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北洋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十一、捷克軍團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十一、捷克軍團

在俄國的捷克軍想要返回歐洲戰場,因為英國人已經許諾支援在戰後建立一個獨立的捷克和斯洛伐克人組成的獨立國家,讓他們脫離讓人憎恨的哈布斯堡王朝的統治。.org

捷克軍的來源十分獨特。

在歐戰爆發初期,一些居住在俄國的捷克斯洛伐克人被徵召加入俄**隊,其後沙皇又將這些人和在戰爭中俘虜的捷克斯洛伐克人一起組成西伯利亞志願師,用來和奧匈帝**隊作戰。捷克和斯洛伐克人則在波希米亞旗幟引領下,為爭取民族獨立而戰。

當《布列斯特條約》簽訂後,捷克軍要求將他們運往歐洲西線,繼續同奧地利人作戰。布爾什維克軍事領導人則同意捷克軍透過西伯利亞鐵路從海參崴返回歐洲戰場。捷克軍開始經由庫爾斯克、奔薩、車里雅賓斯克和薩馬拉向西伯利亞行軍。他們啟程時為4.25萬人,由於沿途不斷有捷克斯洛伐克戰俘加入,他們的總人數超過了6萬人。

德國人自然不希望看到這六萬多人出現在歐洲戰場上,於是向蘇維埃政權施加了強大的壓力,德國人的威脅起到了效果,烏米揚諾夫和託洛斯基下令西伯利亞鐵路沿線的蘇維埃政權出動赤衛軍將這些捷克人重新送進戰俘營或是就地消滅。

一列滿載著捷克人的軍車駛入伊爾庫茨克,這個俄國在遠東最大的城市座落在貝加爾環湖平原地帶,周圍是一望無跡綠色的草原和茂密的原始森林。

在伊爾庫茨克車站,捷克軍的一個炮兵團被全副武裝而且人數佔優勢的赤衛軍包圍,潘塔耶夫代表蘇維埃政府要求捷克人交出手上的所有武器,根據協議這支捷克炮兵團已經將他們手上的火炮全交給了蘇維埃,只留下一些自衛武器,八十多支步槍和三十支手槍及一些手榴彈。

捷克團長克拉吉塞克拒絕交出手中的自衛武器,而且車站四周的赤衛軍佈置也讓他心生警覺,他和潘塔耶夫在站臺上爭執起來。

“好吧,我要向上級彙報你們的情況!”潘塔耶夫悻悻地離開站臺。

納希切特跪在赤衛軍設在車站二樓的機槍旁,用望遠鏡觀察站臺裡的情況,見潘塔耶夫從裡面走出來,衝他們這邊做了個手勢。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他命令手下的機槍手:“向軍車開火!”

嘟嘟嘟嘟!馬克沁沉悶的槍聲刺激著他的神經,彷彿又回到了前線的戰壕中。

受到突然攻擊的捷克人亂做一團,紛紛尋找藏身之處。

“開槍!”

赤衛軍們興奮地扣動槍機,子彈在半空中亂飛。

捷克人很快發現卑鄙地攻擊他們的是一群沒受過什麼訓練的烏合之眾,開始用手中不多的步槍和手榴彈發起反擊。

“瞄低一點兒!媽的!……”納希切特躬著身體來回跑著,不停向他手下的隊員發出怒吼,子彈不時從他身邊劃過。捷克人受過良好的訓練,而且許多是上過戰場的老兵,槍法很準,向一群受驚的沙雞一般排成散兵線跳躍著前進。

一挺機槍不停地向半空發射著子彈,槍口荒唐地高高翹起,地上趴著幾個機槍手驚慌地發現他們發射的子彈無論如何都打不到敵人,礦工出身的射擊手葉什克誇張地把標尺定在了1200碼,而捷克人早衝到了150碼的地方。

啪!一顆子彈打中了裝彈手維申茲諾夫的腦袋,鮮血混合著腦漿就象中國勞工常吃得那種鹹豆腐一樣湧了出來。

遭受攻擊的赤衛隊員們開始潰散,捷克人在追逐這些人並用繳獲的武器重新武裝起來,這支只有1500人的炮團佔領了整個伊爾庫斯克,幾天後又擊退了當地蘇維埃組織的赤衛隊對城市的反攻。

