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修道全真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八章 靜看暗流疏心欲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十八章 靜看暗流疏心欲

其實李志寧總感覺郭靖並不是傻,只是情商相對低一些,所以他非常明白想要抵擋蒙古,只能聯絡大部分人一起來合作,有著武穆遺書的幫助,再加上這麼多年的軍旅生涯,郭靖怎麼可能不明白單獨的戰鬥不能影響大範圍的戰場。

但是郭靖還是一眼就可以看出襄陽是宋蒙之戰的核心,只要保護住襄陽,那麼整個大宋北方戰場就會沒有問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但是相對來西方戰線才是最大的隱患,在李志寧看來此時的四川比襄陽還要重要,四川不保,蒙古人就可以順江而下,一舉滅掉南宋,所以此次忽必烈滅大理才是蒙古的戰略,當然也少不了襄陽這邊的試探。

其實大家都非常清楚,南宋的滅亡只是時間問題,但是大家都想著能夠多撐一段時間,能夠讓蒙古內部分裂,因為每一次蒙古繼承大位都會有一場慘烈的廝殺,成吉思汗傳位時如此,蒙哥上位時也如此,等到忽必烈上位之時更加如此。

作為最瞭解蒙古的郭靖來,每撐過一次大汗替換,勝利的可能也就更加大一些,所以此時的李志寧突然明白郭靖為什麼會一直能夠堅持,若是如此的話,搞不好郭靖還真的能夠成功,但是這個時間太長了,到了郭靖第三次抵擋蒙古的進攻,整個襄陽被圍,到最後唯一的會用兵的將領投降,南宋再沒有一絲的可能。

後世崖山之後無華夏,明亡之後無中國,其實漢人從來就沒有被徹底滅國,哪怕是最慘的五胡亂華,都一直有漢人政權,蒙古人也沒有壞到要將漢人當做羊吃,但是這是第一次徹底滅掉漢人的政權,也就是如此,漢人的骨頭被打掉了一半,再到明末,被徹底大掉另一半骨頭從此開始做奴隸,所以此時的南宋雖然軟弱,但是最硬的漢人骨頭一直都在這個軟弱的王朝裡面,

在李志寧看來,此時的南宋反而是歷來漢人武功與文化都鼎盛的時代,之後朱元璋雖然滅掉大元建立最強盛的大明,但是文化一直比不上宋朝,就更不用最後差被漢人給同化的滿人了。

而全真此時能做的最大的用處便是心的保留文化,但是李志寧知道自己的骨頭都不是硬的,所以李志寧從來沒有過南宋的任何壞話,因為李志寧知道,自己做不到,十萬漢人不分老幼,與皇帝和士大夫一起跳入大海,沒有想著保留再往南逃命,一直軟弱的南宋終於在最後硬了一把,卻是唱出了最大的漢人史詩。

雖然知道這個世界不是自己的世界,有一些事情與具體的發展有著區別,但是大體的發展還是相同,李志寧知道此時的自己如果不能走出這個障礙,那麼絲毫沒有再進步的可能,因為自己會一直放不下這可慚愧的心。

所以李志寧一直在欺騙自己,自己是保留漢人的文化傳承,總有人要做一些忍辱負重的事情,但是其實在最裡面大家都知道,這是自己安慰自己。

所以李志寧知道自己做不到,也不會看不起一樣做不到的人,同時不論南宋官員多麼軟弱,都不敢有絲毫的不敬,因為那是漢人千年來最壯烈的華章。

其實李志寧為什麼對忽必烈有好感,因為忽必烈被漢人這些士人忽悠了,為什麼,因為江南是受到之後戰火最少的,而且是漢人自己統治的,雖然南人地位很低,但是保留的東西是最多的,人口損失也最,為什麼最後朱元璋可以以南攻北,最後建立一個從農民到帝王的**絲成長之路,就是因為這些士人保留了漢人最精華的部分沒有被滅掉。

