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苟出一個盛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六十章 勢如破竹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六十章 勢如破竹

李曄大軍剛剛抵達鄜州,鄜州城大門開啟了。

一眾党項將領帶著一眾唐人將領出城迎接,客氣的不得了,連抬頭看李曄勇氣都沒有。

與李茂貞、朱溫的戰爭,已經證明了新生大唐的實力,鄜坊首府坊州都投降了,鄜州自然不敢抵擋。

當然,最主要的原因是這個時代的党項人沒有抵抗大唐的膽量。

“罪將李思敬拜見陛下。”李思孝昏迷不醒,這個李思敬在鄜坊境內聲望最隆。

“免禮。”李曄不冷不熱道。

“陛下容稟,李成齊自作主張,放梁人過境,末將兄長並不知情,還望陛下收雷霆之怒,體恤鄜坊蒼生百姓。”

“體恤百姓?你可知道李成齊驅使境內唐民,肆意屠殺,到底是誰不體恤百姓?”

李思敬五十大幾的年輕,雖然是武將,但長相頗為富態,“陛下贖罪!”

李成齊放梁軍入境也就罷了,還屠殺百姓,為虎作倀一同攻打天子大營,若是讓李思敬這麼輕飄飄幾句話揭過,不僅對不起枉死的百姓,也對不起死在戰場的唐軍英魂,更對不起自己。

“朕不逼你,你現在可以回城備戰,或者回夏州去,也可以回長安,跟你的兄長一樣,接受朝廷冊封。”

要說唐廷別的不行,信用還是有的,不像朱溫那般吃相難看。

李思敬滿頭大汗,身旁的幾個唐軍將領目光閃爍,很明顯跟他不是一條心。

事實上,李思敬的選擇並不多,負隅頑抗是自尋死路,光這些唐軍將領就能要了他的命。

“末、末將願回長安,侍奉兄長。”李思敬無奈的低頭。

這個選擇讓李曄大感意外,他覺得李思敬最好的選擇是回夏州,畢竟李思恭也是他親兄長。

“好,將軍深明大義,朕心甚慰,加封李思敬為扶風郡公,檢校兵部尚書,賜長安府邸一座。”

“末將謝陛下。”

李曄旋即接見鄜州將領,跟坊州一樣,唐將多是老將,年紀最輕的也有四十多歲,估計在當地都是實權人物,新生代的將領多是党項人。

“末將趙弘節拜見陛下。”党項將領跟著唐將跪下。

“免禮,趙將軍深明大義,即日起,擢升趙將軍為鄜州防禦使。”

“謝陛下。”趙弘節大喜過望。

剩下的幾個將領也一一封賞,不過這些年輕党項將領不願留在鄜州。

放他們走,肯定是不行的,搞不好就去投奔李思恭或者李成齊去了,李曄乾脆讓他們加入禁衛軍,單獨成立一個營,指揮使暫時由薛廣衡兼任,党項將領依官職大小依次為副指揮使和都頭。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沒想到這些年輕党項將領一個個歡呼雀躍,“咚咚”頭磕的山響。

這讓李曄有些納悶,唐人兵頭武人們動不動就衝唐廷亮刀子,動不動兵變造反什麼的,怎麼感覺党項人對唐廷還比較擁護。

李思敬寧願去長安當個閒散富家翁,也不願回夏州當將軍。

封賞完畢之後,李曄就帶著大軍進城,鄜州雖然地處黃土高原,但其左擁洛河,右攬盧水,在溝壑之間形成大大小小的平原,利於耕種,所以鄜州實際上比坊州富庶一些,城內百姓更多,坊州更多的是軍事用途,拱衛長安。

