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北洋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三、在南方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三、在南方

董雲堂還沒從攻克南京的興奮中回過神來,卻被當頭澆了盆涼水。.org

11月23日,民軍蘇浙滬聯軍在徐紹楨的指揮下攻克南京,如今大權在握,但早已心懷異志的內閣總理大臣袁世凱拒絕向江寧派出北洋軍增援,任由這座江南最重要的城市被民軍攻佔。兩江總督張人駿被俘,忠於滿清朝廷的江南提督張勳帶著兩千多殘兵逃到了徐州。

南京光復,其實宣告了滿清統治的結束。

現在輪到了北洋軍和南方民軍之間的博弈,南北和談開始,滿族朝廷實際上已經出局。

黎承恩是跟著唐紹儀的和談代表團一起到了南京。

現在民軍最重要的事情是組織一個統一的臨時政府,為了爭奪革命軍大元帥之職及臨時政府所在地,以黎元洪為首的湖北革命黨人與同盟會之間各不相讓,鬧得不可開交。

唐紹儀的和談代表團先到了武昌,但南方公推的和談代表伍廷芳卻在上海都督陳其美的鼓動下,呆在上海,怎麼也不肯到漢口。

唐紹儀等人只好又乘船從武昌轉赴上海。

在這一回合的爭奪中,同盟會方面暫時佔到了上風。

陳其美此人雖然吃喝嫖賭,滿身的江湖習氣,但在政治鬥爭方面卻極富經驗和手段。在他的堅持下,最終的南北和談地點定在了上海,在辛亥革命中並沒有起主要作用的同盟會終於佔到了主導地位。

黎承恩在南京的下關碼頭下船,到了浙軍司令部之後,將林鑠的親筆信交給了浙江民軍總司令董雲堂。

林鑠在信中批評了董雲堂放棄浙江的舉動。

他在江南經營多年,浙江和福建兩地的勢力最強,在福建,林鎔、沈剛、李漢銘等人最起碼掌控了民軍的主導權,而在浙江,由於董雲堂帶兵到了南京,並帶走了大部分的光復會骨幹,同盟會趁虛而入,上海都督陳其美大有不拿下浙江都督勢不罷休的架式。

如果不能奪回浙督一職,你就不用來見我,我也不認你這個學生!

林鑠語氣嚴厲,讓董雲堂覺得如同當頭挨了一棍子。

莊翼帶著蕪湖民軍也進了南京,帶著幾個衛兵就來浙軍司令部找董雲堂等人敘舊,“老同學,可喜可賀,你這浙軍總司令可是風光得很啊!”莊翼見面就打趣道。

“可賀個屁,剛挨了先生一頓罵!”董雲堂苦笑了幾下,“李之梁那小子在幹什麼?怎麼沒來南京?”

“那小子?”莊翼撇了撇嘴,笑道:“現在正跟個土財主似的忙著搶地盤,把景德鎮和德安都給佔了,江西都督馬毓寶正和他在打官司。你現在可要當心,他正在打著湖州府的主意呢。”

“搶地盤?”董雲堂心裡一動,把莊翼按在了椅子上,“給我仔細說說,他是怎麼幹的?”先生為什麼要我向李之梁學習?董雲堂一點就透,他當了多年復臺社旅日留學生總幹事,能力上確實有過人之處。

先生的目的,無非是讓他們能夠控制住一方的局面,想到這裡,董雲堂心裡輕鬆了許多,他手下的浙軍有一萬二千多人,要拿回浙江都督,簡直是易如反掌之事。

十二月二十五日,孫文從國外抵達上海後,同盟會逐漸控制了南方的局面,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各省代表推舉孫文為中華民國政府臨時大總統。

南京臨時政府成員中,雖然只有陸軍、外交、教育三部總長是同盟會成員,但實際上權力都掌握在同盟會掌握的各部次長手中,為推翻滿清政權做出了巨大犧牲和貢獻的光復會和湖北革命黨人卻被排除在南京臨時政府之外。

