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穿梭奇幻的科技大亨最新章節列表 > 第238章 上西天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38章 上西天

SNC不是影響因子最高的SCI期刊,但絕對是讀者最廣泛的SCI期刊。

所以當Nature最新一期,刊登了250K常壓矽金超導體論文之後,迅速引發了整個國際科學界的震動。媒體也聞風出動,跟著起鬨。

“劃時代!華夏杜恪團隊攻克常溫超導難題,人類即將進入超導時代!”——明日頭條。

“近日,由夏科大電子流實驗室成功研發出250K常壓超導材料,這標誌著即將迎來室溫超導,大大推動科技跨越式進步。”——路邊社。

“預定明年諾貝爾獎的超導新材料,由華夏殿堂級科學家杜恪領銜團隊攻克!”——《朝日新聞》。

“鑽研電漿武器的天才改邪歸正?室溫超導誕生,由杜恪領導的夏科大電子流實驗室完成,Nature編輯部認為是爆炸性的成果。”——法舊社。

“新能源革命的發起者杜恪,再度帶領團隊完成超導成就,未來社會是否要進入零損耗的能源新時代?”——《泰晤士報》。

“破解材料難題的終極秘訣——杜恪晶陣!”——米聯社。

“華夏率先攻克室溫超導,米利堅大統領連發三條推特,稱讚這是全人類的福音,他已經向杜恪發去好朋友的祝賀。”——。

250K常壓矽金超導體,明明第一作者是曹軒庭,奈何所有人都盯著杜恪,彷彿新聞不帶上杜恪就沒銷量一樣。實在是杜恪這個名字家喻戶曉,已經成為全世界的科學偶像。就像愛因斯坦、牛頓、愛迪生、霍金一樣,科學成就先不說,但名氣絕對是三歲小孩都有所耳聞。

何況杜恪還是通訊作者,在國外科研人員眼中,通訊作者地位要高於第一作者。

因為通訊作者是課題的總負責人,承擔課題的經費、設計、文書,也是對外聯系人,更重要的是通訊作者擔負著論文的可靠性責任。

更多的記者蜂擁向電子流實驗室。

杜恪帶著曹軒庭,召開了一次記者會。

“杜恪博士,常壓下250K實現超導效能,是一項非常顛覆想象的科研成果,目前僅有電子流實驗室做出來,很多人會關心你們反覆論證過,這其中會不會有誤差?”一名老外記者率先發問。

杜恪回應道:“現在已經有很多實驗室再重複試驗,或許再多幾天,你們就能看到實驗證實的訊息,所以毋庸置疑。”

雖然身上只有小號的心靈戰甲,但簡單的復刻能力還是有的,所以第一時間杜恪就接觸了矽金超導體和矽金半導體,對性能參數瞭如指掌。

自然不用擔心是曹軒庭他們造假。

“杜克博士,您是在什麼樣情況下,發現杜恪晶陣的特殊效果?”

“就是腦子裡想出來的,沒有特定的環境。”

“杜恪博士,250K常壓……”

“關於矽金超導體的問題,都由曹軒庭博士回答,你們直接問他。”杜恪擺了擺手,這種沒有多大意義的風頭,沒必要搶著上,多讓下屬露露臉,才能展現出領導的風采。

接下來他也只是簡單回答了一個問題,剩下有關矽金超導體的問題,都讓曹軒庭代為回答,便結束了這場只有一個小時的記者會。

等開完記者會,田瀾彙報道:“老闆,航天科工的徐總,趕來廬州市約你見面。”

“他在哪呢?”

“在夏科大。”

“嗯,安排一下飯店,我請他吃飯。”杜恪隨意說道。

航天科工來的不僅是徐總經理,還有兩位外部董事和一名工程院周院士,在附近的一家飯店裡,杜恪招待了徐總一行人。除了周院士,其他人他都不認識。

“杜院士,久仰大名,終於能親眼見到您這位大科學家。”徐總熱情的握手說道。

“徐總太客氣了。”

“一點也不算客氣,杜院士,您可能還不知道,我們航天科工的很多專案都與您有關,特別是電漿武器這一塊,已經開始替代好幾款老式防空系統。”

航天科工是央企,正所謂航天科技是把人送上天,而航天科工是把人送上西天,主要產品為航天防務,有好幾款防空導彈武器系統。當然也做衛星等航天產品,軍民融合後,也開始涉足機械、電子、化工、通訊、交通、計算、醫療、建築等民用領域。

今天徐總一行人來的目的,杜恪已經心知肚明,毫無疑問就是航天科工前幾年放出去的衛星——高速飛行列車。

“杜院士,您跟周院士是老熟人了,應該知道三院一直想要做近地飛行器,也就是高速飛行列車,但是技術論證多次,目前還是在600公里上受到太多制約,遲遲無法動工建設第一條真空鐵路。”敬了一圈酒之後,氣氛漸漸好起來,徐總開始訴起了苦。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三院就是原來的航天三院,現在的飛航技術研究院。

周院士是三院的總設計師。

三院主要研究飛航導彈,主要在大氣層內飛行、帶有發動機、能改變彈道並依靠動力擊中目標。巡航導彈就屬於飛航導彈,所以說,飛航是可以射大蘑菇的。

不過近幾年飛航,或者說整個航天科工,都在尋求轉型,想要在民用領域大展拳腳,再用民用補貼軍用,減少國家的行政撥款。

高速飛行列車,就是航天科工的主打專案。

奈何,命運多舛,或者說吹牛吹太大,遲遲無法兌現。

“徐總,你這次找到我,是有什麼需要我幫助?”杜恪懶得拐彎抹角,直接詢問道,“是因為矽金超導體的研發成功,所以你們打算與電子流實驗室合作,開發更適合的新一代高速飛行列車嗎?”

徐總一時間還有點不適應杜恪的風格,好一會才明說了自己的來意:“額,我這個……打聽到杜院士您邀請了南車北車,參與超導研究論證,我毛遂自薦,希望我們航天科工也能加入其中,我們的技術在高速飛行列車和磁懸浮上,絕對不會比南車北車差。”

“航天科工的技術我當然相信,不過我只是跟大領導隨口提一句,希望南北車加入超導專案,具體最終磁懸浮也好,真空列車也好,都要上面制定發展戰略,所以徐總你可以向上面申請嗎。”

周院士介面道:“上面申請肯定要做的,但是也希望杜院士能幫幫忙,儘早批覆高速飛行列車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