艦船,派遣艦隊出海活動,加強海陸協同作戰訓練;要求海參崴艦隊出兵南下日本海,積極襲擾日軍海上交通線,牽制日本聯合艦隊行動。馬卡洛夫的這些措施,改善了俄軍的被動處境,使官兵有了戰勝日軍的信心,但4月13日,馬卡洛夫因所乘坐的“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號戰列艦出海返航時觸雷爆炸,馬卡洛夫和649名官兵葬身魚腹。至於這枚水雷是俄國太平洋分艦隊佈下的還是日本聯合艦隊佈下的,至今仍是一個謎。總之,水雷戰出身的馬卡洛夫將軍最終還是戰死在水雷戰中。新任司令維佐夫特認為太平洋分艦隊不足以與日本聯合艦隊一戰,而憑藉旅順要塞可以保障艦隊的安全,以等待波羅的海艦隊的到來,遂不再採取出擊行動,從此,海上作戰主動權再度落入日軍手中。

6月13日,海參崴海軍特混艦隊奉命南下去支援旅順口港的太平洋分艦隊。在駛往旅順口途中,先後擊沉兩艘日本運兵船,一度引起日本運輸船隊的驚慌。當俄特混艦隊企圖和旅順口艦隊匯合時,被日海軍上村大將率領的艦隊阻擊。海戰中,“烏里克立”號俄艦被擊沉,“俄羅斯”號和“格羅莫鮑依”號被擊壞,並迫使“諾維克”號在薩哈林島附近擱淺,其餘艦船又被趕回了海參崴。隨後的一個多月,被封鎖在旅順口的俄艦隊一直未敢輕舉妄動。

林鑠卻跑到了漢陽鐵廠,因為從德國引進的裝置已經陸續到貨,開始進入安裝除錯階段。萍鄉到株洲的運煤鐵路專線預計在兩個月內就能開通,加上水路運輸使用輪船拖帶後,萍煤運至漢陽的成本可以降至每噸六兩多一點,在引進德國和比利時最新的鍊鋼技術後,每噸鋼材消耗的焦炭量也降到一點一噸左右,如果生產正常,漢陽鐵廠的鋼材成本將降到二十兩左右,按照現在的市價,每噸能有六、七兩的利潤。

現在林鑠發愁的是銷售問題,現在國內每年消費的鋼材也就在七、八萬噸,而漢陽鐵廠這次新增加了兩座日產二百噸的鍊鐵高爐、一座日產七十五噸的轉爐和兩座日產一百五十噸的平爐,加上一些連軋裝置,每天能生產鋼材四百多噸,除去檢修時間,每年的鋼鐵產量在十二萬噸左右,不算進口鋼材,國內也不能消化這些產能。

林鑠必須開拓國內的鋼材市場,這個時代鐵路是最大的鋼鐵消費行業,其次是造船和機械制造,其餘的民用市場不足鋼材總消費的百分之二十。但在中國十分特殊,日常民用市場佔到了總量的一半以上。

建築市場在這個年代鋼材的使用還十分有限,國內蓋起的樓房屈指可數,這個市場不是一天兩天就能養成的。機械制造方面使用鋼材最多的重型機械、機器設備,礦山設備等國內根本沒有這個製造能力,造船方面每年的用量大約在六、七千噸,但用量最多的中、厚板材漢陽鐵廠現在還沒有這個生產能力。

算來算去,林鑠只能先把目光放在鐵路和橋樑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