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奸雄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298章 復周制 第一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98章 復周制 第一更

還是滿50張月票加更,大羅羅滿地打滾的求月票

.......

長江北岸,沙洲碼頭。

又是一派千帆待發的場面。沿著長江,數百艘大小戰船拉出了長隊。

西北而來的秋風一陣緊似一陣,透著涼意的秋雨也濛濛的下來了。一片風雨當中,無數軍人平民,正在默默上船。這一次將要遠行的是超過兩萬官兵和近三萬平民。平民主要是軍將家眷和少量被裹挾的工匠水手。

離別故土而去,總是一件讓人傷感的事情,哪怕在遠方有著輝煌的前途在等待著大家。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碼頭上的平民們開始低聲哭泣,北伐軍的軍人們則都是一臉悲壯,彷彿壯士此去,便不復還

在碼頭附近的麗春閣上,一場離別前的酒宴,正進行到。做東的是揚州觀察使李和真州觀察使程大元。兩人都是淮上將門,不大不小的軍閥,在臨安之變前,率部駐守淮東。趙葵移鎮建康,李庭芝入衛臨安後,淮東空虛,李和程大元便撿了個便宜,都成了一州觀察。這兩人,說起來都算是託了陳大逆賊的福,這姿態自然放的很低,不僅親自到沙洲相送,而且還各自備了一份成色十足的厚禮。言語之中,更是以陳德興的下屬自居。聽說陳德興和公主將要大婚,兩人都拍著胸脯表示要親往祝賀

陳德興一直含笑聽著這兩位論輩份和自己的爺爺一樣大的老軍頭說著毫無營養的恭維話。當程大元談到要把自己的孫女許給陳德興剛出生的弟弟陳淮清納的小妾生的的時候,陳德興輕輕站了起來:程觀察,李觀察。不知道能不能有這麼一個機會,和你們二位單獨談談

兩個老軍頭互相看了一眼。四隻老眼珠一轉,都道:固所願也。不敢請耳。陳德興站起身,衝著自己的老爹還有廖瑩中微微欠身示意:少陪。

然後便領著程大元和李和穿過了屏風,出了廳堂後門,後院迴廊上,掛起了一盞盞燈籠。光暈流動,別有一番韻味。

院子裡面守著的是陳德興的少年親衛,這些半大小子除了輪流在陳德興身邊擔當親衛,便是在軍校少年班讀書陳德興為他們安排的課程是最接近後世的。如果讀完全部課程,數學基本可以達到後世初中生的水平。而且由於授課老師的水平比較低。幾乎也是邊學邊教,所以完成全部課業所需要的時間就長了些,需要四五年時間。不過萬事總是開頭難,等到這一批學生出道了,只有其中幾個真有點科學上的天賦,陳德興便打算收他們在身邊當弟子,傳授更多的科學知識,然後讓他們去開枝散葉,到時候妥妥就是一個新學學派

陳德興衝著未來的學派大師們輕輕揮了手。讓未來的學派大師們暫且告退。院子裡面,只剩下了陳德興和兩位上了年紀的軍頭。

二位觀察,某家有個提議,想和二位分說一二。陳德興沉默了一會兒。終於淡淡開口道,某家的提議是想要恢復一些周禮。

周禮

兩個老軍頭同時一愣,都定定看著陳德興從周復禮什麼的。都是理學酸儒的夢話。陳德興一兵頭還是逆賊瞎起什麼哄

陳太尉您說的是恢復柴周之禮程大元試探著問。他猜想陳德興是要把後周柴家的子孫搬出來對抗趙宋。不過柴週一共才多少年如何能和維繫了300年的大宋相比

不是柴周,是2000多年的姬周陳德興緩緩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姬周

程大元和李和愣了又愣。實在不明白陳德興的胡虜裡賣的是什麼藥

觀吾華夏歷代政治,起源無非是周制和秦制。周制行封建。分封土地與諸侯,宗周在上,列邦於下,尊王攘夷,上下相親,共保姬周800年江山。

而秦制崇尚集權,收天下之地行郡縣,收天下之兵鑄銅人,還盡收天下之財,盡收天下之民力以供君王窮奢極欲,因而二世而亡。後漢隨秦制,也以郡縣制集天下之權為上,又經兩晉隋唐傳承至大宋。雖然有所改良,但是其根本之制度仍源於暴秦。

陳德興竟然想恢復周朝的封建,讓各個藩鎮節度使和世侯,都合法的成為一方君王

程大元和李和都搖搖頭,李和道:周制分封天下,以至於春秋戰國,天下紛亂500餘年,方有一統。因而才有始皇帝行郡縣,集權力。如今外有強敵蒙古,若內部再分封割據,只怕被蒙古人各個擊破

