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神鵰世界成道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四十章 大戰前夕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四十章 大戰前夕

正所謂福不雙至,禍不單行。公元1241年,蒙古剛度過一場艱難的寒冬,今天又迎來了一場打擊,蒙古大汗窩闊臺去世。

在這個重要的埠,蒙古大汗去世,無疑是給這個強大帝國蒙上了一層陰影,同時也埋下了混亂的禍端。

身為遊牧民族的蒙古人,在社會制度的各方面,與農耕文明比較要差之太多。他們現階段雖然建立了一個強大的政權國家,卻沒有建立一個成熟而穩定的繼承制度。

現階段的蒙古大汗繼承制,還不是中原王朝一貫的嫡長子繼承制,而是選汗大會制度,也就是忽裡勒臺大會制度。

在宋蒙大戰一觸即發的情況下,蒙古大汗窩闊臺去世,上層貴族為了爭奪汗位展開了激烈鬥爭,從而減弱了對前線物資的支援。這讓南宋有了喘息之機,不必面對蒙古帝國的傾力攻打。

襄陽城外,蒙古王帳。

忽必烈手中拿著從王都傳來的密信,面上憤怒難言,一掌拍散面前的案桌,大聲咆哮道:“豎子不足與謀,一群就知道爭權奪利的政客,蠢材!”

“大王息怒。”旁邊的隨軍參謀勸解到。

“息怒,你讓我怎麼息怒?”此時忽必烈已經平息了心中的憤怒,面容上卻露出一縷悲哀。

“你看看這信件上都寫的是些什麼?什麼蒙人有漢民供養,就算是沒有搶到糧食,蒙人也不會餓死。”

“他們難道不知道,那些底層的百姓才是蒙人統治的根基嗎?漢民都餓死了,誰來耕種土地?靠你,還是靠我?”

“如果這次南征,還沒有拿下襄陽城,今後我們就們沒有機會征服宋朝了。”忽必烈低聲說了一句,他心中明白,自從南宋出了一個鹿清篤後,這個世界就已經變了,不在是以前他所熟悉的那個世界了。

他默默的想了一會,突然轉過頭來問道:“我們還有多少糧草,能夠支撐大軍多少時日?”

旁邊立即有人回答,“因為剛剛過完寒冬,國內物資不豐,大軍出征時只帶夠了兩月所需的糧草。”

“時到今日,糧草還能支撐大軍一月有餘。不過如果拋去班師回朝所需,剩下的還能支援十餘日。”

“傳令下去,明日清晨,全軍出擊,能否攻克襄陽,就看今朝。”

“諾!”傳令兵快速退下。

“通知幾位供奉,就說本王今晚要設宴,請他們務必賞光。”

沒一會兒,大帳中就擺滿了豐盛之極的菜餚。忽必烈手中拿著酒樽,站起身來說道:“這幾日進兵,多虧了諸位相助,才讓蒙兵沒有受到大的損失,本王在這裡謝謝諸位。”

昔日的蒙古三傑,尹克西,瀟湘子,尼莫星早年就投靠蒙古,為忽必烈的門下走狗,最受忽必烈的賞識。他們從忽必烈手上獲得了能突破先天的珍貴秘法,此時正是他們對忽必烈忠貞不二的時候。

其中波斯商人尹克西最為圓滑,他抬起手先喝完杯中美酒,然後說道:“吾等既然投靠大王帳下,自然要盡心盡力為大王辦事才是,大王不必如此。”

不論以何種方式突破先天,都要先凝練精魄,但是凝練精魄需要有足夠的精神修為,沒有修行資源支撐的蒙古三傑,雖然從忽必烈這裡得到了先天的突破之法,但還是沒有沒能突破先天境界。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見尹克西如此諂媚的表現,席上的另一個人鄭爾薩為之所不齒。想當初他為了獲得三魂七魄成神道,不惜血洗景陽觀滿門,將張木湘徹底得罪才好不容易將其得到。

反觀蒙古三傑,他們只是早早投靠了忽必烈,什麼都不用做就獲得了三魂七魄成神道。所以在面對蒙古三傑時,他心中有若有若無的妒意。

再加上他憑藉自己宗門傳承重寶千年蛟珠成功突破至先天境界,自認為高人一等的他自然更看不起尹克西等三人。所以他微微勾起了嘴角,暗自發笑。

忽必烈心思八面玲瓏,正待要藉此機會,向在座的供奉們釋出明日作戰任務,但鄭爾薩突然的笑聲。卻讓他不得不停下來。

他強顏歡笑的問道:“不知鄭道長因何發笑?”

