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大漫畫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八章 請給我翅膀(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八章 請給我翅膀(下)

按照原本宮原靜的要求,OHS動畫應該把這個能鼓舞人心的大號宣傳PV在兩天之內做完的,本來就是只有五分鐘的動畫而已。

但是由於他在追求質量的時候絕對沒有放鬆過質量,這讓那些原畫師們苦不堪言,其中有N卡因為達不到他的要求而重畫等等諸如此類的事由導致了短片完成的時候,已經是第三天了。

當然了,這種延期的情況,並不能怪OHS,事實上也不能怪宮原靜,本來製作動畫就是一件極其複雜的事情,這與動畫專案的時長關系不大,不管多麼短的動畫,該走的步驟都是要走的:

1,企劃

,故事原案/文字劇本

,指令碼

4,人物形象設計

5,場景設計

6,畫面分鏡設計

7,繪製背景

8,繪製原畫

9,繪製中間畫

10,作畫監督

11,描線

1,定色、著色

1,總檢查

14,拍攝

15,沖印

16,剪接、套片

17,配樂、音效

18,配音

19,試映

0,發行

這還是僅僅製作的步驟,要是再加上前期的籌備過程更加複雜,可以說OHS能三天內把短片做出來已經是十分高效了,這三天時間內所有的工作人員、包括宮原靜在內,都進行了高強度的工作,以原畫師和背景畫師而論,他們每天的工作時間都在0小時以上。

這種高強度無間歇的作畫,讓他們在這個工作完成以後,紛紛表示自己的手腕已經廢了,以後再有這這樣的工作,給多少錢都不幹了,誰愛上誰上……

可能有人覺得這種說法有些誇張了,很多漫畫家每週每天的工作時間也在0小時,人家都沒有這樣叫苦叫累的,這裡其實有個區別,畫漫畫是跟畫原畫不同的,漫畫家的工作時間內可不是在一直的不斷畫畫畫的,他們得構思故事吧,得畫分鏡吧,得跟編輯討論分鏡吧?畫原稿只是他們工作中的最後一個環節而已,然而OHS這幾天的這些原畫師們的工作則是單純的很,那就是“筆耕不輟”。

而且他們還是在餘震不斷的室內環境中工作,工作的過程中一直提心吊膽的——幸運的是OHS目前的工作場所是租用的某間廢棄醫院的地方,這樣的公共設施建築都是按照最高規格的防震級別建造的,安全性上有些保障。

總之,搶在三天之內,這個短片做完了。

之後,OHS利用他們之前的媒體關係,開始聯絡播放事宜。

請給我翅膀原本就是一首十分知名的合唱曲,基本上可以算到世界名曲的範疇內了,它不只有日文版,還有HayleyWestenra演唱的英文版。

而且這是一首很萬能的曲目,既登上過奧運會的舞臺,也做過日---本國家隊世界盃的應援曲。

就是這樣一首能夠激勵人心的歌曲,在這個地震造成的災害中,其傳唱度可想而知。

1月0日傍晚,像淺川株式會社這樣的神戶獨立媒體播放平臺開始播放這首歌。

1月1日早晨6時,請給我翅膀登陸到東京電視臺的頻道TOKYOTV7。

這是一個十分偉大的“壯舉”,東京電視臺確實是播放動畫最多的電視臺,有著固定的動畫收視人群,但這不是被稱為壯舉的原因。

這個神奇的電視臺被稱為“東京電視臺最強傳說”:不管發生任何突發新聞,它都會雷打不動繼續播放正常預定節目。

不要說阪神,就連日後的福島地震,這個電視臺都不鳥這樣的新聞的,就算日--本沉沒,他們該放動畫的時候還是會放動畫。

現在這個時候,所有的日本電視臺鋪天蓋地都是阪神的訊息,但是東京電視臺沒有這樣,他們只會在定時的新聞節目上進行播報……

不過,不管如何,OHS把動畫的播放訊號塞進了東京塔內。

“請給我翅膀

詞/曲:賑早見琥珀主

編曲:浦尾由紀

演唱:ODA·Nobuna

(楪祈·遠坂凜·兩儀式·SABER)

動畫製作:OHS動畫工坊

版權所屬:木槿社”

