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首富從衛生巾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零一章 先打後拉的廣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零一章 先打後拉的廣告

“《改革容易,發展難!》”

“自《規定》出臺之後,全國各地都在有序挑選改革企業試點,大大小小的所有制企業積極響應號召,變換經營模式,更新經營思路。”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企業改革的行動有目共睹,但實際效果如何呢?不一樣的經營思路真能帶領企業走出困境迎來新生嗎?”

“早前,本報就刊登過知名經濟學者XXX對企業改革的看法。引用XXX的原話:所有制企業沉痾已久,如果不能找到病根病灶,單使用外力干涉只會短暫緩解企業的病痛,根本起不到治病救人的作用……”

“本報收集了不同行業十幾家大小規模不等企業改革後的情況,以羊城紡織總公司為例,僅1986年第一季度就外流職工4400人,1986年羊城全市國營企業第一季度外流職工人數超過14000人,職工外流留下的空缺崗位如何填補一度成為羊城國營企業頭疼的問題。”

“好在有大量進城務工的農民及時填補了崗位空缺,讓企業得以維持正常生產。據悉,《規定》出臺後,羊城紡織總公司作為第一批試點單位進行改革。”

“據本報駐羊城記者瞭解,羊城紡織總公司經營模式改變之後,積極開闢新的銷售渠道,與鵬城麗人服裝公司和其他十幾家服裝生產企業簽訂供貨協議,效益逐日提升,已然迎來新生。”

“可惜,好的榜樣只有一個!”

“在本報記者收集的十幾家企業經營狀況資訊中,羊城紡織總公司以外的所有企業依舊經營困難,幾乎每家企業都遇到了相同的問題——銷路難!”

“據記者瞭解,這些企業跟羊城紡織總公司的不同之處是,羊城紡織總公司是生產材料供應企業,隨著民營服裝生產企業的增加,服裝原材料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加上自身積極開闢銷路,效益才得以提升。”

“但剩下的十幾家企業都是生產企業,銷路難的問題一直沒有得到有效解決。底子深厚的國營企業尚且如此,那些剛剛起步的民營企業將會如何?”

“窺一斑而知全豹,處一隅而觀全域性。”

“在此,筆者大膽猜測身處改革之中的試點企業應該也會遇到類似的困難,新生的民營企業如何自保?”

“思之境況,每每心戚,恨不能聚全國英傑之輩共商破局之法。”

“就在昨日,由中建三局承建的一家大型商場在滬市悄然破土動工。據知情人士透露,這是一家服務功能性質的商場,主要為服裝批發商提供銷售平臺,為國內廣大服裝行業個體戶提供進貨選擇渠道。”

“商場建築面積近八萬平方米,容納大小商鋪3600餘間……一旦建成,有很大可能成為國內第一家專業性質的大型服裝批發商場。足以滿足任何大小服裝批發商和服裝生產企業入駐,能給服裝個體經營戶提供最齊全的選擇。”

楚青山表情極度複雜地放下報紙,前面一副憂國憂民的大義胸懷,後面風格急轉而下變成了私人宣傳工具,不用想都知道這種行文風格跟蘇崢有關係。偏偏文章內容沒有敏感話題,縱然看著不舒服,卻找不出毛病。

這年頭,除了那小子,誰能想到這種打廣告的方式?

似想笑又似憤慨,最終化成哭笑不得的嘆息聲。隨後點燃一支香菸,伸手拿起桌角的話筒。

“您好,哪位?”

楚青山沒好氣地問道:“《新民晚報》上那篇《改革容易發展難》是不是你找人寫的?”

聽到楚青山的聲音,蘇崢心裡頓時一咯噔,這是玩過火了嗎?心虛笑道:“叔叔真是慧眼如炬啊,我這點兒小伎倆一眼就被您給看穿了。”

“你別給我戴高帽!”楚青山憋著笑故作嚴肅道,“開商場就開商場,悶頭做事不好嗎?非要出這種風頭?你瞧瞧報紙上寫了什麼,搞得全天下就你一個聰明人似的,你是生意人,出這種風頭對你有好處嗎?”

蘇崢不敢反駁,沉默了好幾秒後訕笑道:“我覺得直接打廣告有點生硬,沒有這樣效果好。”

楚青山狠狠吸了一口煙,卻是不自覺地回憶文章內容。

先擺出企業改革遇到的共同難題舉例項嚇唬人,引發困難企業共鳴後丟擲自己的商場,這一打一拉確實要比直接打廣告效果更佳。

“唉……”

長嘆一聲,楚青山無奈說道:“你自己算算,從你開始做生意到現在才多長時間,這麼短時間發展到這種地步,你是不是巴不得別人不對你好奇,不揭你老底?”

“額……”

陳志高洗手不幹之後蘇崢唯一的擔心沒有了,不知不覺就把自己當成了沒事兒人。現在被楚青山提醒,蘇崢心頭猛然一緊,“叔叔,我……”

“沒說不讓你打廣告宣傳,你吹噓自己可以,但不能貶低別人,以後做事多考慮考慮,注意方式方法和態度。”

蘇崢趕緊點頭:“好的。”

……

好幾個昨天親臨施工現場的記者看到《新民晚報》今天釋出的內容皺起眉頭,自己寫的內容全靠臆想憑空發揮,再瞧瞧人家寫的有據有論,還有商場具體情況,這麼一對比自己就跟鬧著玩兒似的。

不過話說回來,都是新聞工作者,職業敏感度還是有的。

《新民晚報》這篇文章絕對能引發不少人關注,直白點說,正在建設的商場很有可能成為最近一段時間的話題。

身處不同單位的不同記者不約而同有了決定,跟緊,一定要跟緊!哪怕自家報社發行範圍不大,發行量也不如全國性質的大報。

蘇崢,這是個能製造話題的人,免費的噱頭不用白不用!

……

“你跟我說實話,文章是按照你的意思寫的,還是人家記者自己發揮出來的?”

陳志高看到文章的第一時間就拿起了電話,可惜蘇崢的電話一直打不通。好不容易打通了,陳志高顧不上客套,直接問道。

剛剛被警告的蘇崢心情不是那麼美麗,悻悻回道:“你問這個幹啥?”

“如果是按你的意思寫出來的,那你幫我搞一篇,不管是錄音機工廠還是磁帶工廠都行。如果是記者自己發揮,你把記者電話給我,我去請他幫我搞。”陳志高語速很快。

陳志高的反應讓蘇崢暗暗稱讚他是個識貨的人,低落的心情瞬間轉好,當即得意笑道:“思路是我提供的,具體內容是記者操筆,我提了幾個修改意見最終才成稿。”

“真的?你還有這本事?”陳志高有些驚訝,蘇崢學歷還沒自己高呀!

被質疑,蘇崢更是得意道:“這才哪到哪啊?不怕你知道,我這是連環手段,以後……”

說到這裡,蘇崢臉上的笑容突然就消失了。

“繼續說呀,別賣關子!”陳志高急聲催促著。

“說多了都是淚啊,胎死腹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