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數字王國最新章節列表 > 226大資料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226大資料

“我們都知道,公司價值提升最大的節點是上市前後。對於金龍的定位,我是這樣考慮的,從發展的角度來說,可以推遲ipo,儘可能把公司價值提升的部分賺走,還是那句話,風險和收益成正比,上市之前,儘可能把公司市值推高,使其成長性降低,創造出一個超級ipo,降低二級市場的利潤”

趙子明說出心中的想法。

楊小龍兩人一聽,心下大喜,正和其意,對於投資人來說,如果公司上市後,股價暴漲,就是他們的失敗,因為錢都被股民們賺走了,他們冒著風險去投資,可不是為了做善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承擔多少風險就要享受多少利潤,對於股民來說,風險是可控的,估價跌了,就賣出去,而一級市場回收時間長,獲取回報的時間長。

“當然推遲ipo不是時間上的推遲,而是讓公司長到最大,再去上市,要儘可能把所有前景都考慮到,所有預期都被掌握,把公司價值提升的這一部分巨大利潤讓利給風險投資商而不是股民。

比如facebook的1000億美金上市,阿里巴巴的兩千億美金,他們估值已經這麼大了,缺少股票增值的多倍空間,股價上漲就很緩慢”

趙子明喝了一口茶,繼續說道,既然給了一個大棒,也少不了甜棗,安慰下投資商也是應有之意。

楊小龍本來有很多話要說,如今聽了趙子明的一番敘述,反而不知道說點什麼好。

“在我的預想中,網貸公司應該是多強並存,想要一家獨霸也不可能,最好的結果也不過是一超多強罷了,因為市場的本性決定了,你不可能為所有人提供服務。

以不良貸款人來說,他們的資金需求也是巨大的,即使信用很差,並不意味著違約,很多時候,只要採取一定的手段,帳還是能要過來的,對於這一部分市場,金龍能做的就不多,我們從開始就力求合規合法,不可能在討債上,牽涉到社會灰色面”

趙子明興致來了,也不管兩人有沒有興趣,會不會同意,繼續說道。

“對於金龍貸的下一步發展,繼續最佳化大資料風控是必須的,雖然我們初步建立了行業壁壘,但是優勢不是絕對的,隨著各大電商巨頭介入這一領域,我們的技術優勢在縮小,他們可以憑藉著海量的資料,輕鬆碾壓大部分網貸平臺。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演算法沒有資料重要,演算法即使再好,脫離了資料,也是空想,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社會化的資料,本身就具有強大的壁壘,只要掌握了資料,即使分析能力不那麼精準,也能實現一些匪夷所思的事。

qq通訊錄的自動化分組,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其實它的技術並沒有那麼先進,能清晰判斷一個人是我的初中同學或者同事,只是它積累了海量的資料。

現在大家逐漸意識到資料的重要性,相對封閉就是多數公司的第一選擇,就好像是一個金礦,雖然我挖礦能力不強,但是我守著,不讓別人挖。

金龍要想突飛猛進發展,獲得海量資料是必須的,最大的金礦,銀行的信貸紀錄,短時間不會開放,我們只有考慮其他出路,購買資料和資源共享,對於和我們同等規模的公司,想辦法和對方達成合作,實現數據共享,對於小公司能買則買,盡最大可能獲取各種資料。

現在有許多公司利用手機app和瀏覽器裡的cookie獲取大量使用者資訊,持續跟蹤使用者的行為,這雖然是對使用者資料隱私的侵權,我們不能這麼做,但是不妨礙我們拿過來用,透過花錢或其他手段獲取這些資料,或者購買這些公司的服務,反向破解資料。

所有的這些,都是公司下一步要做的。

趙子明放下茶杯,不在說話,留給兩人消化的時間。

楊小龍聽的大開眼界,雖然一直都知道,趙子明能力還是有的,也想不到,他對金龍的發展,有這麼清晰的思路。

對於很多創業者來說,都是能撐下去就撐,實在不行就破產,對未來只有模糊的目標,在戰略決策上猶豫不決。

徐寶平第一次打量起了趙子明,雖然他面上和藹,心下卻多少看不起趙子明的草根性,東方大學國內知名,在世界上根本排不上號,更別說和他留學的學校相比了。

趙子明的出身更是拿不出手,在他看來,就是貧下中農,只是機緣巧合遇見了好的技術團隊,完成了大資料風控的建立,不然的話,一個沒有任何背景的在校生,想介入這一塊,還是太過異想天開。

徐寶平最近把精力都放在金龍公司的技術團隊上,就抱著一旦談不攏,就挖人另起灶爐,可惜,金龍保密措施太到位了,到現在也沒找到金龍公司的x小組。

今天聽了趙子明的一席話,徐寶平才恍然大悟,每一個人的成功都不是僥倖,即使最初是幸運,想要進一步發展壯大,原地踏步是不行的。

不管趙子明之前是什麼樣,眼前的他,領導金龍公司的發展,綽綽有餘,思路清晰,目標明確。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楊小龍恭維道,

“哈哈,小龍太客氣了,以後公司的發展還得靠你們多支援多幫助”

趙子明一臉笑意,

“可不能投下錢就不管了,沒有你們的精心愛護,金龍想成才都難”

“趙總,哪裡話,只要你願意,我們歡喜還來不及呢,介入金龍的發展,是我這些年,最有眼光的一次投資”,

楊小龍客套話張口就來。

一旦融資成功,派駐資方代表必不可少,趙子明經過幾次接觸,發現楊小龍還是容易控制的,‘毒狼’的傳言有所誇大,他自然不知道楊小龍也是看人下菜的,內心傾向於他來公司任職。

至於楊小龍如何選擇,就不是他能把握的,把意思透露出去,看他上鉤不上鉤,即使不上鉤也無所謂,相信公司鐵板一塊,能讓外人找到漏洞,才是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