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全民劍聖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四十三章 新世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百四十三章 新世界

連綿的青山和森林,是這個世界最常見的風景。

百米的巨樹極其常見,二十米的古樹家常便飯,而隨之而來的,就是各種體型龐大的異獸。

愛波塔爾世界,編號Y783234,從Y字首來看,這個世界的危險度並不算離譜......這也只是對於能夠輕易捏碎巨獸的中高階劍主。

“哇擦,還真是有夠大,六十.....過百米了吧?”

大地在不斷的震動,走過去的巨獸,有著緩慢的節奏和遠超塔吊高度的長脖子。

大車隨著的腳步上上下下,上面的人跳跳停停,僅僅只是這個噸位,都讓人放棄了獵殺的衝動。

但從它探出脖子,走一路吃一路,那鋸齒一般的牙齒比人還大.......一直盯著高聳於雲的古樹樹葉來看,這傢伙居然是一個素食主義者。

“鄭團長,這個世界真的適合作為開端嗎.......”

從進入開始,其他戰團的詢問就沒有停過。

“等等看吧,從現在的情況來看,不是很適合。”

一路上,鄭禮嘴上說著“垃圾森林世界”、“潮溼的都可以長蘑菇”、“如果不是這裡有馬人鬼都不回來”,但卻一直用行動堅持自己的決策。

這滿是巨獸和大樹的世界,就是鄭禮選擇的起點世界,同時,也是馬人一族的重啟之路。

潘多拉女士的試驗已經有了初步的結論,並不是多麼好的訊息。

“讓一個野獸突然覺醒智慧......讓一個已經當了幾十年野獸的生命突然發現自己是人類,他能夠接受新的世界觀嗎?而如果他無法接受,無法否定過去的自己,他就依舊是一隻野獸。而如果他接受了新的世界觀,徹底扭轉過來,這和惡意的洗腦有什麼區別。”

涉及到思想和人類自我認知層面的哲學,基本是沒有肯定的答案,但科學、能力試驗的結果,卻能擺在所有人眼前。

潘多拉女士的“啟智”雖然不是洗腦,但從作用的過程來說,這種直接灌入一整套思維模式和基礎知識,並將“大腦”運轉起來,讓其重新形成人格的方式,應該叫什麼......哦,灌輸性學習機器。

還是不要糾結原理和道德、社會層面的亂七八糟的東西,那基本沒有一個唯一正解的答案,現在的開墾團,要的只是結果和結論。

被捕獲的雄性個體之中,41%啟智成功,但表現的就像是三五歲的小孩子,交流相當的吃力......最讓人無奈的,就是那些雄性馬人就算和你交流,也只是想著怎麼把你放進鍋裡。

是的,鍋裡,而不是烤架上,這就是他們最大的進步。

“就不能再做過一點,直接灌輸一系基礎的知識和道德體系......算了,當我說了傻話吧,道德這玩意,本來就是社會的衍生物。”

知識可以灌輸,但對錯只能判斷,對某個行為做出善惡、好壞的判斷標準,就是道德和法律的稚型。

“做不到的,即使勉強去做,也只會讓其靈魂分裂,兩個矛盾的自我認知,會撕裂那個脆弱的靈魂。”

這展開的話,大概又要涉及靈魂本職的學術領域了,但現在,只看結果,就是對成年馬人的“啟智”效果極差。他們就算多出了三五歲孩童的智慧......也只是變成了更危險、更有攻擊力的野獸。

對雌性個體的啟智成功率較高,超過了六成,但詭異的是其靈能天生較弱,連帶的就是攻擊性也偏低。

這種情況,讓鄭禮有些費解,這種馬人之前的靈能都不都是極低層面的“零蛋”嗎,怎麼還會因為性別不同而產生差距,靈能學上性別不同應該沒有區別的.....