李和的藩鎮當得時間太短,思維還沒有轉變過來,仍然相信在目前的情況下,統一集權仍然好過分封。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陳德興看了看程大元,程大元苦笑著搖搖頭:若天下一統,吾等這些一鎮之主該向何處去

李和一怔:這

好像是這麼回事兒要是天下一統了,大宋的十五個藩鎮,還有蒙古那邊一堆漢侯,大家夥兒怎麼混啊把兵馬地盤交給朝廷,然後去風波亭走一遭誰肯啊

就是啊陳德興點點頭,道:秦制好還是周制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今的天下能行什麼制。如今南朝藩鎮,北地漢侯數以十計,坐擁精兵百萬,臨安朝廷根本無力平定,何況北地還有蒙古蠻夷勇士二三十萬靠朝廷是無論如何打不平的。所以朝廷根本沒有本錢行秦制,唯一的出路就是行周制,復周禮。

這是唯一可行的出路因為南宋朝廷根本沒有力量消滅藩鎮,更不用說連北方的世侯一會兒剷平了

那北方怎麼辦李和搖搖頭,又問,咱們攏在一塊兒都打不過蒙古,要是再拆成十幾份,那還不叫蒙古人給滅了

這個擔憂是想當然的,統一的力量,總歸大過分裂吧這當然不錯,但那必須是真統一,而不是明明已經分崩,卻偏偏自己騙自己說是統一。

陳德興一擺手,笑道:滅不了蒙古人才多少啊他伸出一個巴掌,忽必烈手底下頂多就5萬蒙古人,咱們南朝15鎮的兵力加一塊,賬面上50萬都有而且,還有北地漢侯呢他們的兵馬也不下三四十萬。兩者相加,擁百萬之眾忽必烈怎麼打得過

實際上,在這個漢家天傾的時代,漢人的武力並不弱於不可一世的蒙古帝國,更不用說忽必烈這個偽汗了他手中掌握的蒙古人,只佔全部蒙古人的一小部分。漢人才是忽必烈汗打敗阿里不哥的主力,也是忽必烈滅亡南宋的主力軍

可是北地漢侯如何肯和蒙古開戰李和還是有些將信將疑。

陳德興淡淡地道:若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皆備,漢侯如何不能反蒙古他頓了頓,掰著手指頭道,蒙哥汗死後,蒙古一分為二,南北大汗互相廝殺,已經有了頹勢,此為天時不利於蒙古。

吾北伐軍縱橫海上,往來無敵,再據高麗,復佔遼東。北地沿海,皆任我來去,即便是燕京也未必去不得此乃地利不利於蒙古。

北地漢侯,多梟雄之輩,豈能甘心為蒙古奴僕效忠賣命,一是大勢所迫,二是利益所誘。如今大勢已經不利於蒙古,若再能誘之以利,漢侯如何不能叛蒙

這利益是復周制嗎李和又問。

復周制只是其一,其二是先復燕者王陳德興一字一頓地道。

先復燕者王是

陳德興沉聲道:當然是北地共主

陳德興的謀劃就是大會諸侯,共約伐蒙,誰先克復燕京,便是北地共主而漢人的北地之主,十有就是天下共主了陳德興等於是將整個天下拿出來當獎品,以便拉攏有帝王之志的北方漢侯

這一招對別的北地漢侯有多少吸引力難說,不過李翠仙她爹李璮一定是會入甕的。陳德興由遼東西進,李璮從山東北上,如果史天澤劉黑馬這樣實力強大的漢侯萬戶再有了異心,南朝藩鎮中也有人想渾水摸魚,那忽必烈縱使有三頭六臂,也難挽回大局了。

當然,程大元和李和二人的兵力地盤都非常有限,是萬萬不敢去想北地共主的。

二人有些不大明白地看著陳德興。程大元道:陳太尉想要吾二人做什麼

陳德興道:吾欲在和公主大婚之日,當著天下英雄提出復周制,先復燕雲者王,而後和天下英雄盟誓,共逐蒙古,保漢家天下。

程大元和李和頓時就明白了。陳德興是想要他們二位帶頭公開附和或者說,陳德興會在正式提出這復周制,先復燕雲者王之前,和南朝藩鎮北地漢侯一一交涉,私下先達成一致。到時候,就是會盟宣誓佈告天下了

而這場婚禮之盟過後,忽必烈這個北地之主差不多也就做到頭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