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女神光耀美利堅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一十三章、傳言紛紛的千葉縣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百一十三章、傳言紛紛的千葉縣

這個春天,居住在千葉縣的農民們表示,山裡似乎在鬧鬼。

那是從三月上旬開始的事,最早從深山裡的一些村莊裡傳出流言,稱很多老人獨居在家的時候,都發誓聽到了土地爺的聲音。

傳聞當然越傳越玄乎,但很多人也都漸漸發現,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總能感覺到群山似乎發生了一些變化。人們很難說出變化究竟在哪裡,它不是地震頻發,也不是火山爆發,更不是山崩泥石流不斷,只是按很多老人的話講,這些山似乎具備了生命。

“你聽到了嗎?泥土在呼吸呢。”

“我們腳下的大地,每一天都在變得更加結實,那是土地爺對我們墾田開荒表達不滿哩!”

“飛起來咯,飛起來咯,看到那群鳥了嗎?最近經常能看到哦。”

“最近海邊風急浪高,出海捕魚會很危險啊。前些日子,合掌村的吉田,就被大浪拍到海里了哦,他可是三十年沒出過事的老漁民啊!”

傳言最早從深山裡傳出,還是從沿海的漁村傳來,很多人都記不清了,因為少數醫院和學校裡的知識分子們,都沒想著對它們追本溯源,只是很值得留意罷了。千葉縣可不是東京大阪,很多本地學校、醫院的任職人員,直接都是本地人,既然是老人們首先流傳開的東西,他們想不知道也不容易。

老家就在千葉縣,現在正在東京大學唸書的伊藤,對這些傳聞很感興趣。他不是那些每天都會往返銀座、秋葉原的男生,辛苦讀書之餘,對老家的情況也很在意。作為一名東大的學生,他很專業地讓老家父親把傳言收集了一下,然後在學校列印了出來。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各種傳言竟累積了幾百條數量。這可不是幾百個人說而已,而是說的內容有幾百條啊,伊藤驚呆了,這明擺著是有大事啊!

圖書館裡有關於地質和生物環境方面的書籍,伊藤在相邀了兩名也對此感興趣老鄉同學後,一起研究了起來。

鳥類經常群飛,農民在日常生活勞作中的閒散感慨,還有最近的確湍急的近海,很多條線索直接指向地址變動。伊藤提出的看法是,千葉半島可能正經歷高頻低強度的地震,比如每次同時有十二起二級地震發動,一天發生二十次那種。

這個最先蹦出來的想法,聽起來是很有道理的,卻也馬上得到他們三人自己的嘲笑。日本的確是位於地震帶上,但小小一個千葉縣,居然在整整兩個月時間裡,頻繁遭受大批二三級地震的襲擊,這不是妄想嗎?

但最近蔓延全縣的各類傳言,如果不是真的出現了,難道不也是妄想的範疇嗎?

伊藤的反問堵住了所有人的嘴,所以仔細想想後,反正閒著也是閒著都是業餘時間,大家就去有關專業教授的辦公室溜達一圈吧!

東京大學那麼大,還容不下一套探測地震的儀器嗎?

所以很快的,伊藤和他的小夥伴們再次受到了驚嚇。

被他們當成妄想的結論,居然早就讓地質專業的老師學生們總動員了?

負責迎接他們的學長還說呢:“你們來得正好,我們明天要和三上教授一起去千葉縣,實地考察那裡頻發低度地震的原因,你們要不也去看看?”

所以說,學校公費組團旅遊咯?

雖然回的是老家,但為什麼不呢!?

事實上,當伊藤三人得到訊息的時候,全校很多人也都知道得差不多了。

甚至包括大半個日本——理論上。

從四月上旬起,富士電視臺便成立了專門的節目,請大批專家學者不斷登臺,以向公眾解釋千葉縣這段時間來的異常。千葉縣本地的老農們嫌少關注媒體專欄,但東京都的千萬人口可就不一樣了,這個節目一經開播便成為熱門。

區區一個千葉縣,在連續幾十天時間裡,每天都有十幾場二到三級的地震頻發,這到底是什麼情況!?

大地震的前兆嗎!?

所以伴隨著節目開播,一些相關產品的銷售也迎來了一論高峰,地震救急包在日本就是貨架上的產品,這會兒可倒好,直接就是賣斷貨的趨勢!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畢竟,東京都和千葉縣距離可不遠,不是麼。

尤其漸漸的,地震範圍似乎擴大了……

“嘿,愛麗絲,你聽說了嗎?”

東京大學,放課後的學校咖啡廳裡,同班同行的同學愛子興奮說道:“最近,東京灣也有點地震哦。昨天報紙上還登了條小訊息呢,說有個在碼頭邊開咖啡店的,最近好幾次那種輕輕的震動呢!”