捷克軍總司令蓋達將軍在接到伊爾庫茨克方面的報告後,立即下令手下的部隊再也不交出手上的任何武器,並可以在停留的地區採取“積極的自衛行動”。

捷克軍團很快同各地的反叛分子同流合汙,形成一股強大的反蘇維埃力量。

僅僅不到兩月的時間,捷克軍團佔領了從伊爾庫斯克到奔薩鐵路之間所有的車站,推翻了當地的蘇維埃政權,6月底又佔領了海參崴,這僅僅數萬人的捷克軍團在俄國取得的戰果是如此輝煌,以至於大多數人都不能相信這一事實。

協約國成員見到蘇維埃政權是如此虛弱,於是產生一個錯覺,得出結論要推翻新生的布爾什維克政權是件輕而易舉的事,很快就透過了對俄國進行軍事干涉決議。

美、英、法、日、中五國同意共同派兵進入俄國“維持秩序”,控制西伯利亞鐵路,顛覆蘇維埃政權。由於歐戰正酣,美、英、法三國只象徵性派出了7000多人,干涉軍的主力主要由日本人和中國方面組成。

在華盛頓組成的捷克斯洛伐克國民議會指示捷克軍應聽從協約國最高會議的命令,留在當地扶植反蘇維埃政權。

以托洛茨基為主席的蘇維埃紅軍正在建立中,蘇維埃政權在危機中顯示出極強和高效的組織能力,最高人民委員會釋出動員令,規定從18歲至40歲的每個勞動者都必須參加軍事訓練,紅軍隊伍在迅速地擴大。

相對於只有十五萬人的紅軍而言,反蘇維埃政權的力強則強大得多。

克拉斯諾夫手下的“頓河大軍”召集了約七萬名哥薩克軍人,杜託夫領導的奧倫堡政權擁有四萬多兵力,在烏法,立憲委員會和社會黨人建立的“執政府”成立了兩個師的“國民軍”,在鄂木斯克成立了以孟什維克為主的臨時政府。

反蘇維埃軍隊雖然人數眾多,但互不統屬,各自為戰。

1918年7月2日在凡爾賽宮召開的協約國最高軍事會議向美國總統威爾遜作進一步的呼籲,要求其同意盟國全力支持捷克軍。美國人於是建議派遣一支由英國、日本、美國和中國的軍隊組成干涉軍進入西伯利亞,以保障捷克軍團的供應線不被赤衛軍切斷。

美國人把日本人當做了在太平洋上的最大敵人,為了牽制日本人不能獨自侵佔整條西伯利亞鐵路,華盛頓方面一直在鼓動中國方面加入到干涉軍中,為此不惜提供大量的軍事援助和一億五千萬美元的政府間無息借款。

外交總長王寵惠再次充當了“漢奸”的角色,為了排除日本人的干擾,他代表北京方面與日本簽訂了《共同防敵條約》,林鑠在地圖上劃了一條線,把從漠河開始東經122度線以東的外東北地區全都許給了日本人。

此舉遭致以陸軍部長林建藩為首一大批軍方高官的強烈反對,“從離開臺灣的那一天起,你就許諾有一天要親自帶棟軍殺回臺灣,我都等了23年了,只看到日本人越來越強大,你這麼做是助紂為虐!而且如今又拉上一個強大的俄國人為敵,究竟哪一天才能打敗日本,我看不到希望!”

老將軍情緒激動,搞得籤了和約的王總長跟真成了賣國賊似的不好意思抬頭。

“我就沒拿日本人當回事,俄國才是我們最大的敵人,現在的主要目標是趁著俄國人內亂期間徹底地肢解這個帝國!”林鑠態度堅定,“而且在沒有建立一支足夠強大的海軍之前,我不會允許任何人挑起與日本人的紛爭!”

林鑠獨斷專行,氣得林老將軍直要辭職。

最終在答應林建藩將儘快擴充海軍之後,老將軍才被安撫下來。

出兵西伯利亞,後勤補給基本上得依靠張作霖控制的東北鐵路,林鑠把吉林省和中東鐵路的控制權許給了張作霖以換取後勤保障方面的安全。在事關民族大義方面,老張也不算含糊,不僅許諾保證遠征軍的後勤安全,而且答應派出兩個混成旅隨中央軍出征外東北。

美、英、法等協約國決定給予主要的出兵國日本和中**事援助,對於中國主要物資是5000萬美元的無償援助和1.5億美元的無息貸款以及3000輛卡車和50萬噸石油,而日本人則要求大量的鋼鐵、銅等金屬物資。

7月底,日軍兩個師團和7000美、英、法聯軍開始在海參崴登陸。

海參崴有大約22萬的中國僑民,差不多佔到總人口的百分之四十五,北京方面也作出決定,派遣軍艦赴海參崴出兵保護僑民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