鄭爾薩隨意的擺了擺手,道:“無事!王爺請繼續!”

一時間,忽必烈心中升起巨大的憤怒之情,但礙於鄭爾薩先天境界的修為,讓忽必烈只能隱忍下去。

“上天待中原王朝何其厚哉!想我蒙古帝國比之那南宋王朝強盛何止十倍,但在先天高人數量上卻遜之遠已。嗚呼哀哉!!”忽必烈不禁悲從心來,暗自傷感。

由不得他不感嘆,自蒙古獲得了三魂七魄成神道與空慧的先天心得後,沒有敝帚自珍,而是廣納人才傳授之。但是他們窮搜世界各種奇珍寶物,卻也只培養出了寥寥幾個先天高手。

不過這種廣納賢才的行為,也不是沒有其他收穫。比如因為圍剿,在大宋境內待不下去去的一系列武林高手。

鄭爾薩使用百變書生這個身份,獲得了三魂七魄成神道,但是後來的張木湘武道修為突飛猛進,一躍成為武道第一人,聲勢比之空慧還隆,這讓鄭爾薩心生擔憂,害怕張木湘查到自己,找自己報仇。這才順勢加入了蒙古勢力,以掩蓋自身秘法的來歷。

也正是因為沒有從蒙古人這裡獲得實質的好處,所以鄭爾薩才沒有像其他人一樣,對忽必烈生出感恩德之心。

此次蒙古再一次進攻襄陽,他身為蒙古一方僅有的幾個先天,不去戰場牽制敵方先天,而是留守大營,說是防備敵方勢力刺傷大帥。

忽必烈雖然心中惱怒,但是他也不能強硬的命令一位先天真人上戰場。況且鹿清篤早與布達拉宮的活佛有過約定,戰場上不能有蒙古一方的先天。

此時蒙古一方的先天出現在戰場上,打得是防止大宋先天刺殺己方將領的名義,因為他們沒有對普通士兵下手,所以張木湘在活佛的牽制下,預設他們打了這個擦邊球,沒有追究。

見忽必烈下不來臺,一旁的金剛宗智海道了一聲佛號:“阿彌陀佛,鄭道長,道教經典《淮南子·修務訓》記載,夫地勢水東流,人必事焉,然後水潦得谷行。禾稼春生,人必功焉,故五穀得遂長。聽其自流,待其自生,則鯀禹之功不立,而后稷之智不用。修心亦是如此。”

鄭爾薩知道這段話的意思,明白智海在警告自己,這裡不是從心所欲,放肆搗亂的地方。他看了看在座的其他幾位先天,然後正了正自己的身姿,神態也變得莊重起來。

忽必烈將這些都看在心中,他對這位金輪法王的師弟微微點頭,然後繼續說道:“今天通報各位一個沉痛的訊息,蒙古帝國大汗窩闊臺殯天了。”

給了一點時間,讓人接受這個訊息,忽必烈繼續說道:“今天往後,我們不會再得到後方的物資支援,想要攻克襄陽將唯有速戰速決。所以本王決定,明日發動總攻,還望諸位奮勇殺敵,報效國家。請滿飲此杯!”

忽必烈的話,讓諸位供奉心生憂慮,他們都是在大宋待不下去的人物,命運早就與蒙古繫結,蒙古帝國存在,他們就能吃香喝辣,享受榮華富貴,蒙古滅亡,他們的下場也不會好。

雖然蒙古在明面上國力比大宋強,但是隨著先天高手的增多,然世人明白,以後國家存亡恐怕就得看國內高手的多與寡了。

“此次不克襄陽,以後我們就得敗走西方。諸位,西方野蠻苦寒之地,不想過毛茹飲血的生活,就請奮力殺敵!一旁有人接著說道。

眾人都清楚西方是什麼樣的情況,自然不想在那裡生活,紛紛應喝,道:“請大王放心!吾等一定竭力殺敵,助大軍攻克襄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