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苟出一個盛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八十一章 最後一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百八十一章 最後一戰

契丹騎兵居高臨下,宛如洪水從高地上決口而下。

唐軍列陣於東,軍容整肅,長矛大盾堅如磐石。

兩軍氣勢均到達頂點。

皮室軍中衝出兩百餘重騎,人馬俱披重甲,宛如鐵甲兇獸,猙獰而狂暴,挾萬鈞雷霆之勢轟向唐軍大陣。

身體被長矛洞穿依舊不減其勢,戰馬哀鳴著繼續向前奔行,即便血肉和鐵甲脫離了身體,也要在臨死之前,刺出長矛揮出彎刀,撞出一團血花,為身後騎兵開啟缺口。

經歷了這麼多年的戰爭,唐軍步卒經過血火淬鍊,有無數重應對騎兵衝鋒的辦法。

缺口開啟了就讓出一條通道,無數長矛向通道內攢刺。

很快,衝入缺口的皮室精騎被刺成肉泥。

即便衝破前陣,也會被中陣神羽軍的床弩釘在地上。

缺口變成了陷阱。

在大唐國力面前,契丹人那一套還不夠看。

騎兵對步軍大陣的優勢除了機動力就是心理震懾。

高頭大馬狂奔而來,膽怯者瞬間崩潰。

唐軍倒下一片,但皮室騎兵亦損失慘重。

阿保機調整策略,領騎兵向東迂迴,從側面騎射擊之。

唐軍從容調轉陣列,沒有露出任何破綻。

彷彿兩頭猛獸在猛烈的撕扯之後,又變會試探、對峙狀態。

在如山脈般連綿的唐軍大陣面前,阿保機始終撕不開缺口。

他們不動,唐軍中軍大陣動了,神羽軍萬箭齊發,落入騎兵群中。

皮室騎兵不可能全都是甲騎,契丹也沒那個國力。

當年王仙芝鬧起來,僖宗授高駢五百套騎兵甲具。

當然,大唐經過龐勳之亂,江淮糜爛,到了僖宗,也基本油盡燈枯了。

契丹軍中更多的是騎兵鐵甲,戰馬無甲。

只要射中戰馬,騎兵就廢了。

第一輪箭雨收穫頗豐,倒下三百多騎。

不過阿保機迅速做出反應,忽遠忽近,畢竟掌握著機動,神羽軍的遠端打擊收效甚微。

李曄望著時而遊走時而狂奔的皮室騎兵,彷彿風雲一般在東面的曠野中時聚時散。

留給阿保機的時間已經越來越少了。

一旦高行周的騎兵從長春州趕來,封住後路,阿保機就上天無路入地無門了。

其實在龍泉府被郭崇韜攻下之後,這場地緣大戰就已經結束了。

此時的契丹還沒有經過韓延徽的改、革,阿保機有心唐化,也只是學了皮毛,其內部仍舊是本族遊牧加漢民奴隸的架構。

所以如今的契丹不要說跟大唐爭鋒,就算是三百年前的高句麗也比不上。

“朕今日必敗契丹於此!”望著血肉橫飛的戰場,李曄心中熱血澎湃。

不止是李曄,戰場上的唐軍將士也是鬥志高昂。

重振大唐,首在重振人心。

一個波瀾壯闊的大時代,人心就是最大的力量。

隋煬帝徵高句麗,百姓逃散,士卒青壯寧願斷腕殘疾以躲避兵役徭役,山東高唱無向遼東浪死歌。

太宗徵高句麗,募十得百,募百得千,河北勇士自願以私裝從軍,“不求縣官勳賞,惟願效死遼東!”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李曄不敢跟太宗比,但怎麼也比隋煬帝強吧?

阿保機遲遲打不開局面,所謂的皮室精騎也不過如此。

扶余城上,銀槍效節都已經登上城牆,正在與契丹軍爭奪城牆,楊師厚的招討大旗抵在西城門之下,激烈士卒。

耶律護之正在做著最後的抵抗。

李曄身邊的耶律羽之滿臉悲愴,似乎在為契丹人的未來而擔憂。

從選擇跟李曄的大唐爭鋒起,契丹人的命運就已經被註定。

當年的突厥、薛延陀、回鶻何其強盛,還不是在中土的刀矛下分崩離析?

這個時代,只佔據遼東一隅之地的契丹,也遠沒有突厥、薛延陀、回鶻強大。

就在此時,扶余城城門在衝車的撞擊下轟然倒塌。

唐軍已經發出勝利的呼喊。

不過耶律護之仍不願放棄,各族青壯被契丹甲士驅趕出來,無頭蒼蠅一般衝出,契丹甲士隨後進擊。

人命鋪開了一條血路。

更慘烈的廝殺隨之而來。

如果契丹在馬上打不過唐軍,在地上更打不過。

楊師厚的銀槍效節軍如同熊羆,撕下一片片契丹人的血肉。

契丹人不可謂不英勇,能在潢水兩畔崛起,掃平一個個的對手走到今天,也絕非弱者。

有能耐與大唐拔刀相對,已經說明他們的不凡。

不過這個時代不屬於他們。

當一個完整的中土帝國站起來之後,周邊族群的命運便已註定,敵人們必將顫抖。

此時的中土還未走入大宋的歧途當中。

此時的大唐,還保有秦漢隋唐的勇武之風。

其實即便是大宋,戰力並不差,只是上層建築太過腐朽無能。

除了趙大,寧無一人是英雄!

扶余城中的契丹士卒紛紛殺出,試圖與東北面的阿保機匯合。

到了這一刻,耶律護之終於想清楚了。

可惜太晚了。

李曄為他們打造的枷鎖已經套牢了他們的脖子。

銀槍效節軍死死咬住耶律護之,不給他們任何機會。

此時的扶余城在誰手中已經沒有意義了。

消滅契丹人的有生力量才是此戰的終極意義。

阿保機似乎也看出了唐軍的企圖,不在衝擊步軍大陣,轉而向北與耶律護之匯合。

戰場上開始混亂起來。

楊師厚令旗招展,後軍前進,魏五郎領三千騎兵快速穿插,繞到北面高地。

李曄立刻就明白了楊師厚的意圖,居然想把契丹人全部留在扶余城下的盆地當中。

當真是大手筆。

其實此時唐軍兵力並沒有佔據多大優勢,而且契丹人還是騎兵為主,進退自如。

李曄極為讚賞楊師厚的膽略,令呂師周領三千親衛都北進,配合魏五郎封鎖阿保機的退路。

辛四郎不甘寂寞,也請命前陣。

身邊還有百餘親衛,無不是軍中勇士,李曄一甩手,放他去過過癮。

戰場已經不能稱之為戰場,而是屠宰場。

饒是契丹人英勇頑強,在準備充分裝備精良的唐軍面前,也只能如羔羊一般被宰殺。

唐軍熟練分割扶余城中殺出的契丹軍。

如果斬殺耶律曷魯只是誅心之戰,那麼現在就是誅滅之戰了。

不過到了這一步,契丹人猶在血戰。

投降的不過是室韋人、奚人、渤海人。

歷史上能稱霸天下的種族,果然非比尋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