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我真的是演員啊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七十六章 聯合導演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七十六章 聯合導演

顧君的這番話主要是說給在座的幾位演員聽的,畢竟演員與幕後人員不同,常年接受媒體的追逐、粉絲的追捧,很容易形成一種“我很了不起”的錯覺。

而且,劇組就這麼大,今天下午的他就在大庭廣眾之下把天仙給訓得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

身為投資人卻插手劇組拍攝,甚至還如此的指責演員,很容易戳到某些人的傷處。

演員,尤其是有些年齡的,雖然不明說,但心中自認都是自詡有藝術家的傲骨的。

對於顧君這種年輕還不知天高地厚的投資人是一千個一萬個看不上,即便他們知道片酬還得從人家手裡領,但這部妨礙他們背後吐槽,乃至貶斥。

顧君不是菜鳥,自然明白這一點,他可不想靠‘以德服人’這種傻叉式的手段慢慢的去梳理劇組的人際關係。

有道是慈不掌兵、義不行賈。其實導演也是如此,做導演的就沒有脾氣好的,人善只會被人騎。

當然,更重要的是劇組拍攝任務太重,動輒15.6個小時,甚至幾十個小時連軸轉,任誰休息不夠,脾氣都大。

導演最大,可以隨意對演員發火,宣洩自己的怒火。

演員心裡也有氣,可不敢對導演發,對同行也不好,生怕弄個以大欺小的名頭。

那沒的說,助理就成了這個受氣包。

這種事情略見不鮮,例如賢妻就對助理這個那個上過熱搜。

顧君知道他們心中有火氣,但他不在乎。

他可是製片人,即將兼任聯合導演的職務,是掛比一樣的存在。

任你千變萬化,我自一掌橫壓。

看似和善、詼諧的語氣,但隱諱的表達出他的脾氣可能不太好,下午的訓斥不是意外,就是殺雞儆猴。

就是告訴演員:你們什麼都可以有,千萬不要抱有我會道歉的想法。

在場的演員不少,可跟顧君有直接接觸的只有趙默以及天仙,其他人別說交集,甚至都不一定聽說過顧君的名字,哪裡明白這位竟然是這麼個不按套路出牌的尿性。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一時有些無語的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當然,主要看向趙默與天仙,有點摸不到套路的他們不敢出牌。

天仙是啥也不知道,啥也不敢問,一聽顧君發完話,鼓掌就完事了。

一看被訓哭的天仙都鼓掌了,其他人也不好意思閒著啊,把筷子一扔就開始啪啪啪。

顧君身邊的很多工作人員從《明星的誕生》時候就認識他,對他還算信服,一看就知道這是老大要入局啊,掌聲更是不能停。

再想起那1500w的分紅,而且現在的大家從遊兵散勇成了有正規軍,那手掌拍的就不打算要了一樣。

就像多骨諾骨牌一樣,帶的整個大廳都響起如雷般的掌聲。

估計離顧君他們遠一點的工作人員都納悶:“這吃的好好的,鼓得哪門子掌?”

顧君不會被掌聲迷惑,他知道這裡面肯定有人依舊不信服他,不過那些不重要。

等掌聲稍停後,顧君繼續說道:“先謝謝大家的認可,在場的很多人都是合作過的好朋友,大家也多少瞭解我就是這麼個尿性脾氣。

要是哪句話惹的大家不高興了,您儘管提意見,我要是聽一句,算我輸。

說說笑笑,吵吵鬧鬧,只為了大家這一笑。不跟大家開玩笑了,我說點正事。趙默導演為了咱們劇組付出了太多的心血,身體時有不適,頻頻跟我感嘆劇組工作量之大,總有力不從心的感覺。

希望我這個好朋友能夠替他分擔下工作,因此邀請我擔任聯合導演的職務。這可是導演啊,一言而決的職位,開始我都沒想接受,但回去想了想,其實也沒什麼好怕的。

以前的我沒做過編劇,做了以後還不錯,以前我沒做過演員,做了以後覺得也還行。

以前的我也沒做過導演,但以後說不定真的要做,既然以後要做,那與現在做也沒有什麼不同。

我已接下趙導的委任,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誠惶誠恐的希望大家能夠互相配合,通力合作。

