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北洋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107、進軍亞速海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07、進軍亞速海

1943年3月9日,海琴海南部的克里特島還是略帶一絲涼意,但島上的杏花已經在各處綻放,使人能夠感受到明顯的春天氣息。.org位於克里特北部的幹尼亞港則處在一片繁忙之中,大批的陸軍官兵開始在港口進行登船,作為共和軍東歐方面軍先遣部隊的第32集團軍司令郝夢城中將和第94師師長楊效歐乘坐著護衛艦隊指揮官胡敬先海軍少將的旗艦“泉州號”巡洋艦從港內出發。

“泉州號”在海面上與已經集結的運輸艦隊會合,整個艦隊按照預先編排好的隊形浩浩蕩蕩向著達達尼爾海峽海始進發。這是共和軍第一次進入到黑海作戰,整個艦隊由92艘運輸船和32艘護衛艦組成,海軍方面派出了2艘航空艦、6艘巡洋艦、12艘驅逐艦和12艘護衛艦組成的屏護艦隊來執行護衛任務。

而隸屬於東歐戰區的陸軍航空兵第14航空隊已經先期經由巴爾幹半島經羅馬尼亞進駐到烏克蘭和克里木半島。

整個地中海已經成了協約國的天下,自蘇俄黑海艦隊全軍覆沒後,這一地區就成了共和軍和義大利海軍的天下,而且由盧金斯海軍上將指揮的德國地中海艦隊還一直在黑海中支援眘德軍的陸上作戰。

艦隊經過一天的航行後,進入到達達尼爾海峽,整個愛琴海風平浪靜,土耳其與德國的關係相當親密,安卡拉方面頂著英、美及蘇俄方面的壓力,准許共和艦隊透過博斯普魯斯海峽進入到黑海,另外考慮到共和海軍對於黑海海峽的情況不熟悉,德國海軍還派出邦迪海軍少將率領一支驅逐艦隊來為共和艦隊引航。

3月11日,第32集團軍接到戰區司令部的命令,由於德軍在北高加索一線戰事吃緊,集團軍從原定的在敖德薩登陸改為在塔曼半島的新羅西托克登陸。艦隊又從克里木半島以西轉向,前往塔曼半島。

11日下午4點20,運輸艦隊駛入新羅西托克港,這一帶還在德軍的控制之中,不過遠處已經能夠聽到隆隆的炮聲。

剛剛晉升為陸軍元帥的德國南烏克蘭集團軍群司令克萊斯特親自趕到新羅西托克港歡迎共和軍的援兵到來。由於兵力不足,克萊斯特元帥在北高加索戰役中被蘇軍打得狼狽不堪,如今援助抵達,讓他感到喜出望外。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克萊斯特元帥在盧金斯海軍上將的旗艦上舉行了歡迎共和軍到來的儀式,以郝夢城中將為首的第32集團軍的指揮官和參謀人員乘交通艇從“泉州號”上到了俾斯麥號戰列艦上。相比較而言,德國戰列艦要比共和軍的巡洋艦要高出好幾層樓,而且體形也要大得多,這讓克萊斯特元帥心中有了一種優越感。

在簡短的歡迎儀式之後,陸軍94師首先開始在碼頭上登岸,當一輛輛體型巨大的黑豹式坦克被從運輸船上吊運到碼頭上時,克萊斯特元帥原先在俾斯麥上剛剛找到了些許優越感頓時蕩然無存。

“這些……你們全部都裝備了豹式坦克?”克萊斯特仔細地打量著這些剛從運輸船上卸下的龐然大物,有些吃驚地對身邊的郝夢城說道。德國的黑豹坦克剛剛開始投產,目前總的裝備數量只有350輛,作為陸軍元帥,克萊斯特當然見過這些比四號坦克要大出三分之一的新式坦克。

“呃,沒有,黑豹坦克只是在去年下半年才開始量產,目前我們只裝備了不到20個裝甲師,只有6個裝備了黑豹坦克的裝甲師會出現在東線戰場。”郝夢城說道,中將沒有想到克萊斯特手上擁有44萬人的南烏克蘭集團軍群目前只剩下不到370輛各型坦克,其裝甲力量甚至不如共和軍一個裝甲師。

“哦,天哪,你們每個集團軍擁有多少坦克?”

