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大漫畫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七章 木槿社漫畫賞與Godot(補)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十七章 木槿社漫畫賞與Godot(補)

談完了短篇雜誌的事情之後,宮原靜又問了一下跟這個事情綁在一起的一個活動。

“先前談到過的木槿社漫畫賞的事情,秋月主編跟久保副社長有過交流嗎?”

為什麼要弄一個木槿社漫畫賞,這個跟木槿社面臨的第三個問題有關。

做短篇雜誌其實是社內徵稿,而漫畫賞則是面向外界的徵稿,以藉此發現更多有才華的漫畫家。

木槿社的漫畫家從數量上來說已近十分充足了,可是為什麼還要發覺新的漫畫家?這裡面其實一點矛盾都沒有。

首先,得需要明白一個概念,漫畫家和有才華的漫畫家,或者說漫畫家和人氣漫畫家,這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生物,從概念和定義上來說就完全不一樣。

日---本的漫畫家總數有多少?能夠被讀者記得住名字,有代表性的熱賣作品的漫畫家又有多少?

木槿社不缺漫畫家,缺的是有才華的漫畫家。而且這一點上他們沒有半點競爭優勢,因此得採取更加積極主動的方式來發覺和吸引漫畫家,比如為漫畫家提供更好的基礎待遇,再比如……設立一個高額獎金的漫畫賞?

現在的木槿社,兩本雜誌的高質量作品基本上都在圍繞著劇作組運作,劇作組本身有原創能力,但是同樣也很依賴宮原靜的原案,但是無論宮原靜的腦容量究竟有多大,也不可能是無限的……

所以整個事情要往深遠裡考慮。

最開始的時候,木槿社需要赤坂龍之介和千鬥五十鈴,後來木槿社需要劇作組,到最終,木槿社需要的還是一個個能夠自己畫出熱賣漫畫的漫畫家們。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在宮原靜的計劃中,隨著時間的推移,劇作組在漫畫出版社這邊的重要性會逐步下降,等到什麼時候木槿社,或者說他本人有了動畫部門之後,劇作組的工作重點就會從繪製漫畫分鏡轉移到製作動畫劇本、指令碼上面去。

當然了,這是一個比較長遠的過程了,不過先期的準備還是要開始做的。

不論哪一個世紀,不論對於哪一個行業來說,人才都很珍貴,也很貴。

木槿社要採取措施,積極主動地吸引有才華的漫畫家。

這其實是一個比較無奈的事情,大出版社和歷史悠久的出版社,有傳統優勢和先發優勢。

比如,在今年木槿社宣告漸起的時候,主動加入的漫畫家當然增加了很多,可是事實上在這些人之中,很多主動向木槿社投稿的、走進木槿社的漫畫家,都是企圖進入集英社而不成功,遭到了集英社退稿的人。

所以說不管木槿社發展勢頭多麼好,以整個行業的眼光判斷,它只是後起之秀而已。

哪怕現在木槿社只憑藉著兩本連載雜誌,在銷量上就已經擠進了所有漫畫出版社的前十,哪怕再加把勁他們還能擠進前五,可是這沒什麼作用的,因為對於很多漫畫家或者有志於成為漫畫家的人,特別是他們的目標還是少年漫畫的話,那麼這些人的眼裡的出版社只有三家:集英社,小學館,講談社。

如果有機會問這些漫畫家知不知道有木槿社這麼一家出版社,知道的話對這家出版社的印象是什麼,那麼對方很可能會回答,知道有這麼一家漫畫出版社,也知道他們的發展勢頭很好,以那樣的發展速度,甚至有成為下一個漫畫出版巨頭的趨勢。

話說的很好聽,這也可能是很多人的真實看法,但是他們會怎麼做呢?掉頭他們就會把自己的稿子塞集英社手裡,乾巴巴的等待著JUMP編輯的回覆和約見,期待著能夠進入集英社,走上JUMP的連載。

這種事情上,大部分人都是寧為鳳尾不為雞頭的,他們往往帶著一種賭徒心理,並且時長想象,說不定自己的作品就能在JUMP上火了呢,說不定自己就是下一個鳥山明,下一個井上雄彥呢?

沒錯,這家叫做木槿社的漫畫出版社很有勢頭,有一飛沖天的潛質,但是這不是還沒飛天上去嗎。

既然靠未來的遠景和願景無法吸引優秀的漫畫家來投稿的話,那麼很簡單,木槿社就在當下拿出切實的利益來搞一個漫畫賞來吸引他們。

不管對於未來的想象是多麼的美好,在現實的誘惑面前,那些想象就會變得空洞起來。

對於木槿社漫畫賞,宮原靜在將近設定上算是下了血本,單說獎金設定上,最高的是漫畫賞大賞入選,獎金是1000萬日元,次一等的是大賞准入,獎金500萬日元,第三等是大賞佳作,獎金是100萬日元。

橫向對比一下這個獎金,就會發現木槿社土豪了一把。

盤點一下知名的漫畫賞,大概第一個要說小學館的小學館漫畫賞了,這是日---本歷史最為悠久的漫畫賞,發展到現在可以分為兒童向部門、少年向部門、少女向部門、一般向部門四個獎項,而獎金設定是100萬日元。

當然了,這個獎項的評選目標跟宮原靜要搞的漫畫賞不一樣,小學館漫畫賞面對的是本年度不同的出版社正式發表的作品,對於那些作品或者說漫畫家來說,看中的是這個獎的名譽,而不是獎金,對於知名漫畫家100萬不算什麼。

木槿社漫畫賞是新人獎,面對的是還沒有正式出道,但是有志於成為漫畫家的新人,1000萬絕對是重獎。

類比一下同為新人獎的集英社漫畫賞(等同於原本的集英社手冢獎,這個位面沒有手冢,更不可能有手冢獎,97年以後朝日新聞也不再設立手冢治虫文化賞),入選是100萬,准入是50萬,佳作是0萬。

木槿社的獎金設定是集英社的十倍,對於新人的吸引力不言而喻。

在宮原靜的計劃中,木槿社漫畫賞的徵稿乃至頒獎週期都是以年計的,而且由於入選獎金過於重,不可能年年頒發,這個跟很多輕小說獎項有些類似,比如角川書店的Sneaker大賞,只有真正等到了超高質量的重量級作品,才會頒發這樣的獎項。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對於一般的漫畫家來說,其實木槿社漫畫賞只有準入選和佳作獎兩個等級而已,能真正拿到大賞的新人漫畫家,肯定十分稀少。

但哪怕僅僅是個畫餅,這個獎金也足夠讓漫畫家新人趨之若鶩了。

1000萬拿不到,500萬就不是錢嗎?(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