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重生之北美1776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二十五節 內閣組成名單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二十五節 內閣組成名單

史上的美國第一次總統選舉,遠沒有人後人想象的那口少,國家也不大,參與的選民不多,就連候選人都沒幾個,最後能選出總統,還真的全靠個人威望。

不過這次在康柏的參與下,就熱鬧了很多。選舉過程就不必再說了,所有熱衷政治的人物,同樣也都熱衷競選,除了華盛頓這個候選人參與的程度少一點,其他人的關切程度,一點也不比後世的政治人物差。

在富蘭克林得到新選出的國會通知,正式被選舉為第一任總統之後,整個費城上空都是鳴槍聲和歡呼聲,到了晚上,共和黨更是在獨立宮門口燃放起了大量的焰火。並且決定在三天後,舉行慶祝晚會,祝賀富蘭克林當選。

首都是費城,總統也是費城人,確實讓整個費城的人都感到無比的自豪,人們紛紛走上街頭慶祝!一連好幾天,這種喜慶的氛圍都瀰漫在費城上空,到了第三天舉行慶祝晚宴的時候,更是走上了歡慶的最**。

不過還得說說和總統選舉伴隨進行的第一次國會選舉,實際上這還要比總統選舉早了幾天結束,不過因為總統選舉在即,把大部分人的注意力,都吸引到了總統選舉上。讓這個成果直到總統選舉出來後,才被人所關注。

實際上,真正短兵相接,競選最慘烈的還是這次國會參眾兩院議員的選舉。

在這上面,共和黨同樣取得了大勝。只是參議院是絕對的大勝,眾議院則是相對地勝利。

北方幾個批准憲法地州中。有五個州的參議員全都是共和黨成員。加上西部的聯合州,共和黨取得了參議院十四個席位中地六個,如果去掉空缺的三個席位。共和黨一黨就過了半數。剩下的聯邦黨贏得了兩個席位,民主黨贏得了三個。只是參議院的權力雖然凌駕於眾議院之上,但具體管的事情卻少很多,更多的事務只是複核眾議院地決議,所以他實際影響力還不如眾議院。

眾議員的選舉,就相對困難了不少。按照三萬人選一的比例,只有一百個不到的席位,最後共和黨獲得四十几席,聯邦黨獲得了三十席,民主黨獲得了二十幾席。共和黨雖然也成了眾議院第一大黨,卻堪堪離半數差了幾票,離四分之三的絕對多數,更是差了不少。並不能真正掌控實力龐大的眾議院。

但在參眾兩院都成為第一大黨,加上贏得總統選舉,已經足夠讓共和黨名聲大噪。一時之間,申請加入共和黨的報名單堆積如山。共和黨和領袖康柏的名聲。也因此更廣為大眾所熟知。

參議院議長由副總統擔任,並且在參議院中沒有表決權。所以康柏自己競選地時候,並沒有選擇競選參議員,而是選擇了成為一個眾議員,並且順利的當選為當時實力更為強大的眾議院議長。

第一次總統和國會選舉,雖然已經有了政黨競選的影子,康柏在競選過程中,也不出了不少地陰險招數,不過此時的政黨競爭畢竟才剛剛開始,大家在獨立革命中剛剛結下地深厚友誼,並不會因為一場短暫匆忙的選舉,而遭到損害。所以共和黨的勝利,並沒有對聯邦黨、民主黨和共和黨的關係,帶來多大的不利影響。

在三天後富蘭克林當選總統的慶祝晚會上,華盛頓、亞當斯和傑弗遜,都親自率領黨內精英人物出席,還發自真心的向他表示祝賀。認為富蘭克林德高望重,能力傑出,是領導美國人民的不二人選。當然,共和黨也沒忘了祝賀勞苦功高的華盛頓閣下,當選為第一任副總統。