“......你們看的是平均值吧。弱小的雄性活不下去,族群競爭和自然的雙重考驗,讓他們只有最兇殘、狡猾的才能存續。這樣的雄性意志堅定,往往也是慾望強烈之輩,甚至有的都覺醒了祖輩的靈能天賦,靈能數值偏高才正常。”

“環境決定了種族的脾性嗎......”和研究者再度溝通之後,鄭禮確定了那些常見的馬人強盜們,大概不適合進行啟智.....至少不適合成為第一批的智慧馬人族群。

他們攻擊性太強,成年雄性往往手上一堆血債,其每天的日常就是狩獵或者廝殺,就算腦袋有了新的轉變,行為和自我也很難出現質變。

雌性稍微好一點,但也就是那麼一點點。

幼崽?的確更好,但一個族群的幼崽數量相當有限是一回事,那些三四歲就跟著父母打家劫舍彼此廝殺的“幼崽”,一部分較為正常,另外一部分,啟智後表現的比他們的父母更加危險。所以,鄭禮就選擇了這個世界。

“鄭團長,潘多拉女士的回應,新的成年樣本啟智成功,攻擊性比之前的種類,要好很多.......”

“行,那我們就繼續推進前線計劃吧。”

鄭禮當時就在思考,有沒有可能有沒有攻擊性的馬人部落,比如說吃草的,比如說不需要彼此廝殺爭奪地盤和生存資源的......

“優越的生活環境,讓他們走上了另外一條‘退化之路’,他們大多依靠採集為生,主要是素食生物。這樣的族群,作為第一批的‘種子’,相當適合。”

看著連馬人那標誌的鋸齒牙齒都退化平齒的本地族群,鄭禮滿意的點了點頭。

生長環境塑造個人性格,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塑造一個族群的性格.......當長期處於食物鏈的低端,他們自然會發揚雜食生物的優勢,向著食草生物一路狂奔。

和外系的馬人相比,這裡的馬人不僅攻擊性偏低,而且稍微戰時不利,就有著很強烈的逃避衝動......順帶一提,它們普遍六足,有的甚至進化出了十足,跑的相當快。

“可是,如果以這個世界為起始點的話,我們要付出的成本就會大幅增加.......”

世界沒有明確的強度量級,但其中的威脅生物有,這裡危險度只是Y,那是因為這裡根本沒有人類長期入駐,且大部分巨獸對於沒幾兩肉的“小肉人”沒有慾望。

一路上,鄭禮甚至沒有見過兩米以下的“小獸”,天空之中飛過的掠食者,讓他不由得想起了超重型轟炸機。

“看來,還是加上一筆防空的額外之處......成本高收益也高,我選擇這個世界,可不單單是為了潘多拉女士(鄭禮小聲說:她只是過客,這個世界是我們的)。這個空氣含氧度極高,各類生命力極度旺盛的世界,是資料之中,面積最大的世界.......”

最大的世界,才是鄭禮選擇在這裡的根源。並不是單純為了佔地,而是龐大的世界意味著足夠的生存空間,無數未知可勘探的礦產和自然資源。

雖然前期勘探、狩獵的成本肯定會更高,但從長遠來看......直接說吧,在戰爭期間,鄭禮作為“後方工廠”,需要大量的資源,包括且不限於資源、空間、礦產、人力。

如果是三五年的戰爭,鄭禮拿個小世界,自負盈虧好好經營就是了,但如果是百年甚至兩百年的長期戰爭,鄭禮就要考慮到這個世界作為二線、三線地區的開發潛力了。

起始點,或者說的“鄭家軍團”的主城,鄭禮希望能夠看得長遠一點。

“.......目前發現了包括鐵礦、類銅礦、舟石、寶泉綠鑽在內的十七種礦石存在,雖然都不是太值錢,但都沒有深埋入地,是非常好開發的露天礦區,這是一片處女地.......”

這樣的世界,在資料庫之中相當多,都是無人問津的偏遠世界。

和舊時代相當多的戰爭,是因為自然資源而起的事實不同,諸神之地由於太多世界的融合,各種自然規則的彼此碰撞和融合,各類‘類原子’構成的常規自然資源相當富裕。

真正值得爭奪的,始終是各種和“靈能”掛鉤的資源,比如當年的蘑菇人世界,那增加靈能上限的丘丘果。

還有隔壁的星獵世界,從名字就看得出來,哪裡有相當多值得狩獵的超自然生物。

而這個世界,雖然很多奇珍異獸和超級巨物,但大部分生物是沒有靈能的,這個世界單純的是“超級營養品”。

再加上這個世界離時遷城比較遠......高額的運費成本,是最能夠阻止投機衝動的現實,但對於鄭禮來說,這並不是什麼問題。

“......這個世界,龐大的獸群和無盡的森林,意味著我們的生存資源不要額外的支出.....直白點說,糧食不是問題,有糧有土地能養人,我們可以將其改造成適合新生命、新族群的生態圈、城市圈。”

至於劍主成長所需的靈性材料,那就更簡單了。

“前期,周遭的那些世界可以採集,往後走,戰爭不斷升級,各個世界都會遭受威脅,您們還要擔心找不到獵物?”

