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拔劍一怒最新章節列表 > 第378章 圓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78章 圓空

蘇小河處在掌影之中,本身卻是另外一種感受,他發覺啞巴和尚使的不是掌,而是一種奇怪的手印,類似一些密宗手印之類的功夫。

並且,啞巴和尚的武功和他所使的武功竟然有一種莫名其妙的相通之處。

蘇小河如山。

是“山字訣”。

但是,確切來說又不全是“山字訣。”

山歲老人臨死之前將“山字訣”交給了他,他曾經看過一遍,以防止武功口訣遺失,但並沒有去練習,只是將口訣印在了腦海裡。

在觀海閣裡,面對沈霄的“飄香劍雨神劍”,蘇小河突然間有一種福至心靈之感,莫名其妙的就使出了“山字訣”。同時,他的心內也極其驚訝,“山字訣”的武功心法,讓他也有一種奇怪的熟悉感覺。

山歲老人本來就是不想司徒空空的“山字訣”就此遺失,所以才將“山字訣”交給了蘇小河,他心中合適的人選就是蘇小河,但是他也明白蘇小河未必就會對其他人趨之若鶩的心法口訣感興趣,才又說蘇小河給他尋個合適的傳人也行。

蘇小河的心太軟。

所以,他就忍不住答應了。

無巧不成書,他竟然因為看過“山字訣”的口訣,在沈霄的“飄香劍雨神劍”之下,練成了“山字訣”。雖然他心裡始終覺得有什麼地方有些不對,但是一時半刻之間也想不明白。

面對啞巴和尚奇怪的手印,蘇小河忽然間想起了一個人。

那個白臉人。

還有那個白臉人的“六字大明咒”。

啞巴和尚此時雖然施展的不是“六字大明咒”,但是卻和“六字大明咒”的手印極其相似。

不過,他再也來不及想。

啞巴和尚久攻不下,又結了一個手印。

蘇小河沒看清那個手印。

啞巴和尚太快。

他已經又打出了一掌。

這一掌沒有猛烈的氣勢,卻帶來了一種詭異的寧靜。

蘇小河後退。

拔劍。

出劍。

只有一劍。

這一劍對上了啞巴和尚奇怪的手印。

啞巴和尚渾身一陣,不由自主的退後。

蘇小河挽劍急追,左手化指為劍,點在了咋辦和尚額頭。

啞巴和尚眼中的漆黑逐漸散去,身體一軟,就委頓於地。

幸虧方才啞巴和尚的攻勢雖然凌冽,但卻失了掌法,才能夠被蘇小河尋到了時機,一劍破了他的攻勢,又點中他的額頭,使他神智逐漸恢復。

這時,蘇小河已經明白,啞巴和尚是筋脈氣勁遊走,導致他神智迷失,這才會有種狂性大發的行徑。

他又想起了洛寄予層提到的魯秋道是怎麼入狂殺妻的。可是,在這荒廢的寺廟裡,怎麼會有一個“劍聖”門人。

當啞巴和尚恢復神智以後,拿起一根樹枝,在地上寫了一行字。他不再用手語和幾人交流,自顧的在地上不停地寫字,寫滿了就用掌擦去,再繼續寫,直到蘇小河他們三人瞭解清楚了來龍去脈。

啞巴和尚法號圓空,這座寺廟叫作佛陀寺,從前下香火鼎盛,後來發生一件大事,導致寺廟僧去廟空,以前的香客也極少有人再來此地燒香拜佛,最後就徹底荒廢了。

圓空的師父正是化名禪印的“鬼和尚”。

禪印就在此出家。

當初,“鬼和尚”收了兩個弟子。

一是圓空。

二是圓明。

至於圓空不會說話,乃是生來如此,禪印見他敦厚,雖然比圓明少了許多靈氣,但是心性可靠,禪印將“六字大明咒”傳給了圓明,卻將另外一種武功——“九字訣”傳給了圓空。

“六字大明咒”乃是禪印從佛法中領悟而來,而他不只是研習佛法,也研習道家書籍,“九字訣”正是是源自東晉葛洪的《抱朴子》內篇卷十七登涉篇,雲:“祝曰:臨兵鬥者,皆陣列前行,常當視之,無所不闢。”

由此,禪印化“不死印”為“九字訣”,除去了“不死印”中的死氣。

圓明對此知之甚詳。

當初,他心性未變,並不以為意,但禪印死前神志不清,洩露了“破體劍氣”的秘密,圓明就起了心思,從禪印口中得知“不死經”一書並沒有毀掉,被禪印藏在了寺廟附近的一座山洞裡。

禪印是三個師兄弟當中最痴迷武功的人,捨不得師父的心血就此斷絕,就將“不死經”留了下來。但是他謹記魯秋道的師命,絕不會有修煉“破體劍氣”的想法,也不會將“不死印”傳給他人。

後來,他以為除去了“不死印”中的死氣,又見自己的大弟子是個啞巴,為人尤其敦厚,才會將“九字訣”傳給他。而是,由於圓空是個啞巴,只能結印,卻不能以口誦讀“九字”,使得“九字訣”威力大減。

但是,圓明至從想要練就天下無敵的武功之後,心性走火入魔,殺心極重,在圓空練功時偷襲了他,又在佛陀寺大開殺戒,最後逃之夭夭。

正因為佛陀寺裡的這場殺戮,使得附近流傳裡面的和尚有人入了魔,殺了人,這座寺廟的香火從此斷絕,其他和尚不得不出走,去了替他的寺廟。

圓空僥倖未死,又經歷了寺廟的落敗,再想到師弟對他下了黑手,使得師父蒙羞,曾去找圓明,想要廢了他一身武功。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可是,圓明得到了“不死經”一書,武功大勝從前,圓空根本不是他的對手,圓明想要殺他也要廢很多功夫。

並且,圓空沒有想著非要拼死一擊,他只要抵不過圓明,就會遁走,苦練武功以後,再去江湖上尋找圓明。

圓明不堪其煩,那時又沒有完全的被殺心佔據內心,念及同門之情,不想殺了圓空,又為了擺脫他的糾纏,就以禪印死後,存在方塔林裡的骨灰來對付圓空。若是圓空再糾纏於他,他就毀了禪印的骨灰。就算圓空終日在塔林看守,也總有他得手之時。

圓空自知奈何不了這位師弟,又擔心圓明怒極之後,當真會這麼做,從此他就在這寺廟待著,再也沒有去找圓明。

不過,他自覺愧對禪印,再加上當初被圓明偷襲,傷了筋脈,還由於“九字訣”的問題,使他出現了當初魯秋道那般情形。

蘇小河這才明白為什麼他會對圓空的武功又一種熟悉的感覺,原來圓空是禪印的徒弟,“山海經”、“不死經”、“洛神賦”三書皆是由魯秋道而起,從三本書中演化出來的武功自然有千絲萬縷的關聯。

圓空所練的“九字訣”乃是由“不死印”演化而出,只不過是除去了其中的死氣,但根基幾乎相同,蘇小河就陰差陽錯的連城訣了“山字訣”,對圓空的武功很是敏銳,先前只是一時想不到關節所在,這時總算是清楚了。

而且,他又想起了自己的師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