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美利堅之鷹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二十一章 簽訂停戰協議(跪求月票!)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二十一章 簽訂停戰協議(跪求月票!)

喬治看到周總理和張群互不相讓,會談形勢頓時變得劍拔弩張,便急忙勸說道:“兩位先別著急,我看要不然這樣吧,在停戰協定上面對於這兩座城市究竟如何規定,我先去請示一下蔣委員長,看看他的意見如何。頂點 23S.更新最快”

於是就在這天晚上,喬治當真跑去會見蔣介石,把國共雙方代表的爭執都向他一一說明了,並且請教他應該如何解決。結果蔣介石卻對此一擺手說道:“這個好辦,咱們暫時先不提它,等到以後時機成熟再說。”

蔣介石這究竟是表示同意維持兩座城市的現狀呢,還是有別的什麼意思,喬治對此也搞不清楚。但是現在至少在談判桌上面可以暫時先不討論這個問題了,那麼停戰協定也就能夠早一天簽署了,而中國人民也可以少受幾天戰亂之苦,喬治想到這裡心中還是有幾分高興。

其實,蔣介石之所以不願意在赤峰、多倫問題上面和糾纏,是打著他自己的如意算盤的。因為國共兩黨在政治協商會議正式召開之前達成停戰協定已經勢在必行,如果因為爭奪這兩個城市而再次打起來,那麼第三方人士就會感到不滿。假如因此而拖延達成停戰協議的時間,那麼在政治上對國民黨的打擊就很大,既然喬治現在親自過來詢問,那麼蔣介石就正好給他一個面子,只要在輿論上面不讓佔了便宜。那麼將來一切都是好說的。

從1月7日—10日。三人小組連續進行了六次會議,三方就停戰協議草案的各項條款逐一進行了磋商。經過連續4天的緊張談判,國共雙方終於達成了停戰協議,並且定於1月10日下午3點在喬治下榻的怡園舉行正式的籤字儀式。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不過就在停戰協議簽訂之前,國共雙方都還在抓緊時間搶佔地盤。蔣介石於1月7日向將領下達密令:“政治協商會議將於日內召開,我軍應於停戰令尚未下達之前佔領有利地點,已下令前進至某地而尚未到達者應催促其星夜前進,其尚未繳械地區速令當地駐軍即行繳械,免被奸軍利用。行動務希秘密迅速,免資藉口”。

在蔣介石的密令之下。徐州綏靖公署主任顧祝同於1月7日—11日,派出10萬大軍向山東解放區的嶧縣、棗莊等地發起進攻。山東野戰軍在山東軍區司令員陳逸的領導之下實施反擊,殲敵2000餘人,被迫縮返韓莊、賈汪等地。

1946年1月10日。朦朧的山城重慶,位於嘉陵江邊牛角沱的這幢西式洋房格外引人注目。此處就是喬治所下榻的怡園,在這座清幽別緻而又威嚴神秘的小院周圍有青松、槲樹、古槐環繞,兩扇鐵門緊緊地關閉著,門口還有荷槍實彈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士兵進行護衛。

21天之前,喬治不遠萬里飛越太平洋來到中國。自從喬治的雙腳踏上中國的土地開始,全中國甚至於全世界的人們都把自己的目光投向了這裡,他們想要看看喬治究竟如何能夠讓中國這兩個信仰追求完全不同、雖然曾經有過兩次合作但是卻從來沒有放棄對立態度的政黨摒棄前嫌,攜手平復戰爭留下的累累傷痕,建設和平、民主、團結、統一的中國。甚至還有人大膽猜測。喬治會不會成為本年度諾貝爾和平獎的得主?

重慶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山城,依著山勢修建的街道,宛如一條條曲折迂迴的飄帶,時而沿江馳騁,時而飛上山嶺。在陡峭的山頂上和山腰間,各種各樣的樓臺房舍點綴在鸀葉紅花之中。此時此刻,喬治就站在自己所居住的怡園二樓陽臺上面,欣賞著這與眾不同的山城美景。就在片刻之前,喬治的目光所及之處,還是一片白霧茫茫。然而現在這一切卻都已經變得清晰無比了。這和如今的中國局勢何其相似,也是從陰霾逐漸走向了光明,雖然如今的停戰協議僅僅只是一個開端而已,但是這畢竟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喬治滿懷憧憬地回到客廳,看到美國駐華大使館臨時代辦羅伯遜指揮著大使館的幾名工作人員正在緊張忙碌地佈置著會場。過一會兒國共兩黨停戰協議的籤字儀式就要在這裡舉行了。客廳雖然不大,但是卻讓羅伯遜佈置得井井有條。在簽字桌對面的牆上掛著聖母瑪利亞懷抱天使的油畫,油畫下邊則擺放著一對中國的景泰藍大花瓶。而在準備用來進行簽字的長條桌上面則擺放一束鮮豔的一品紅,嬌豔的花朵正散發著淡淡的幽香,這是喬治在參加蔣介石的聖誕午宴時宋美齡送給自己的聖誕禮物之一。雖然這樣寧靜溫馨的環境,和即將舉行的莊嚴凝重的籤字儀式,多少顯得有些不協調,但是喬治卻對羅伯遜獨具匠心的佈置感到很滿意。因為在喬治看來,既然是停戰協議的籤字儀式,那麼又何必搞得那麼嚴肅,適當活潑一點也是很好的。