同盟會黨人的狹隘使得以黎元洪為首的湖北革命黨人逐漸投向袁世凱一方,而光復會則專門和南京臨時政府做對。

光復會領袖章太炎首先發難,與張謇等立憲派重組統一黨以對抗同盟會,其後,董雲堂為首的浙軍再次鼓譟,極力反對黃興出任陸軍總長。

浙軍現在有一萬五千多人,是南京城內最大的一支武裝,他們這一鬧,使得南京臨時政府陸軍部長難產。

孫總統只好派張繼、李書城和于右任來找董雲堂,勸說他們不要再搗亂。

“你們把光復會排除在政府之外是什麼意思?不讓我們搗亂也可以,給我們一軍三師的番號,另外還清把欠浙軍的光復餉發還,我們立馬回杭州。”董雲堂沒有吭聲,浙軍參謀長呂公望替他答道。

董雲堂要回杭州是有原因的,浙江都督湯壽潛出任南京臨時政府交通總長,浙江都督一職空缺,同盟會的陳其美正打著浙督的主意,他要按先生的吩咐奪取浙江都督一職。

特別是在光復會領袖陶成章被暗殺後,更需要浙軍回省穩定政局。

姜登選一直在哀嘆自己時運不濟。

從日本士官學校畢業後,他被趙爾巽招攬到了川軍中,四川武備學堂總辦朱慶瀾對他有知遇之恩,可惜,這位川省首義功臣被川人排擠出了四川,自己只好離開成都,投到自己的學弟貴州都督楊藎城手下任黔軍參謀長。

武昌告急,楊藎城率黔軍北上支援鄂省,不料後院失火,郭重光、任可澄、戴戡等人引滇軍入黔,原本是假道貴州北伐,不料滇軍一進貴陽,突然向貴州都督府和留守貴陽的黔軍發動攻擊,黔省政權落入到滇軍唐繼堯手上。

唐繼堯自任黔省都督,大肆捕殺自治學社成員和原貴州新軍、巡防營官兵、陸軍小學和政法學堂學生,貴陽城內血雨腥風,數千革M黨人被殺。

北伐黔軍滯留常德,成了無根浮萍。

楊藎城跑到南京找到孫文尋求依靠,孫先生此時也正內外交困,給了楊藎城一個陸軍四十二旅的番號和十五萬軍餉,讓他帶黔軍返回貴州。

天無二日,黔省卻出了兩個都督。

楊藎城進退兩難,他主政的貴州軍政府已被推翻,而且唐繼堯聯合了郭重光、劉顯世等人的團練武裝,加上六千多滇軍,已經不是他手上區區三千多黔軍所能相抗,如果帶兵返回貴州,必會被心狠手辣的唐繼堯所剪除。但如果久住常德,畢竟是客軍,糧餉無人接濟,日久定會生亂。

唐繼堯也有些發慌,畢竟自己這個貴州都督當得有點名不正,言不順,而且是靠著血腥屠殺才得以穩定局面,這引起周圍川、湘、桂各省激烈反應,指責他對待同志居然比當初西安起義時哥老會對待滿族人還要兇殘。

郭重光和任可澄給他出了個主意,讓他趕緊向北京的袁世凱示好。

果然,在京黔省參議員幫忙活動下,袁世凱於四月底正式任命唐繼堯署理貴州都督,將楊藎城調任北京陸軍部另加任用。

作為黔軍參謀長的姜登選怎能不愁?

這時李雲龍找上門來。

“你們不該去找南京,結果讓唐繼堯鑽了空子!”李雲龍見面就實話實話,大家都是同學,也不用著客氣。“現在擺在面前就兩條路,一條是回黔和唐繼堯拼命,另一條就是歸我收編,糧餉由我提供,暫且隱忍,等待時機再返黔驅唐。”

楊藎城不語,李雲龍不知透過什麼關係被北京方面任命為湘西鎮守使,讓譚畏三都頗為難受。沉默半晌,他終於開口:“我去北京,部隊交到你手裡!”