這次大團結的慶祝當選晚會,自然也成為歷史上最後一次,各黨派不分彼此的慶祝當選聚會。到了第二次總統選舉,就競爭空前激烈,新總統當選後,就根本不再有失意的政黨人物和敵對政黨前來祝賀。

康柏記得歷史上,第一次政黨輪替,聯邦黨的亞當斯輸給民主共和黨的傑弗遜後,做的唯一一件事情,就是利用他手上殘存的權力,連夜在一百多份法官任命文書上蓋大印,然後在凌晨離開白宮,不出席第三任總統傑弗遜的就職典禮。兩個獨立戰爭時的老朋友,為此絕交整整二十年。

實際上這次聯邦黨和民主黨的表現,已經讓兩位政黨領袖非常滿意了,亞當斯覺得至少華盛頓贏得副總統選舉,又在參議院成為第二大黨,是僅次於共和黨的存在。而傑弗遜卻是覺得能在兩個總統候選人在臺輔選的競爭夾縫中,取得現在的成績,也已經很不錯了。等到下一次選舉,自己政黨也能推出總統候選人,說不定就能取得更好的成績。

這幾個人現在都相對開明,並沒有多少把政治當生命的意思,獨立建國時的熱情也還在。所以每個人都是笑著來參加富蘭克林的慶祝酒會,獻上了真誠的祝福。

不過還有很大的原因,則是因為美國總統雖然選出來了,但是內閣的組成名單都還沒公佈出來。在共和黨並不能完全控制眾議院的情況下,聯邦黨和民主黨,都不覺得共和黨可能單獨組閣,所以很多兩黨成員,已經開始在走富蘭克林的門路,想謀求到新內閣中的一個好職務。

宴會開始後,首先有富蘭克林講話,對大家在競選中的支援表示感謝,最後還呼籲各政黨不要因為競選而產生隔閡,要求大家團結,共建國家的美好明天。

第二個講話的是副總統華盛頓,也主要是感謝和呼籲大家團結,只是內容比富蘭克林要簡短很多。

最後主持人宣佈酒會開始,讓大家盡情地玩樂吧。

“向您致敬!尊敬的富蘭克林總統!尊敬的華盛頓副總統”康柏舉著酒杯來到富蘭克林

他地身邊是以後地搭檔華盛頓。

“也向您致敬。尊敬的李眾議長!”兩人也笑著回敬。

正說話間。亞當斯、傑弗遜兩人,也一起聚了過來。幾個政黨領袖和正副總統聚在一起,當然是準備商量正事。眾人乾脆找了一個小客廳,一起坐下來好好聊聊。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兩位總統先生,你們馬上就要宣誓就職,這第一任內閣的安排,準備好了嗎?”亞當斯剛一坐下就急不可待地發問。

這一問,卻讓康柏老大不舒服。這組閣權,不應該是由正職總統的富蘭克林負責嗎,亞當斯怎麼可以把副總統的意見也算進去,連忙介面道:

“亞當斯先生,富蘭克林總統已經對此有了安排,你不用急!”

富蘭克林笑著點點頭。他確實在當選前幾天,就已經和康柏他們商量,選好了大致的內閣名單。

在第一任內閣中。最重要的職務,並不是國務卿,而是財政部長(剛開始叫庫務司)。這是從英國流傳過來的傳統,由第一財政部長兼任首相。所以美國地第一任內閣,也把財政部長當成了內閣第一部長。歷史上漢密爾頓擔任財政部長時,就一直是以“首相”自居的。這一次,漢彌爾頓被康柏提議任命為財政部副部長,部長則準備交給一直主管大陸會議財務工作的莫里斯擔任。

國務卿(剛開時好像仿照法國叫國務大臣)則準備給原先就承諾的麥迪遜,戰爭部長(陸軍部長)準備交給沙利文將軍,首席**官準備給威爾遜,其他的各專署機構的負責人,基本上也全是共和黨的人。此時的內閣還非常小,象內政部、司法部甚至農業部等等,大多要隔上好幾十年才能成立,幾個職務一安排下去,就基本沒多少正職職務可選了。只是在富蘭克林地提議下,勉強給聯邦黨和民主黨,安排了兩個象徵性的副部長職務而已。

