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拔劍一怒最新章節列表 > 第368章 目的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68章 目的

白臉人就是“鬼和尚”的徒弟。

那是,白臉人還是一個小和尚。

他的師父就是“鬼和尚”。

不過,這只是在寺院裡的師徒關系,卻與武功沒有一丁點的關係。

“鬼和尚”這時法號禪印。

禪印雖然是個和尚,卻是一個酒肉和尚,與一般邋遢形象的酒肉和尚不同,他的外表看起來文質彬彬,像極了一個得到高僧,很難與“酒肉和尚”四個字聯絡到一起。

那家寺院很小。

禪印是懶在那裡了,久而久之,方丈也就默許了他的存在。並且,這家寺院香火不好,禪印去了以後,總能想盡辦法化緣回來,給寺院平添一些香油錢。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起初,方丈還以為他是打家劫舍來的,當面詢問過此事。

禪印正色無比的道:“弟子發過誓,絕不會用師門的武功,若不用武功,弟子也就比一般人抗揍,怎麼去打家劫舍?”

方丈問道:“那你是如何化緣的?”

禪印嘿笑道:“伶牙俐齒,死纏爛打。”

方丈嘆道:“阿彌陀佛,你這實在是……”

禪印鄭重的道:“方丈大師,弟子纏的都是為富不仁之人,我化緣回來,寺院也能去救助困苦之人,有何之過?這也是替那些為富不仁人消除罪孽,方丈大師又何必拘泥於俗理呢?”

方丈失笑道:“你可真是伶牙俐齒。不過,你來這裡又是為何呢?”

禪印雙手合十,道:“弟子好武,但是本門武功不得使用,就想從佛法中參與一種武功。”

“阿彌陀佛。”方丈宣了一聲佛號,“老衲本不該留你,奈何寺院裡人也需要養過,老衲迂腐,不通俗世,有你寺院才能維持下去。不然大家就要遁入紅塵俗世,當乞丐去了。”

禪印喜道:“方丈大師這是同意弟子留下了?”

方丈道:“老衲有一個要求。”

禪印道:“方丈大師請說。”

方丈正色道:“老衲不管你從前是否殺虐,做過什麼錯事,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從此以後希望你切勿殺生,勿要汙了寺院的清明。”

禪印凝重的回道:“弟子一定謹記,絕不敢忘。”

方丈不再問。

禪印也不解釋。

他一是為了處理俗世,躲在寺院裡享個清淨,二是的確想從佛法中研究一套武功出來。他在魯秋道的三個弟子當中,是最為嗜武之人,從前的武功不能施展,就只有另闢蹊徑的獨創武功了。

是以,他就留了下來。

他要從佛法中研究一套武功,就由此給自己取了一個法號:禪印。

——由禪機中印證武功。

他用了十年的光陰,真的由“六字大明咒”中領悟出來一套武功,足以對敵只用,又絕不會殺人,只是兩人制住而已。

晚年之時,他看到身邊的小和尚圓明聰明伶俐,就收了他為徒,但是一直沒有教他武功。後來,他見圓明心性善良,才將“六字大明咒”傳給了他。

這時,圓明的心性尚且未變。

他好武。

與禪印一般無二。

他將“六字大明咒”練就的幾乎接近了禪印。不過,他大多數就在寺院裡,從未與人動過手。而晚年的禪印戒酒戒肉,不再是當初那個酒肉和尚,他除了不會背誦佛經,和其他真正的和尚沒有任何區別。

為此,禪印還道:“佛在心中,不在口中,若是背誦佛經就是和尚,這樣的和尚不做也罷。”

圓明深以為然。

所以,他就不再背誦經文,專心練武。

可是,他卻沒能領悟禪印的那句話的真正含義。

禪印去世之前,神智已經不清,說了很多東西。起初圓明只是安安靜靜的聽,到最後越聽越心驚。每當禪印有點胡言亂語時,圓明就不許其他人在場。

“破體劍氣”的秘密就這樣為圓明所知。

恰恰再此時,圓明練功出了心魔。

禪印神志混沌,沒有一點覺察。他當年沒舍得毀掉“不死經”,將它藏了起來。並且,他被圓明套出來藏經地點。

禪印去世後,圓明也失蹤了。

他得到了“不死經”,還想得到“山海經”和“洛神賦”,練就“破體劍氣”。至於“洛神賦”,他以為就在洛寄予手中,只是司徒空空遠走西域,恐怕很難找。

可是,偏偏就這麼巧。

圓明最初離開寺院,只是想行走江湖,印證自己的武功。他當時身無分文,本來想吃霸王餐,卻遇到了山歲老人。

山歲老人初來中原,遇人就打聽“洛神劍法”所在,見到了圓明也是如此。

圓明當即留了心,又故作恍然大悟的神情,表明了自己就是“鬼和尚”的徒弟。

因此,兩人各懷鬼胎的開始聯手。

不過,山歲老人的動機和他又有不同。

山歲老人是找到洛寄予以後,想要完成師命,將“山海經”交給他。但是,若是洛寄予對“破體劍氣”生出了貪念,他就要毀了“山海經”,也要毀了“洛神賦”。

當時的山歲老人練功走火入魔,有時候行事顛三倒四,他清醒時對‘山海經’毫無貪念,但入魔時貪念便起。他一直在剋制自己,反反覆覆。最終還是剋制住了自己,卻又為圓明所殺。

圓明從山歲老人手裡得到“山海經”,參悟以後已有大成,目前迫切想要得到“洛神賦”,練就“破體劍氣”。至於洛寄予說洛隱毀了“洛神賦”,他也不會就這麼輕易相信洛寄予的話。

而且,他隱約覺得,即使沒有了洛神賦”,但只要得到了“洛神劍法”的功法,反其道而行之,未必就不能夠練就“破體劍氣”。

這時,圓明還不太確定這個推論,他並不知道之間陰差陽錯的和山歲老人臨死前曾對蘇小河死說的話保持了一致。

當時山歲老人就曾道:“‘山字訣’、‘不死印’、‘洛神劍法’皆從三書參悟而來,若是真正的高手,便能夠從這三種功法反其道而行之,最終練成‘破體劍氣’。”

圓明正是想從洛寄予手中得到“洛神劍法”的功法,又擔心洛寄予也同樣有這種猜想,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把功法交給他。

是以,他就要殺洛寄予的徒弟。

只要他的徒弟死了,他就一定會動怒。不論他偽裝也好,的確如此和江湖中的傳言一樣也罷,他都不會在謙遜避讓,只會和圓明一決生死。

圓明的目的就達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