下午2點50分左右,兩輛黑色的雪佛蘭轎車幾乎同時駛到怡園門口停了下來,張群和周總理分別從兩車之中走了出來。下車之後,兩個人禮貌地伸出手打招呼:“嶽軍先生好!”“恩來先生好!”然後兩個人又相互謙讓一番,最後才一起透過哨兵身旁,向院子裡面走過來。剛剛聽到汽車喇叭聲的時候,喬治就趕緊來到門口,笑容可掬地

把周總理和張群迎進了客廳之中。彼此寒喧之後,三個人便神情嚴肅地坐到了用來簽字的長條桌面前,喬治居中,張群在右,周總理在左。3點鐘的時候,籤字儀式按照預定時間正式開始,擺在他們面前的一共是四份文件,分別是《國共雙方關於停止國內軍事衝突的命令》、《國共雙方關於停止國內軍事衝突命令的瞭解事項》、《國共雙方關於建立軍事調處執行部的協議》、《國共雙方關於停止國內衝突、恢復交通的命令和宣告》。

在這四份文件之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國共雙方關於停止國內衝突、恢復交通的命令和宣告》,它也就是我們通常所稱的“停戰協定”,這份“停戰協定”的內容以下:“中華民國及領導下之一切部隊,不論正規部隊、民團、民兵、非正規部隊或游擊隊,應立即執行下列命令:1、一切戰鬥行動,立即停止;2、除另有規定者外,所有中國境內軍事調動一律停止,惟對於復員、換防、給養、行政以及地方安全必要之軍事調動,乃屬例外;3、破壞與阻礙一切交通線之行動必須立即停止,所有阻礙交通線之障礙物,應即拆除;4、為實行停戰協定,應即在北平設一軍事調處執行部,該執行部由委員三人組成之,一人代表中國國民政府,一人代表中國,一人代表美國政府。所有必要訓令及命令,應由三委員一致同意,以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主席名義經軍事調處執行部釋出之。”另外鑑於命令傳達到分散於各地的部隊需要一定時間,所以三人小組會議決定停戰協議於1月13日午夜起正式生效。

第一個進行簽字的是張群,這位蔣介石當年在東京振武軍校求學時的同班同學,在忠心耿耿追隨蔣介石的20多年政治生涯之中,曾經當過軍政部政務次長、上海市長、湖北省主席、外交部部長、中央政治委員會秘書長、行政院副院長等職務,現在又是成都行轅主任兼四川省主席,可以算得上是久經風浪的政壇老將了。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對於和比自己小11歲的周總理進行談判,張群總覺得有幾分膽怯。其實早在3個月以前的重慶談判之中,張群就已經領略到了周總理的能言善辯和足智多謀了,和他談判真是一件令人身心憔悴的事情。而且本來在這次談判之中,蔣介石確定的國民黨代表是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部長兼三民主義青年團書記張治中陸軍二級上將,但是因為他當時正在新疆處理伊寧事變(所謂的東突厥斯坦共和國就是在這次伊寧事變之中建立),來不及趕回重慶,所以蔣介石只好先派出張群作為國民黨代表和周總理、喬治進行談判。

4天之前,當張治中將軍剛剛回到重慶的時候,張群一見面就對他說道:“文白賢弟,你回來的正是時候,委員長本來就是想讓你作為代表和談判,只因久候不回才命我暫代。如今你回來了,我就可以交班了。”不過張治中對此卻婉言拒絕了:“這可不行,星亭兄,你們已經談了大半,我此時怎好插手?還是等你先把停戰問題談妥了再說吧!”所以張群沒有辦法,只好硬著頭皮和周總理繼續談判,不過現在好了,張群就像是一個不會答題的的考生,總算是熬到交卷的時間了。“這一步總算是熬過來了,籤吧,簽完字就可以交差了,下一步就是文白的事情了。”張群心裡面這樣想著,便提筆在檔案最後簽上了自己的名字。(。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