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數字王國最新章節列表 > 379格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379格局

“現在美國,以西岸、矽谷和舊金山為代表的fintech金融技術公司正在反思,金融應當恢復本來的面目,更好地為產業服務,而不能只做一個吸血者,除了掙錢,對整個市場有害無利”,

趙子明說起了他的初衷,

之所以同楊小龍開戰,並不單單是因為錢的事,

到了今天,錢真成了數字,他又不是守財奴,要那麼多零,也沒有用。

投行是冷酷無情的,他們對公司沒有任何忠誠度,持有公司股票的時間也很短,一旦股價上漲,就把它拋出去。

如果,一個公司的股份大量掌握在機構手裡,就帶來了不安定感,因為它經常會被買賣。

趙子明希望能營造一個完整的生態,將股票作為生態系統的連線工具,企業獲利的時候,生態的協同者全都能享受到利益,因為每一家協同者都是出了力的。

只有這樣,行業才能欣欣向榮。

“你的考慮是對的”,李偉倒了一杯酒,沉默了下。

他的酒量很好,只是年紀大了,有所顧忌,不然的話,一瓶也不夠。

也不用相互倒酒,算是自酌自飲。

宋玉華瞪了老公一眼,讓他少喝點。

李偉訕訕一笑,好不容易有個機會,能解解饞。

“只是一個想法,不是很成熟”,趙子明拿著筷子,笑著回答。

“很好了,很好了”,李偉搖頭,

他確實沒想到,趙子明的格局如此大。

做大事必須有大氣魄,本來他以為,趙子明趕走楊小龍,只是為了奪回公司股份,現在來看,趙子明的眼光已經超越了常人。

佈局的是整個行業,可以想象,金龍一旦上市,帶給投資參與者豐厚的回報,絕對讓人瘋狂。

對於大型投行來說,上市公司帶來的豐厚利潤,他們早已經見怪不怪。

而對於公司的上下游產業鏈,如果能從中分一杯羹,其影響必將深遠。

三家投行的影響力,怎麼可能比得上三百家參與者。

“公司之所以能上市,和機構投資人沒什麼關係,對於他們來說,不過是又一次瓜分的盛宴罷了。

而和公司厲害相關的,是他的顧客、他的員工、他的合作伙伴、他的渠道、他的分銷商”。

趙子明開啟話匣子,有點情緒外露,

“而這些人,在公司上市的時候,往往因為能力很微薄,沒法大批量去購買公司的股票,從而喪失了享受公司上市帶來好處的機會”。

李蓉蓉有點心醉,認真的男人最有魅力。

她很少看到男友如此激昂慷慨,在她印象中,大概只有兩人剛認識,約會的時候,趙子明說起自己改變世界的理想,雖然青澀,卻光芒四射。

而隨著男友越來越成功,整個人變得成熟內斂,不為外物所動,情感外露的時候越來越少,李蓉蓉每次都笑他老幹部做派。

雖然兩個樣子,她都很喜歡,前者銳利,後者穩重,但能讓人親近的,只有第一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儘管趙子明待她一如既往,愛意滿滿,但不自覺的變化,已經開始,她自己首先體會到。

不論是旁人的態度,還是新聞媒體,都在時刻提醒著她,趙子明已經不是一般人了。

她既為自己的眼光自豪,有時也會有點恐慌,雖然一直很努力,但男友跑的實在太快了。

李蓉蓉以前從來沒有想過要找一個億萬富翁做男人,偶爾幻想一下白馬王子,但趙子明給她的衝擊實在太大了。

兩人相識時,男友剛開始做生意,雖然有錢,卻沒有太誇張,那個時候,她還能撐得住,畢竟追她的人中,有錢的不少。

現在幾乎有了暈眩感,在她名下的房產、基金,已經以億為單位,可以說一切都不同了。

不過這些都是幸福的煩惱,她還不至於因為追不上男友的腳步,而自怨自艾。

畢竟這樣的生活,已經是無數人可望不可求的。

李蓉蓉唯一能做的就是拼盡全力,不求追上,但也不被拋下。

“這些和公司有業務聯系或者從屬關係的小合資夥伴和員工、顧客們,他們往往更忠誠、往往擁有公司的股票以後會長期持有,而公司的股價會很穩定”,

趙子明繼續說道,三個人都在傾聽,

對於李偉來說,這是近距離觀察趙子明的絕佳時刻,少有的情感流露,少有的袒露心跡。

要知道,到了趙子明這一步,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有深意,甚至喜怒哀樂都要隱藏。

他收集的資料再多,總隔著一層東西,不真切,沒有親自接觸來的直接。

宋玉華是第三次見到趙子明,雖然來家裡做客的人很多,但讓李偉慎重對待的很少。

趙子明自然給她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有一段時間,李偉還有意做媒人,後來知道了李蓉蓉才作罷。

宋玉華也曾問過李偉,究竟看重趙子明哪一點,李偉的回答也很有趣,有雄才,也有大略。

“他們也因為擁有了公司的股票,而有了更強的主人翁意識,在未來的工作當中,也更容易給公司帶來更大的價值,這個才是多贏的局面,而要想做到這一步,對上方舟財富,是遲早的事”,

這一刻,趙子明信心勃發,彷彿未來都握在手中。

李偉聞言,只能感慨,少年英雄,銳氣逼人。

自己確實已經跟不上時代了。

有的人一直為理想在拼搏奮鬥,每到關鍵時刻,就做出不一樣的選擇。

現在來看,趙子明有這樣的一絲特質。

把楊小龍的那部分利益奪回,而分給一直追隨他的人,如果為了利益,還說的過去。為了行業的發展,很難說,沒有情懷在裡面。

有的人,不能以常理來衡量。

雖然每個人都知道,企業的生態圈很重要,遠超幾家投行,但真正願意付諸行動的人,少之又少。

趙子明這樣想,也這樣做。

李偉端起杯子,將最後一點酒倒給趙子明,輕碰了一下,仰口喝下,一股醇厚甘冽流入喉中,讓他久久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