由於唐軍一路上軍紀嚴明,又打著天子旗號,唐軍入城,鄜州百姓並沒有混亂,反而在湧出大街,瞻仰皇帝儀容。

李曄揮手致意,百姓呼啦啦的跪地行禮,唐人党項人都有。

本來在坊州李曄對党項一肚子的意見,現在忽然就淡了許多。

盛唐之時,太宗李世民號稱“天可汗”,太宗駕崩,突厥王族兼大唐名將阿史那社爾請求以身殉葬。

大唐若想重振,以後肯定是要進軍隴右河西,那裡各族混雜,帶著仇恨,肯定是不行的。

從隋代起,党項不斷內遷,不斷融合,到了如今,大多身穿唐服,說唐話,除了髮型有些不同,跟唐人一般無二。

華夏雖然有時候武力低靡,但在文化上,對周邊是碾壓的,也更具吸引力。

李思孝經營鄜坊多年,以坊州為市,以鄜州為倉,鄜坊府庫充實,糧食不下十萬石,李曄只取了五萬石充作軍糧,兩萬石分發鄜坊百姓。

慷他人之慨,也不心疼。

鄜州百姓十幾年來還是第一次見到大軍入城不搶劫,還發糧的,立時山呼“皇帝萬歲”。

幾千年來,百姓的要求都很低,只要有一口飽飯,一個遮風擋雨的家,就安安分分。

只可惜幾千年來,每個王朝都是越來越腐朽,耕者食不果腹,織者衣不遮體,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老百姓活不下去,只能登高一呼,揭竿而起。

在鄜州停留了兩天,周雲翼的斥候來報,氏叔琮與李成齊在延州分道揚鑣,氏叔琮欲入夏綏避禍,李思恭不納,折轉向東,奔朔方而去,目前周雲翼緊隨其後,沿途小城紛紛歸降,就連東面的丹州,也在知道皇帝駕臨鄜州之後,主動投降。

整個鄜坊鎮,只剩下北面的延州。

而且李思恭不僅拒絕了氏叔琮,同樣也拒絕李成齊。

也就是說,現在的延州只是一座孤城。

整個關中之北在李曄的聲勢下勢如破竹。

這便是擋住朱溫的戰爭紅利,代表唐廷正式成為一方強大勢力。

接下來,就是看朔方韓遵是什麼態度了。

邠寧跟涇原地狹民稀,不得不依附關中或是鳳翔,但朔方就不一樣了,關起門完全可以自己過日子。

歷史上党項人之所以能夠崛起,就是因為李繼遷攻陷了朔方首府靈州,才從一夥草原流寇,正式有了立國的基業。

“延州孤城一座,陛下可詔令李思恭攻城,以試探其心。”李巨川小眼睛冒著光。

“這不太好吧,李成齊畢竟是李思恭的親侄子。”

“李思恭經營夏綏多年,我軍正好可以藉此窺探其實力,他若不來,就是違逆陛下旨意,正好給了我軍征討的口實,党項人內部並非鐵板一塊,分多個部族,拓跋部實力最強,一直壓制其他各部,李思恭不服從朝廷,有的是其他部族服從。”李巨川的樣子太像一肚子壞水的狗頭軍師。

李曄乾笑幾聲,“還是下己智計百出。”

“陛下英明。”兩人開始互相吹捧起來。

翌日大軍起營,李曄把趙弘節也帶上,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讓一個降將卡在鄜州,總有些背脊發涼。

分了一個營的唐軍加上五千輔軍防守鄜州。

趙弘節倒是積極配合,這讓李曄對他刮目相看。

延州就是後世的紅色聖地延安。

大軍趕到延州的時候,剛在立下營寨,李思恭的党項大軍也來了,隔著延河,浩浩蕩蕩,党項人和唐人摻雜,步卒騎兵各半。

李曄一時拿不住李思恭是什麼意思,便令軍中防備。

未多時,李思恭帶著幾員党項將領親自渡河,到唐軍營地拜見李曄。

“臣李思恭拜見陛下。”李思恭雖然比李思孝要老邁一些,臉上褶子一層一層的,不過身子倒是健壯,聲音也洪亮。

李曄沒想到他這麼胸懷坦蕩,扶起李思恭,“夏公當年力討黃巢叛逆,扶保大唐社稷,朕一直銘記在心。”

雖然党項人一系列的小動作令李曄不舒服,但在大唐最危難的時候,能夠挺身而出,血戰黃巢,這份忠義,李曄還是要認。

大唐強盛時,遠在天涯的突厥、回鶻都是忠臣孝子。

大唐衰弱了,近在咫尺的藩鎮都是虎狼禽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