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苟出一個盛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零六章 摧枯拉朽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百零六章 摧枯拉朽

王師範輕鬆攻陷欽州,將一萬多降軍貶為奴隸,督建嶺南西道的城防、道路。

蠻人徹底對王師範服氣了,曲顥掀起的叛亂才兩個多月,便被王師範按下去了。

王師範闢蠻部為協軍,封七名協軍都將,為了加強儀式感,還為其鑄造銀印,發放官袍、文書、旗號……

一套套的弄下來,蠻酋皆喜,對大唐死心塌地,按照王師範的要求,把子嗣家眷遷入邕州。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當然,這些只是第一步。

之後,王師範以軍中宣教使、老兵入協軍中,助其訓練士卒,發放皮甲兵器,還供應糧草。

王師範時常穿緋袍攜長劍,領幾十親兵巡視各蠻營。

蠻族離心,歸根結底是北面來的官員一個個貪婪無度昏聵無能。

而高駢入嶺南,諸蠻皆俯首聽令,甘為爪牙。

本來譚全播在邕州也不錯,可惜年歲大了,經常臥病,精力不濟,多次向長安乞骸骨,李曄正忙於圍攻汴梁,也就暫時放下了。

大唐的精力也投入在中原。

沒有徹底處理嶺南西道的遺留問題,導致留譚全播一去,全境皆亂。

現在王師範來了,肯定不會重蹈覆轍。

訓練十幾天後,王師範將老卒、宣教使提為中低層將領,下令七部蠻兵進攻大山中的蠻族。

十萬大山中燃起了戰火。

人性本來就是擅於內鬥,最知道弱點的永遠是同類。

處理好蠻人事宜之後,欽州大軍也整訓的差不多了,各州的糧草軍械也送來。

嶺南可能是大唐最不缺糧的地方,作為華夏第二大河流,從雲貴高原緩緩流下,滋養了整個嶺南,最後匯聚成一個三角洲,自從王師範建立輔軍之後,大力屯墾,一年三熟有些難度,兩熟輕輕鬆鬆,糧食完全不是問題。

除此之外,王師範修復港口,重開海上貿易。

以華夏的文明,只要打開門,商賈蜂擁而至。

盛唐之時,廣州就是海上商路上最璀璨的一顆明珠,港口外泊船隻一年有四千多艘,當年黃巢殺入廣州時,曾屠殺外商十二萬人。

王師範不可能在這麼短時間內恢復盛唐規模,但只要開了門戶,海上金銀便如潮水一般湧來。

一句話總結,現在的王師範手上有糧、有錢、有兵。

“收復安南,正當其時!”王師範堅決道。

此舉得到了龐巨昭、李承鼐的支援。

畢竟現在建功立業的機會也不多了,安南就是一個視窗。

李承鼐坐了幾年的冷板凳,比王師範還飢渴。

刀子不磨就要生鏽。

龐巨昭早就提醒長安儘快征伐曲氏。

幾人一拍即合,留龐巨昭守邕州,派使者通傳雲南李禕,夾擊交州。

兩萬唐軍出欽州,向西南而進。

曲顥弄出的一場“十萬大軍”北伐,折損了好些人馬,灰溜溜的逃回安南,大失人望。

安南土人對大唐就有種若緊若離的複雜心理。

北方強盛,他們自然不敢動心思,一旦北方虛弱,他們就蠢蠢欲動。

交趾從大秦時代,就是華夏領土,又經歷兩漢、東吳、隋唐的經營,當地豪強跟唐人已經沒什麼區別。

當年儂智高也參加過幾屆大宋的科舉,可惜沒考上。

此地還有大量唐人,若不是南詔屠殺,土人豪強也不會有機會。

王師範的大軍南下,喚醒了他們久違的記憶。

一些豪強認為北軍兵力少,自發組織起來反抗。

弄出四萬的“大軍”,揮舞著竹矛就來送人頭了。

王師範甚至不需要任何陣勢、戰法,一路平推就屍橫遍野。

限制唐軍只有安南的地形、氣候。

鮮血總能讓一些人清醒過來,刀子多了,“朋友”也就多了,土豪們也漸漸認清了形勢,拋棄了他們扶植的曲家,轉而與唐軍合作。

王師範不放心他們在背後,萬一前方不利,他們又會露出獠牙。

於是驅趕豪強部眾為先鋒,攻打州縣。

這些人殺起自己人毫不手軟,老弱皆斬之,擄掠青壯,髒活累活全乾了。

當年他們勾結南詔人,對唐人大開殺戒,今日也遭到了報應。

倖存的唐人,早在王師範進入安南時,已經積極響應,充為嚮導,一些人乾脆加入唐軍。

王師範像滾雪球一樣膨脹起來,出嶺南西道時兩萬多人,現在也弄出了“十萬大軍”。

交州之東風聲鶴唳,萬民震恐,沿途城池,不敢抵抗,紛紛逃散。

曲顥焦頭爛額,不敢出城接戰,只能堅壁清野,將百姓物資收入交州城內,企圖頑抗。

但壞消息一個接一個的傳來,先是丁部領投降,後有阮、範、陳、吳、黎投降。

這些土豪其實早已唐化,這不過私心作祟,為了自己的割據利益,一直想斬斷與大唐的聯絡。

除了內部,西面傳來了更加惡劣的訊息。

大唐五皇子遂王引蠻漢聯軍三萬出通州,沿當年南詔攻安南的故道而進,順紅河而下。

大唐皇子的名號顯然比王師範更有號召力,沿途所謂的雄城關隘,宣光、富壽、都尉紛紛投降,拜服在皇子的腳下。

其後,李禕分兵攻打九真,掃蕩南面,斷交州之南。

曲顥的所有希望都在西面與南面。

現在所有後路被斷絕。

幾乎只剩一座孤城。

到了此時,曲顥才知道自己與大唐的差距,根本不需要動用北方大軍,只伸出一個小指頭就把他按死了。

大軍臨城,到處都是帶路黨,交州城內人心也跟著浮動起來。

此城原本就是名將高駢修葺的,高駢首任靜海軍節度使時,體恤土人,寬仁厚義,極得土人擁戴,時稱“高王”,受到後續諸朝的一致推崇。

也就是說,交州是大唐最有人心基礎的地方。

儘管曲顥下了嚴令,仍止不住城內人心的浮動。

城上守軍一見城下全是本族人,更無戰心。

曲顥打仗不行,眼力非常好,極會見風使舵,一看風向不對,趕緊開城,非常雞賊的向李禕投降。

嶺南動亂加上平定安南,一共也才半年時間。

唐軍堪稱摧枯拉朽,歸根結底,大唐的威嚴還在。

曲顥等土豪實在上不了檯面,也就能趁嶺南動亂時撈一把。

惹來王師範、李禕的兩面夾擊,最終扛不住。

此役之後,李禕迅速退回雲南,將曲顥留給王師範,沒有半點留戀,也不干擾王師範,連功勞都不搶。

令王師範心中大為讚賞。

王師範大刀闊斧,遷曲、丁、阮、等所有大姓豪強入長安,不從者討之。

交趾又是一番腥風血雨,王師範不比高駢,仁義為懷,而是大刀闊斧,常言:“從者領吾賞,不從者領吾劍。”

刀子永遠是最有說服力的東西。

分崩離析的豪強,也頂不住唐軍的攻打。

而王師範的遷徙並未碰觸底層百姓的利益,動豪強,一方面是忌其日後作亂,一方面也是學李曄,打土豪分田地。

紅河平原的良田,大部分掌握在他們手上。

不弄他們,大軍豈不是白來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