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風雲1999最新章節列表 > 第282章 人性的自私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82章 人性的自私

時間進入11月。

隨著預定的收費運營日子越來越近,山水科技全體上下全部都進入了緊張但有序的忙碌狀態,即便是陳子山身為老闆,同樣無法例外。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可是人都有這麼一種感覺,發現越忙的時候,事兒就越多。

這不。

禮拜五晚上。

陳子山接到了陳麗麗的電話,說明天上午要回一趟蕭然,問陳子山有沒有時間一起回去,順便搭順風車。

因為事兒忙,陳子山本想說不回去,可是仔細想想,自從七月回去一趟,整個暑假外加國慶,他都沒有回去瞅一眼。

離得遠倒也罷了,臨州去蕭然,開車就一個多小時,用陳母的話講,就是上了大學,陳家就像沒了兒子一樣。

所以陳子山就答應了。

第二天上午。

陳子山開車到城站,接了陳麗麗,一起回到了新塘。

晚上。

一家人吃過晚飯,圍坐在客廳沙發上看電視。

邊看邊聊家常。

現在日子過好了,越發地覺得在一起的時間彷彿越來越少,所以一家四口都特別珍惜相聚的時光。

不一會。

特意趕回家的陳麗麗主動說起一件事。

原來陳麗麗從尚海趕回來的目的,是想跟陳父陳母說有關於她們學校提倡學生主動報名參加西部支教的事兒。

“你要支教?”

陳子山瞪大眼睛問,前世沒這一出呀,咋玩出來的?

陳麗麗說:“是的。”

陳子山說:“沒開玩笑?”

陳麗麗認真地說:“不開玩笑。”

陳母在旁聽得不是很懂,就問陳子山,說支教是啥意思。

陳子山揉著額頭說:“讓她自己說吧。”

陳建國倒是懂一些,只是瞭解不是很深,所以也把目光望向陳麗麗。

陳麗麗說:“爸媽,國慶期間我去了川省遊玩,那些邊遠地區的風景美則美矣,美中不足之處,就是很多適齡兒童都得不到很好的基礎教育,那邊不僅窮,而且師資力量太弱了,我做不到很多,但是我至少可以貢獻出個人的力量,微盡綿薄之力也是好的。”

陳建國說:“支教不是做老師的嗎?你都沒去做老師,支教做什麼?”

陳麗麗說:“大四可以自願,不分師範生和非師範生,這叫實習支教。我的打算是先去做實習支教,畢業後就可以做長一點。”

陳母說:“很遠的吧?”

陳麗麗說:“遠是遠點,不過有意義。媽,你是不知道,沒看到過那邊的學校和孩子的情況,很多孩子渴望讀書,卻沒有機會,他們只能和他們的父母一樣,一代一代都困守在同一個地方。”

“可是很苦。”

“苦點沒關係啊,我不怕!”

“……”

陳子山插話說:“別說不怕,你現在一時衝動的可能性居多,未來後悔時就晚了。你根本就想象不到那邊艱苦的條件,有錢都買不到東西的地方,太苦太累,幫助他們有很多的方法,沒必要親自去。”

陳建國說:“山區嗎?”

陳麗麗說:“是的。”

陳子山說:“現在支教的去處,一般都是偏遠山區,很多都是連路都沒通的小山村,你要翻山越嶺才能找得到地方。”

陳母說:“那怎麼行,你一個女孩子家,怎麼能讓人放心。”

陳麗麗說:“媽,山區人們都是質樸善良的,去支教就是在幫助他們,他們感恩都來不及,我們學校就有支教的學姐學長,他們都說山區雖然艱苦,但是村民善良好客,所以他們身體雖累,心卻是快樂的。”

陳子山說:“山民淳樸不假,我不否認大多數山民都是如此,但是還有一個詞,叫做窮山惡水出刁民,有些事情沒發生時,我們講機率,一旦發生了,機率就沒意義了。”

陳母心善,本來聽著有些動搖,被陳子山這麼一說,頓時又覺得大有道理,便又開始反對陳麗麗的想法。

用陳母的說法,現在咱家開始富裕起來,捐錢捐物都可以,犯不著親自跑到山區去支教呀!

陳建國說:“你媽說的有道理,捐錢捐物我都不反對。”

陳麗麗忍不住朝陳子山翻白眼,原本以為自己弟弟也是大學生,應該能夠成為自己遊說父母的助力,沒想到讓他回家,反而是搬了石頭砸自己的腳。

又聊了一陣。

陳母把陳子山的話聽進了心裡,思維鑽了牛角尖,無論怎麼說,始終都不鬆口,咬定了可以捐款,多捐一些都行,就是不能去。

陳麗麗沒法,小事情上可以由著性子來,這等大事可不能隨她去任性,所以陳母不答應,她只能徒呼奈何。

最後噔噔噔地上樓。

晚上臨睡前。

陳子山見陳麗麗房間還亮著燈,知道還沒睡,就去敲門。

陳麗麗開門,見是陳子山,說你來幹嘛,還不去睡。

陳子山說:“看你亮著燈,就來瞅瞅。”

陳麗麗說:“是有事想說吧。”

陳子山笑道:“發現你越來越聰明了。”

陳麗麗說:“別捧人,我不吃這一套。你來得正好,我來問問你,剛才為什麼不幫我說話,你明知道去支教雖然辛苦,但遠沒有你說的那麼誇張。”

陳子山說:“我說過,你知道的都是好的故事,我不排除支教的故事大多數都是好的,但是總有一些不和諧的聲音遊離在你的認知之外。”

陳麗麗說:“你又如何知道?”

陳子山沉默。

事實上。

前世網際網路極度發達的後世,女老師支教遭受各種不公待遇的情況時有發生,而在現在,因為沒有渠道直接暴露,很多故事都埋沒在世人的感知之外。

國家需要支教,很多不和諧的事件能壓就壓,畢竟這是少數,不能因為少數而影響支教大業的開展。

在寧大附中教書那麼多年,圈內之事沒少聞,支教是好事,但是當自家親人面臨這樣的選擇時,他下意識地拒絕,因為他不想那些不愉快的事情發生在自己人身上。

別人可以去,畢竟有些事情只是小機率事件,但自己人不行,機率多小都不行。

這是人性的自私。

聖人都無法完全避免,陳子山當然也沒法例外。

所以。

別人能去,陳麗麗不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