答應幫潘多拉尋找合適的馬人族群,是鄭禮無法拒絕的任務,但為自己和戰團找個“家”,才是他真正要執行的首要目標。

“......按照計劃,第一批馬人幼崽,需要至少三年,看來,我們有足夠的時間適合環境,然後將其改造的適合我們居住。”

扶助馬人族群,從零開始重建族群甚至文明,顯然是一個超長期任務。鄭禮並沒有義務也沒有打算做全程,幫潘多拉做做前期就差不多了.....藉著這個機會,開坑自己那份地區,也是上面的意思。

“本地馬人的DNA譜系出來了,和常見的馬人高度相似。具體資料我就不說了,反正你們只要知道他們直接的關係比人類和黑猩猩還近。人和猩猩是表兄弟的話,他們就是親兄弟。大概是惡劣的環境逼得他們像老鼠一樣到處逃竄,他們就真的把自己當老鼠看了。”

和預期的不一樣,宋瑩對這種生物完全沒有興趣......她早就收集了全套馬人資料,對於這種只是換個色的亞種,只是稍微收集了一兩個標本的程度。

而最讓人感覺微妙,這裡的馬人不僅沒有定居點的概念,長期追逐水草、蔬果為生,本地的其他族群他們都打不過,反而特別擅長各種跑路。

鄭禮親眼去看了一批“原住民”,別說和自己一行打交道了,看到外來者的同時,就敲鐘報警報喊人。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稍微靠近一點,就四散而逃。想起老家那“武德充沛”的同類族群,鄭禮還是有點感嘆。

“.....讓潘多拉女士慢慢來吧,我們有足夠的時間。”

最新的前線戰報握在鄭禮手上,稍微瀏覽了一下,他也松了口氣,情況還不算太糟。

第二波戰事還在準備之中,阿特爾人的前線依舊處於稍微回縮的趨勢.....前線大概是不會有休眠的那一刻,小打小鬧天天有,但短時間內,也看不到分出勝負的絕殺奇蹟。

鄭禮通告了前線的戰事,也讓研究者安心繼續自己的工作。

“......我個人的意見,忠誠度比能力更加重要,一個族群最古老的個體,往往會成為後來者的樣本和典範,他個人的行為模式,會成為族群模仿追趕的目標。直白點,我希望第一批‘馬人’是‘親人派’。”

最終放棄外面的荒野馬人,還是因為這個緣由。荒野強盜的兒子並不肯定會子承父業,但如果荒野之子從小就在土匪窩長大,覺得殺戮、掠食才是天經地義的自然規則,那麼,這一代代越來越歪也正常。

而換個方向,如果父母輩都是“親人派”,那麼,“第二代”、“第三代”也很自然的找到了新的進步方向......

“培養二鬼子,要從娃娃抓起,我們有充沛的時間,用成年個體湊合起源的計劃還是取消吧,我們可以等新一代的個體成長起來。”

馬人和普通的生物相比,還有一個微妙的優勢,他們的成長速度、衰老速度、死亡速度都相當快。

一個成年馬人,從壯年到衰老而死,只有人類的四五年左右,而已知的馬人的平均壽命不過十六,活過25歲的算是壽星了。

這從一個側面反應了馬人文明斷檔卻無法重建的根源之一,這一代人還沒來得及成熟,就已經走向終結,就算偶然有什麼文明的火花,也會被自然規律強行掐斷。

但鄭禮能等(他忙著做私活),時遷城卻不想等。

在臨時調來的“專家”的幫助下,原本短暫的青春期、成熟期再度縮減。

第一批的馬人族群,只用了兩個月不到,就建立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