“好,聰明人,不過我勸你去西北,林大帥在蒙地用兵,正是用人的時候,也許你在那更有前途!”李雲龍笑道,“兄弟,你想去哪?西北還是在這跟我搭夥?”他轉頭問姜登選。

姜登選猶豫了一下,“還是跟你混吧,老同學怎麼也能照應我點。”

楊藎城離職赴京,把四十二旅交到了李雲龍手上,部隊暫住洪江、沅陵,糧餉由湘西方面供給。

袁世凱想把手伸向南方,林鑠則趁這個機會在裡面埋釘子。

1912年8月,武昌起義“三武”之一張振武在北京被殺,罪名是意圖謀反。

這一事件的導演者是民國副總統黎元洪,而直接操刀的卻是現任的民國大總統袁世凱,袁黎聯手殺張,舉國皆驚。

黎元洪在湖北剷除異己,地位日漸穩固,隱隱有成為除了北洋、民黨之外第三種勢力的趨勢。

但黎元洪在湖北的統治並非沒有後顧之憂,張振武就是對其威脅最大的一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張振武桀驁不馴,飛揚跋扈,加之手上擁有“將校團”這樣的武裝,讓黎元洪如鯁在喉,急欲除之而後快。

出於拉攏黎元洪的需要,袁世凱決定幫他一把,電請張振武北上任職,共商國事,態度極為誠懇。黎元洪也贈送路費四千元,頂得上對方先前要求的四個月辦公費用。在袁、黎的哄騙推拉下。張振武於8月再度北上,同行的還有湖北將校團團長方維等13人。

張振武進京後,被陸建章帶兵押解到陸軍部軍法處,與“將校團”團長方維一起被連夜秘密處決。

事件一出,舉國譁然,輿論一邊倒地譴責袁世凱,連參、眾兩院議員都發出質詢書,要袁總統解釋清楚殺張的理由。

袁世凱不慌不忙,將黎元洪連日來催促殺張振武的電報都公佈了出來,他收到黎元洪前一封電報的時候,還特地去電確認。黎元洪回電就是一副急不可待的口吻,催促袁世凱趕緊動手剷除張振武。

這些電報的一公佈,頓時所有指責攻擊,全部指向了這位民國副總統,湖北大都督。

黎元洪上了袁世凱一大當,在民黨的攻擊下,只能投入老袁的懷抱。

漢陽鐵廠醫院,李漢駿親手捧著一籃水果,進了特護病房。

這裡住著第五師師長張廷輔的夫人。

“哎呀,大兄弟,怎麼又帶了東西來,我這都已經好利落了。”一位不到三十歲典型的北方婦女正在收拾東西,見他進來連忙招呼。

“嫂子,今天您可以出院了,我專門來接您回新家!”李漢駿說道,順手將果藍放在床頭櫃上。5月間,武昌發生倒黎的“紅槍會事件”,張廷輔家中遭到亂兵襲擊,開門的張嫂被亂兵開槍打傷,幸好當天李漢駿帶了衛兵在張宅議事,否則張廷輔這個首義名將極有可能死在亂兵槍下。

李漢駿受林鑠的指示,一直在拉攏原來的文學社將領,黎元洪排除異己,加上孫武、張振武等人跋扈不堪,最終使得無人支援的大多數文學社成員倒向了林鑠一邊。

張廷輔在陽臺上抽菸,李漢駿走過去,“林大帥的意見是借張振武之事想搬倒黎元洪沒有什麼成算,我們現在應當韜光養晦,帶兵離開武昌這個是非之地,否則手上的軍隊很有可能被黎氏裁撤。”他輕聲說道。

“我想帶著人去蒙地!衛國殺敵,當是我輩份內的事。”張廷輔說道。

“這倒不用,蒙地的戰事不會動用太多的人馬,而且俄國人摻合了進來,我們現在根本無力對抗俄軍,只能與之談判,估計庫倫會實行自治。”

“唉,國難當頭,這一幫人依舊忙於爭權奪利!”張廷輔嘆息道。

“季雨霖帶兵回武昌,來趟這淌渾水,大帥指示我們去鄂西,徐圖發展。”

“鄂西地瘠民貧,怎麼能養得起兵?”

“這個就不用操心,大家只管把兵練好!”

8月,張廷輔見黎元洪,說自己願帶第五師去鄂西赴任。正在焦頭爛額的黎元洪自是求之不得,第五師駐紮在漢口自是他一大心病,立即任命張廷輔為鄖襄鎮守使。

鄂軍第五師被安置到了襄樊、鄖陽,最終保留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