1日上午,這首歌開始在TOKYO7播放。

1日下午,東京電視臺全頻道開始插放這首歌,算是他們多阪神大地震最積極地回應:看吧,哥們也是關心時事新聞和國計民生的。

兩千萬收視人群聽到了這首歌,看到了木槿社的動畫人物形象。

日,“請給我翅膀”擴散到TXN(東京電視網),大阪電視臺、愛知電視臺、瀨戶內電視臺、北海道電視臺、九州放送開始播放這個只有5分鐘的動畫短片。

日,ODA·Nobuna走進了澀谷去神南二丁目,這裡有一家名叫NHK的電視臺。

這一天,紙媒也開始報道這件事情,一首充滿了正能量的歌在這個社會層面的負面情緒遍及日---本的時候開始傳唱。

事實上已經不是開始傳唱的問題了,經過三天的狂轟亂炸,這首歌說的低調一點就是國民級的“耳熟能詳”,說的誇張一點,那就是全民皆唱了。

ODA·Nobuna端著一碗熱騰騰的雞湯走進了千家萬戶,她們獲得了全國級的影響力。

4日,請給我翅膀短片各電視臺再生回數超過400。

音源再生回數超過10000。

8日,請給我翅膀短片各電視臺再生回數超過1000。

音源再生回數超過100000。

月5日,請給我翅膀短片各電視臺再生回數超過000。

音源再生回數超過一百萬。

月15日,請給我翅膀短片各電視臺再生回數超過8000。

音源再生回數達到500萬。

1996年1月17日,阪神·淡路大地震一週年的之時,請給我翅膀的音源再生回數剛好超過1000萬。

“請給我翅膀和ODA·Nobuna的正面作用。”

“阪神地震中的希望之歌。”

“史上最快深入人心的虛擬角色。”

“ODA·Nobuna的源起和家系。”

“文化企業的社會責任?還是大災害中的自我營銷?”

除了電視臺之外,紙媒上的此類報道也是層出不窮,其中有肯定,當然也有質疑,不過綜合起來還是正面多一些。

不只ODA·Nobuna的本身的幾個角色,角色所屬的作品、作品背後的雜誌與出版社都被媒體扒的一清二楚。

這不是說媒體本身對於木槿社的行為表現的多麼友善,他們有自己的理由。

現在的報紙上百分之八十的內容都是關於地震的今天的傷亡人數是多少,救援進展到了什麼程度等等,久而久之讀者肯定會感到麻木,所以媒體需要新鮮的素材,然而這個舉國皆悲的時期,要是再報道過於娛樂化的訊息,諸如誰誰誰又跟誰誰誰鬧緋聞、誰誰誰婚內出軌之類的東西,這肯定是自己給自己找不自在。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個時候ODA·Nobuna出現了,虛擬歌姬,這個題材新鮮嗎?很新鮮的,很明顯木槿社就是在把這個組合當做偶像來運營,在地震中“她們”的行為積極向上嗎?是的,而且還是帶著點爭議的積極向上,咦,還有比這個更好的報道素材嗎?

從木槿社的角度上來講,這就是他們歷史上空前絕後的一次大營銷,oda·nobuna這種組合現在還新鮮的很,不像是十多年後那麼爛大街,因此oda·nobuna你能拿到00%的曝光率。

指望這四個角色扭轉人們對於動畫的現有認知是不可能的,但是此時在印象中,她們已經成為了有別於傳統動漫角色的角色了。

人們對這個組合感興趣,自然也就對產生這些角色的作品感興趣。

於是支撐她們的作品能夠拿到100%的注目度。

作品的連載雜誌能夠拿到80%的注目度。

木槿社能夠拿到60%的注目度。

(解釋一句,fate的第一話中,有何多的型月角色出來打了一次醬油,比如青子、愛爾奎特之類的,兩儀式也出自這裡。)

所以,因為宮原靜的心血來潮,狠抓機會,木槿社受益無窮。

1995年1月5日,半月刊少年漫畫在發售了第一期之後的第二期就宣佈當期停刊。

月1日,少女漫畫西瑪麗爾新年第三期,當期銷量突破5萬。

月日,ME重新上線,並且改稱週刊少年MidEarth,從此改為週刊發售,當期銷量突破0萬。

月1日,西瑪麗爾三月第一號發售,當期銷量突破三十萬。

月日,週刊少年ME三月第一號發售,當期銷量突破四十萬。

6月1日,西瑪麗爾六月第一號發售,當期銷量到達四十五萬。

6月9日,週刊少年ME六月第二號,當期銷量突破七十萬。

7月10日,Fate/staynight單行本第一卷發售,當周銷量突破50萬冊,當月銷量突破90萬冊。

8月1日,西瑪麗爾特別刊,持續四個月的增量短篇同時完結,自本期開始西瑪麗爾改為“月刊少女silmarilon”,自此木槿社的工作重心徹底轉移到了少年漫畫上,當期西瑪麗爾的銷量突破60萬冊,並且在此之後,西瑪麗爾的銷量穩定在了四十萬到五十萬之間,因此它的發行量在一段時間內固定為45萬。

10月7日,週刊少年ME本月第4號發售,當期銷量成功突破100萬冊!

這個機會屬於偶然嗎?是的,但是木槿社的成功卻不是偶然,有著能夠撐起雜誌銷量的優秀作品,也有著超高的曝光度,木槿社的雜誌銷量增長的雖然有些誇張,但依然在合理的範疇內。

從籍籍無名到大賣雜誌,ME僅僅用了10個月的時間,此時擋在它面前的少年漫畫,只有集英社的週刊少年jump、小學館的週刊少年sunday、講談社的週刊少年magazine三部l。

綜合影響力先不說,從漫畫銷量上來說,木槿社正式排進了日本漫畫出版界的前五:集英社、小學館、講談社、白泉社、木槿社。

從連載雜誌的月銷量上來說,木槿社已經把專注少女漫畫三十年的白泉社壓在了身下。

業界為之側目。(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