所以李志寧以為怕死與不怕死都沒有什麼錯誤,只是不要藉著蒙古的勢力殘害同樣是漢人的底層百姓就可以了。但是李志寧同時也感覺到了還有一股勢力此時正在悄悄的往襄陽聚集,雖然不知道到底是哪一股,但是李志寧卻是從全真各處傳來的訊息中可以看出,這是一股不弱於郭靖和黃蓉的勢力。但是李志寧卻沒有擔心,因為不論任何勢力,在此時的蒙古最強的情況下,任何想法都是在蒙古衰弱才能夠成功的,所以就算他們往南聚集,李志寧也可以想象他們最後都會在黃蓉和郭靖的努力下投入襄陽這個戰場,最後為保住襄陽而戰鬥,因為若論陰謀詭計,其實最厲害的一直是漢人,從古至今,只有北方蠻人被陰謀詭計滅掉,你從來沒有見過哪一個漢人王朝是因為陰謀詭計被滅掉的,所以這些暗中的勢力,李志寧此時就可以確定,黃蓉一定高興的不得了。

同時李志寧也感覺到了在山東一地同時有一股暗中的勢力在活動,想想歷史估計這是李大都督在岳父王文統的慫恿下開始有了心思,但是從其中的資訊看來,這個王文統似乎乃是與江南的關係不,李志寧突然想到了一個一直不怎麼安分的家族。

此時的李志寧還是忍不住在做了一個分析,南下的乃是耶律家族,也就是遼人的勢力,而山東慫恿李大都督的應該死慕容家族,這下好看了,除了已經被差滅掉的明教,還有現在被剛剛滅掉還被嚴防死守的金人,能夠出來算計的已經全部開始冒出來了。

於是李志寧很快便向山東和終南山發了資訊,不允許參與山東的任何朝廷活動,開始收縮,同時終南方向不要與耶律家的人有接觸,李志寧不知道周伯通收了一個遼人徒弟是為了什麼,到底是他自己的活動,還是被黃蓉慫恿,但是這些都會將全真拉入戰場,李志寧真的不想讓全真這個剛剛被自己拉出江湖爭鬥的門派再被拉入戰場。

其實李志寧參與這些的原因也只是因為這些日子通讀道經,突然明白堵不如疏,佛家的那種慢慢消磨的方法真的不適合道家的人使用,佛家和尚可以閉關不出,或者死或者成,但是道家講究感悟天地,當然不能如此。

於是李志寧開始嘗試著參與這些,自己慢慢分析著天下大勢,同時順手讓全真逃出一些各方的暗算,看來全真勢力大,不止是自己看到,蒙古看到,各方勢力也都可以看到,估計郭靖當年將楊過送到終南山也不是簡單的一個想法,估計跟拉攏全真也有很大的關係。

李志寧突然發現之前全真教被滅掉可不是簡單的被蒙古忌諱的問題了,從這些勢力的發展就可以看出,原著中全真可不止一次參與了一些活動,保衛襄陽,山東動亂,做了這麼多的事情,不被滅掉才是奇怪。

李志寧想不到最後全真是怎麼被拉倒襄陽參與最後的大戰的,但是李志寧知道,如果此時不心,最後各個支脈都沒有任何好處,想想應該是之前全真跟世家學習,不降門派放入一個籃子,兩方都有人參與,但是此時可不是什麼漢人內部的三國之戰,而是民族的戰爭,是兩個國家的戰爭,誰都不會允許你一個勢力兩頭都佔,同時還是這樣動不動就能夠影響十幾萬人的勢力。

而且是宗教勢力,你要麼就不參與任何一方,要麼就只幹傳道救危的事情,而之前的全真竟然一邊保衛者襄陽,一邊還在蒙古境內傳道,不滅你滅誰。

李志寧可以想象之後的全真的樣子,大部分精英弟子被消耗掉,剩下的都是一些外圍只想著權勢的弟子,衰弱也是必然。

為什麼最後短短不到百年,只是全真一個支脈的武當就能夠與少林相對,而且絲毫沒有江湖上全真的名號,張三丰也絲毫不提是全真弟子,還不是因為全真在江湖上臭了,全真被滅之後,一部分弟子完全投靠蒙古,在南征之時幫著蒙古殺伐,完全拋棄了宗門大義,連一個江湖門派都不如。

所以李志寧一直做的事情就是將全真從江湖中拉出來,只是教導一些俗家弟子,將全真從國戰當中拉住來,只做一些救助災民,勸人向善的動作。

這些才是一個宗教長時間存在的保命之道,不需要太多弟子和地方,只需要影響力就可以了,其實全真如今七脈已經將整個道家除了煉丹之外的活動全部佔了,祭拜神仙,看風水,祈雨,超度,看相算命,特別是還有孫不二傳道最擅長的美容塑體的方面。

所以李志寧一直以為只要全真不參與朝廷動作,一直興盛是沒有絲毫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