富蘭克林把商量好的名單一公佈,立刻引來了亞當斯的不滿:

“總統先生,如果按照這個內閣名單,那他根本不是一屆自由民主地政府,這是獨裁的共和黨內閣。”

“亞當斯先生,請你注意,共和黨是一個自由民主地政黨,你剛才的話,已經涉及到誹謗整個共和黨。”同樣是共和黨人的富蘭克林非常不悅。

“亞當斯先生,你的話太情緒化了!”民主黨領袖傑弗遜也幫富蘭克林說話。

“雖然有些話說出來不合適,但我覺得富蘭克林贏得選舉,按照憲法,就有全權提名內閣名單的權力,共和黨贏得了選舉國會選舉,同樣會在任命上給與配合。要是其他政黨的人選,恐怕就算富蘭克林總統願意提名,也很難在國會獲得透過。”康柏的話更具威脅性。

哼!亞當斯,你如果不同意,想提出別的人選,就算在富蘭克林這兒獲得了透過,也休想在共和黨控制的參眾兩院獲得透過。

亞當斯不敢回應已經當選為總統的富蘭克林,卻抓住康柏的話不放。

“我們聯邦黨的華盛頓先生當選為副總統,他同樣有權提名在內閣中的人選。你們這樣不經過副總統和我們聯邦黨的同意,就提出自己的內閣名單,當然就是一黨獨裁。”

這話康柏就不好反對了,一般情況下,如果是正副總統都是同一政黨,一般在任命內閣的時候,確實兩人會先商量一番,但現在政府總統來自不同的政黨,內閣成員又那麼少,康柏也就不那麼想讓出內閣的位置來,讓聯邦黨插手了。

好在憲法中沒有規定副總統有提名內閣部長的權力,亞當斯這一番話根本站不住腳,康柏和富蘭克林馬上反駁,還是看在老好人華盛頓的面子上。

不過康柏內心也已經有了決定,讓麥迪遜在憲法修正案中,一定要規定一個政黨必須推出正副總統候選人,選舉主要看政黨,而不是看個人。

“約克,我覺得第一屆政府,都有共和黨人擔任部長,確實不大合適,這樣可能會在國會眾議院,造成不滿。”傑弗遜卻也是在一旁幫亞當斯說了一句話。

不過他的話比亞當斯的更有殺傷力,也正是康柏和富蘭克林所擔心的。

要是在眾議院中聯邦黨和民主黨聯合起來,人數可是多過共和黨的,即便共和黨在參議院超過半數,用處也不大。今後共和黨內閣提出的很多議案,可能根本不會被眾議院這第一關所透過。也就是你封鎖我,我也可以封鎖你,共和黨只是不怕另外兩黨而已,並不能無視他們。

妥協政治,政治妥協,在這樣的狀況下,康柏看了一眼富蘭克林,還是決定採取妥協,這個妥協,當然還是有富蘭克林總統來作出。

“先生們,我覺得第一屆政府,確實應該是一屆大團結的政府,也許我們可以拿出國務院負責人國務卿的位置,由民主黨和聯邦黨人來分配。”

財政部和戰爭部,那是無論如何也要控制在手的,其他的專署機構,估計兩大政黨也還看不上眼,那就只能國務院了,剛好亞當斯和傑弗遜,都在外交方面工作過,看他們怎麼爭。這樣挑撥離間的主意,當然是出自康柏的手筆。

不過一直沒有說話的華盛頓,這時候卻插了一句:

“我想托馬斯擔任國務卿比較合適,他一直是大陸會議外交事務中,僅次於富蘭克林先生的負責人,在這方面應該比較精通。我們聯邦黨,由我當副總統,內閣就算已經有一份了,不必再強求,第一屆政府,確實必須是一屆團結的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