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數字王國最新章節列表 > 451覺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451覺悟

“嗯,我知道了”,

趙子明放下電話,閉著眼睛,完全放鬆身體。

雲雅裹著浴巾,半跪在一旁,將一枚枚嬌豔欲滴、紫中帶紅的葡萄剝開,放到男人嘴中。

雖然美人在測,趙子明的注意力完全放到剛才的電話上。

半天功夫,情報就傳回來了。

跟蹤他的人已經全部落網,因為幾人是僱傭兵,在“暗網”上接的懸賞,並不知道幕後主使是誰。

懸賞也很奇怪,既不是通常意義上的綁架、殺人等,又不是竊取商業秘密、偷拍目標隱私。

就是簡單的跟蹤,每日彙報。

以警方的推測,可能是“進一步的指令還沒下達,先提前準備”。

不管怎麼說,線索到這裡就斷了。

更為棘手的是,六個人在國內沒有犯罪紀錄,都是加拿大國籍。

盯梢、跟蹤最多是準備犯罪,嚴格按法律解釋,還真夠不上刑事立案。

所以,幾人很痛快的交代了,就是跟蹤一下,拍點照片,沒有一絲隱瞞。

至於接下來幹什麼,他們也不知道。

現在看來,幾人只是工具,連犯罪預備也靠不上。

而且被抓之後,加拿大大使館很快派人來,全程陪同,程式方面要求嚴格,

對方倒也沒有干預司法的意思,只是保障本國公民應該享有的權利。

不能超期羈押,不能誘供逼供。

這樣一來,沒有犯罪事實發生,只能等時間一到,放人。

實在令人憋氣。

趙子明雖然財大氣粗,在這上面也使不上力,只能把人關到最後一刻,出點氣。

儘管沒有查出任何線索,他卻從中嗅出不一樣的味道。

先有錢學謙,後有外國佬。

真是山雨欲來風滿樓。

其實,究竟誰在背後主導,趙子明也略有推斷。

要麼是這些年惹過的仇人,要麼是利益之爭,或許更有可能是國家力量的介入。

不管怎麼說,平靜的日子,可能要結束了。

對方無外乎幾種人,仇人、悍匪、間諜組織。

仇人報仇,悍匪要錢,前兩者都不算什麼。

花錢消災。

錢可通神。

一旦摸清對方底牌,他甚至可以主動出擊,提前消滅對手。

趙子明仔細回想了一下,覺得悍匪、仇人的可能性不大。

最麻煩的就是國家力量的介入,尤其是以美國為首的情報組織,一旦被他們盯上,麻煩就大了。

按道理說,他一個小小的商人,不值得情報組織這樣的龐然大物關心,但其中隱約不詳的味道,令他有點心悸。

這不是他受迫害妄想症發作。

六個加拿大籍的僱傭兵,都是華人面孔,沒有案底,這本身就不簡單。

竟然還上了“暗網”,麻煩不是一般的大。

一個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突然遇到黑暗世界的人或事,免不了會胡思亂想。

尤其趙子明有秘密在身,平時就很注意,唯恐表現出異常,被人盯上。

畢竟世界上的聰明人太多了。

如果不是仇恨、金錢的原因,盯上他,唯一的可能,就是人工智慧這一點。

畢竟,世界上比他有錢的多的是,如果沒有小智帶來的爆炸性影響,數字集團和趙子明只能算作一個符號,進不了國家的視線範圍。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而有了人工智慧,就不一樣了。

一個絲擁有了人工智慧,都可能引起轟動,更不用說趙子明這樣的商業奇才了。

他現在猛然發現,低估了自己,低估了人工智慧。

即將改變世界的科技,不是那麼簡單。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能把科技轉化為產品的企業家,更能發揮科技的作用,推動生產力的發展。

為什麼說,science始終比不上technology,原因在於此。

不能轉化為產品的科技都是耍流氓。

而趙子明正是這樣一個企業家,而且還是其中的佼佼者,過往的成績已經證明了他的能力。

這樣一個人,發明創造了通用人工智慧,必然會引起關注,甚至窺覷。

普通人可能關心的是,他將來會走到哪一步,取得什麼樣的成就,甚至關注一下趙子明的私生活,愛好八卦之類。

而政客關心的是,人工智慧的誕生,究竟會給現有的格局,帶來多大的變化。

要知道,一個新科技誕生,甚至能帶給人思維方式的根本性轉變,其影響之大,可想而知。

學術上有一個名詞叫做正規化轉移。

新正規化被接受,通常不是一帆風順的,往往是先抗拒,發起反對革命,然後才被逐漸接受。

在這個過程,免不了動盪,甚至流血,犧牲。

稍微有點遠見的政治家,就不會把通用人工智慧的誕生,當做一件小事,哈哈一笑,就過去了。

可以說,從小智誕生那一刻,整個世界就開始發生變化。

潛流洶湧,風暴襲來,而趙子明就是那個關鍵點,風雲匯聚。

然而,受限於人生閱歷,雖然他已經很聰明了,在某些事,難免判斷失誤,身在局中而不自知。

趙子明有預料到,數字集團可能會是下一個科技焦點所在,卻想不到,更激烈的手段都有可能被使用。

人工智慧帶來的影響,不是溫順的,甚至可能是殘酷的。

今天這件事,只是給他提了一個醒,不要以為人工智慧是自己一手創造出來的,就忽視它的影響力。

事物從誕生的那一刻起,就不斷擺脫創造者的束縛。

人工智慧雖然從長期來看,利大於弊。

然而,短期內的動盪不可避免。

不可能討的每一個人喜歡。

不可能控制所有的影響。

不說既得利益者的阻擋。

即使普通人,年齡稍微大一點的,在思維模式上,都可能難以接受人工智慧的存在。

憑什麼會認為,人工智慧會被所有人接受。

人工智慧帶來的衝擊,甚至會動搖現有的格局,政治的、經濟的、國家的、企業的、個人的,所有的一切都被包含。

並不是說,新的科技來了,大家認同、選擇、欣然接受。

而是,持有舊思維模式的老一輩退出了歷史舞臺,新的思維方式才能佔據主導地位。

老去或者死去,本來就是不斷鬥爭的過程。

“任重道遠”,

四個字在趙子明腦海中一閃而過。

雖然他沒有證據,心下也有幾分確信,最近的兩件事都是衝著人工智慧而來的。

至於誰在幕後,反而並不重要了。

因為接下來,會有更大的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