“我們並不是象第3、9、13、18集團軍那樣的重灌集團軍,只有一個裝甲師和兩個機械化步兵師,坦克數量為432輛重型坦克和56輛輕型坦克。而重灌集團軍的坦克數量為720輛。”郝夢城說道。

這讓克萊斯特大吃一驚,本來他認為中意聯軍在烏克蘭僅投入一百萬軍隊也僅僅能抵消掉俄國人的兵力優勢,維持戰場形勢不至崩潰而已。在郝夢城簡單介紹了情況後,他才對共和軍的編制有了初步的瞭解,共和軍的裝甲力量比他認為的要強得多,到這個時候他才明白為什麼古德裡安上將一直在強調要向中國人的編制方式學習。

曾經讓德國人引以為傲的裝甲力量與共和軍比較起來就象是個嬰兒,從技術而言,德國並不落後於共和中國,但在裝備數量方面卻存在著巨大的差距。

共和中國或是其控制地區擁有豐富的鉻、鎳、鉬、鎢、錳等重要的稀有金屬資源,隨著冶金技術的不斷提高,各種高性能的合金裝甲鋼和炮用鋼被廣泛用於火炮、坦克和軍艦的製造之中。反而是德國有於缺乏一些重要的稀有金屬資源,加上大量的優質合金鋼都被用於潛艇製造,反而其坦克無論是裝甲還是火炮效能反而現在要落後於共和中國。

這並不是技術的原因,而是受到了原料的限制,比如克虜伯在中國新餘的合資工廠所生產出來的優質特種鋼其質量就遠優於德國國內,而MAN公司與蕪湖內燃機廠的合資工廠能夠製造出世界上最好的風冷坦克柴油機,而在德國國內由於缺少優質的合金材料,其耐久性能就根本無法達到軍用產品的要求。

共和中國製造的黑豹裝備有一臺810馬力世界上功率最大的坦克柴油機,而在德國製造的豹式坦克卻只能裝備一臺700馬力的邁巴赫汽油機。這樣造成的後果就是共和中國製造的黑豹在加厚了裝甲的情況下重量達到了47.6噸,卻能跑到52公里,而德國生產的豹式坦克最高時速只能限定在46公里。而且由於缺少合金零件,德制坦克的耐久性和可靠性都要遠低於共和軍所裝備的產品。

資源問題一直困擾著德國的生產,若沒有中意兩國每年1000萬噸的原油供應,恐怕德軍的燃料供應都會告急。德國雖然每年的鋼鐵產量有3200萬噸,但能夠達到軍工生產要求的優質合金鋼產量每年只有150萬噸,卻遠遠不能滿足需要。

這是德國的問題,如果不是共和軍打通了地中海的資源運輸通道,德意志帝國很快就會由於資源的枯竭而走向衰亡。但是由於稀有金屬的資源和產量本就有限,共和軍首先要保證自己的物資供應,其次才會考慮到供應德國,但中間還有一個義大利,在共和國的優先名單上,意大利人肯定會排在德國人前面,雖然這是一個很不成器的盟友。

由於有共和中國的大力支持,義大利的鋼鐵產量雖然只有370多萬噸,但其軍隊的裝備水平卻不比德國人差,菲亞特和安薩爾多工廠生產的P35/41坦克,重36噸,裝備一門M41型90毫米/L53坦克炮,其效能甚至要優於德式的88毫米坦克炮。

為了給自己“長臉”,墨索里尼在向俄國派出的27萬“遠征軍”中,出動了陸軍最精銳的四個裝甲師,這就是說,其實意大利人的裝備都要比東線的德軍要好上許多。

隨著第32集團軍在新羅西托克順利登陸,隨後,張義安大將隨第9集團軍在敖德薩登陸。3月16日,第18集團軍和義大利“公羊”裝甲師在塔曼半島登陸,崩潰中的德軍終於穩住了陣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