這一杯,我先幹為敬。”

將杯中酒一飲而盡的顧君坐了下來,拿起筷子開始品嚐美食,故意低著頭不去看大家的神色。

抬頭與在座的諸位對視一眼,趙默問道:“我已經就這事跟三家制片方交流過,對方原則上沒有意見。當然,大家也是劇組主創,如果有意見儘管提出來。”

三家制片方就是顧君、中影、光鮮,光顧君就佔了50%以上的話語權,誰還能說個啥。

就跟烏克蘭提議取消戰鬥民族的一言否決權,然後被戰鬥民族使用一言否決權給一眼否決。

演員們都是人精,一聽這就是明著詢問,暗著已經確定,那還說個季八茂啊。

明白大勢已定的諸位演員不會單純的相信什麼‘公平、公正、民主’。

“我jio的挺好的,咱們這個劇本不是顧匯出的麼,想來熟悉方面是沒問題的。”

“有道理,我聽說顧導在戛納拿過獎?那應功底絕對沒問題。”

“”

“”

不管大家是真的同意顧君加入,還是虛與委蛇,但‘顧導’這個稱呼代表他們選擇不反對顧君成為導演之一。

~~~~~~~~~

5月13日,第20屆京大學生電影節落下帷幕,顧君還是沒去成,但有人給他傳來了訊息。

最佳影片獎給了小鋼炮的《一九四二》。

最佳導演獎給了管護,作品《殺生》。

最佳男演員給了黃博,憑藉的是《殺生》裡的牛結實。

最佳女演員給了顏丙燕,作品《萬箭穿心》裡的李寶莉。

最佳編劇給了《邊境風雲》,程耳集編劇導演與一體。

京大學生電影節是以大學生為主題的電影節,“青春激情、學術品位、文化意識”的宗旨,堅持“大學生辦、大學生看、大學生拍、大學生評”,奠定了不同於其他電影節的獨特品格。

呃...換句話說,大學生電影節更注重導演、演員本身的成就,以前的導演、演員本身的成績會影響每屆電影節評委的選擇。

評委由大學生與專家評委聯合評定,評委中大學生評委佔總人數的3/4。

因此有“主觀意識太強,專業性偏不足”的評價。

大學生電影節在知名度與地位遠不及金雞、金馬、金像這三金,也不如國內唯一的國際a類電影節的上影節。

但大學生電影依舊很受國內影視行業參與者關注,至少比長春電影節這種次一級的電影節是要強的。

因為它的受眾大多是在校大學生,這些年輕人是非常重要的觀影力量。

為了印證大影節強調大學生參與、拍片、看片、評片中均有大學生特色的宗旨。

每屆的大影節還特設了最受大學生歡迎導演、男演員、女演員三個獎項。

由大影節官網以及頒獎禮在場的3000位學生評選而出。

這是個只考慮人氣,不考慮演技的獎項

最受歡迎導演給了吳昔果,《一個明星的誕生》。

最受歡迎男演員給了大哥成,《十二生肖》。

最受歡迎女主角給了黎青果,雖然這個獎項不重,但這是她第一個演員類的獎項,也算是一個認可。

國人都是好面子的,有個獎項傍身,等於得到了認可,找上門來的資源也會多不少。

國內好多好演員就是這樣,原本寂寂無名,但在國外獲獎以後,資源簡直爆炸。

像王千源,憑《鋼的琴》拿了京影帝後,相繼與陸陽、許安華、吳白鴿、丁盛。老謀子等知名導演合作。

至於其他的電影、電視劇的資源也好了不知道多少。

尤其是在限薪令時期鬧出了6000w電影片酬的爭議事件。

弄得觀眾直接懵逼,只當流量們片酬高,合著戲骨們片酬一點不讓流量專美於前啊。

尤其是大家印象中的王千源並不是特別出名。

弄得大家格外詫異。

你要是說陳昆、鄧朝、黃博等人值六千萬,大家絕對不會覺得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