“咖啡的表面蕩起波紋嗎?”

“對哦!好神奇呢!哎哎哎,你看咱們現在手裡就有咖啡,要不要也盯著瞅瞅?”

“那倒不用了,這會兒肯定沒事。”

“這你怎麼知道呢?盯盯瞅瞅嘛,萬一咱們大學的地下也忽然來個震動呢,最近不正是高發期嘛!”

“你想盯就盯吧,我盯你的就行,我喝了。”

“誒……這會兒一點都不震呢……真不給面子。”

“嗯……”

愛子是很崇拜愛麗絲的,當然不只是因為她的已有成就。明明同樣是生物系的學生,明明同樣的年級和年紀,愛麗絲卻早就把大四要念的知識都學完了!那場考試,可是由全班同學共同見證的呢,她就那麼飛速地把題目都答出來了。不是沒有人懷疑洩題,那些懷疑的人,第二天就被同寢的室友折騰要死了,一點風浪都掀不起來。

喝完咖啡,愛麗絲表示自己要出校門了,愛子想了又想,說道:“愛麗絲,你看我有沒有機會到保護傘實習呢?”

“只要水平夠,當然可以啦。”就算是同學,愛麗絲也沒有大開綠燈的打算:“當然你要是只打算當前臺,那當我沒說~”

雖然是很萬金油的答案,但愛子想想,也只能接受。保護傘可是醫藥公司,她學的又是生物專業,除非真是去應聘不相干崗位,否則可不就是憑真功夫說話麼。那個地方,可不是外行人能強撐下去的。

留下同學繼續胡思亂想去,愛麗絲走出大學校園後,便立刻驅車前往位於東京都東北端的保護傘科技園區。

目的地很快抵達,她沒有朝著三十多層高的主樓而去,沿著公路繞個半圈,在一片圍欄前暫停了下來。

門衛上前問候,然後自動門開啟,汽車油門啟動,加速駛入園區內。

經過又兩個月的建設,園區六棟樓都已經建成了。七層高的樓體像極了大學教學樓,來往出入的更全都是科研人員,且安保措施嚴密,保護傘直屬傭兵全天候在四周巡視。

從三月初起,公司便面向全球招募技術人員了,愛麗絲有著東大學生的優勢,從往屆學長裡挑選合適人員也方便得很。是以距今雖然只有兩月,但在這片園區裡,連帶上從英國搬來的那些人,研究人員總數已達兩百以上。

A棟和B棟正式投入使用已有很久,E棟和F棟也在伊文-德洛夫的掌控下,C棟和D棟作為綜合藥品研發中心,才是當前人事部工作的重點。宮野先生早提出建設G棟和H棟的計劃,空地也已留出,就等著哪天真的需要了,馬上就能照瓢畫瓢地蓋出來。

汽車緩緩在平靜的園區裡行駛著。新鋪的泊油路似乎還散發著瀝青的味道,與兩側花壇草坪的植物香氣混在一起,這裡真的與大學氛圍相近,叫人本能便不願按響喇叭。汽車一路前行,隨著它愈發接近正前方的E棟樓,樓後碼頭的陣陣海浪聲,似乎也就更加明顯。

汽車在E棟樓前停下。

當愛麗絲走下車時,她刻意往門口的探頭望了一眼。

一名值得信賴的傭兵快步上前,接過她扔來的鑰匙。

“多謝。”

落下唯一的一句話,愛麗絲快步走到門口,防彈玻璃門緊閉,她在開關位置按上大姆手指。

門扉開啟,空曠的前廳空無一人,甚至沒有前臺存在。員工都在樓上,愛麗絲沒有打擾他們的意思,在走入電梯後,直接按下了B-層。

電梯迅速掠過監控室、水網管理等辦公室所在的B-1,來到停車場。

明明是貫通的地下停車場,但E棟和F棟這裡,卻以精鋼鑄造的柵欄門與外界隔開,並裝有隱蔽探頭和複雜的感應報警器。

用樸素的鑰匙開啟樸素的“清潔間”屋門。

用樸素的鑰匙開啟樸素的“雜物間”屋門。

與外界隔離兩層的位置,是被偽裝成雜物櫃門的電梯門。

這番大隱隱於市的秘密通道,相信就算是最精明的間諜,或記者,或任何可能的政府人員,都不得不最後才想到。

電梯一路向下,沒有顯示樓層的數字在跳動,無聲無息,時間漫長,外行人會心裡發毛,但愛麗絲很清楚它在地下的確切位置。

負四百九十二米,依然沒有樓層顯示,當電梯抵達這個海拔位置後,終於開啟了。

一片新鮮修建的地下空間,頓時展現在梯箱外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