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數字王國最新章節列表 > 471新業務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471新業務

“從現在開始,對集團所有員工進行綜合評價,制定好方案,修補替代,培訓轉崗”,

趙子明開口說道,

他受金龍員工離職的刺激,終於下定決心,批准了“智慧換人”方案。

之前一直有所猶豫,什麼時候開始實行,畢竟對於很多人來說,轉崗都是一次巨大的挑戰,一旦失敗,粉身碎骨。

現在趙子明終於明白,他不是救世主,沒有人是救世主,巨浪襲來,每個人都得靠自己。

當然,這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慢慢來。

“好”,王天寶點了點頭,

不管願不願意,這一天遲早會降臨。

只要有利益可圖,資本家就不會有良心。

“注意保密”,趙子明開口叮囑,

“嗯”,王天寶自然知道其中的厲害,

可以說,這個訊息只要傳出去,必然會引起軒然大波,人心不穩都是小事,有可能被陰謀家利用,壓制人工智慧的發展。

“還有,定級方案我看過了,你發給其他人,沒有意見的話,就在全集團執行”,

趙子明說起了另一件事。

為了適應即將到來的鉅變,外部環境的挑戰和混合所有制的改革,快刀斬亂麻,在15年的最後一天,數字集團完成了員工職級改革方案。

此次調整,主要針對職工,不涉及組織架構。

根據方案,數字集團將員工分為管理崗位a和非管理崗位b。

a崗位分為10級,b崗位分為14級。

其中非管理崗位,從4級開始為研發工程師,一般由剛畢業的本科生擔任,碩士生從5級定崗。再往上為高階研發工程師、專家、研究員、科學家等。

a01為主管,與b06相當,a05為資深總監,有資格進入數字集團組織部,即高管團隊,a10為數字集團董事局主席趙子明。王天寶、沈依依定位a08級。

“好的”,王天寶回答,

這件事本來就由他負責,自然最為熟悉。

整個方案也是他參考公務員十級制度設計的,對於現在的數字集團來說,很適合,因為新一輪的擴充套件爆發。即將到來。

“沒別的事了,去把李玉叫過來”,趙子明開口說道,

王天寶點了點頭,聽從指示,開門把李玉叫了進來。

“我看你的報告,已經將智慧投顧業務重心轉向b端(瞄準商家而不是使用者),最近有什麼進展沒”,

趙子明讓李玉坐下,開口問道。

助理很快將茶水倒好,退了出去,給兩人留下談話的空間。

李玉上任以來,從內外兩個方面著手,大刀闊斧進行了改革。

一方面,對外拓展信用業務,切入商業信用市場,依託雲風控平臺,建立個人信用體系。

另一方面,對原有業務進行改革,繼續縮小小額信貸,大力發展智慧投顧。

利用獨特的金融數據處理能力,切入智慧投顧b端,透過向券商、銀行輸出智慧投顧體系,以b2b2c模式服務c端客戶。

李玉愣了一下,他還以為老闆要問離職潮的事呢,準備了一番自我批評的話,沒想到問的是業務。

不敢怠慢,組織一下語言,李玉開口說道,

“我們將處理後的金融資料,輸出給資產管理機構用於投資決策,簽約客戶包括工總行資管、華夏金、嘉實基金、易方達基金、中信證券等……”

趙子明聽著李玉的彙報,條理分明,邏輯清晰,滿意地點了點頭,

因為離職潮而帶來的不滿,也消失了。

這叫愛屋及烏,作為親自培養的大將,趙子明天然具有親近感。

沒有任何證據顯示,半路入職的高管,比親自培養的接班人更不忠誠,但感情上,很容易有所傾斜。

總得來說,李玉的能力還是很強的,相比沈依依主政時,也有明顯的進步。

現在已經沒有人再說,李玉還不如一個女人呢。

他的威信已經確立了。

金龍貸雖然發現不錯,和銀行業相比仍然有很大不足,畢竟最大的客戶仍然掌握在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手裡。

當初李玉決定為金融業提供智慧投顧服務時,在公司內部引起了強烈的反對。

不少人說他腦袋發昏,自廢武功。

要知道,隨著公司業務重心轉移,小額信貸收入下滑,智慧投顧和雲風控已經成為公司盈利的主要來源。

現在把技術輸出給第三方機構,把市場拱手讓出,讓人無法理解。

智慧投顧作為一片藍海,憑藉金龍貸的技術優勢,可以在這裡面躺著掙錢。

然而,一旦將相關服務提供給銀行、基金等老牌金融機構,對方憑藉著自己多年積累下來的優勢,可以輕鬆吃下大部分市場。

金龍貸與之相比,幾乎沒有任何優勢。

不過,李玉還是堅持己見,將智慧投顧的業務重心轉向b端,最終取得傲人成績,證明了自己的眼光。

尤其是上市後首個月財報出來,盈利創下十二個月來最高,推動金龍貸市值不斷上升,有望突破1100億元,達到10%的增值,贏得了各方的一致好評,擺脫了沈依依的陰影。

其實對趙子明來說,此舉巨大的收穫,並不僅僅是發展了多少客戶,掙了多少錢。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他當初之所以同意李玉的觀點,看重的是傳統金融機構積累的龐大資料。

金龍貸為各大銀行機構提供定製服務,相應的就會獲得一部分金融資料。

其中包含分析師資料(官方或非官方)、交易所資料(公開或半公開)、上市公司財務數據和客戶原始數據。

這類資料,原先的券商和銀行都會收集,並和內部資料一起處理。

加工、處理資料的能力不同,也就造就了不同的智慧投顧水平。

金龍公司得到這些資料,不僅僅可以作為智慧投顧系統資產端的主要資料,還能為整個風控體系的建立,提供巨大幫助。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服務收費是小頭,資料收穫才是關鍵。

隨著資料的不斷積累,甚至可以成就資料霸權。

一旦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是天然的護城河,堪比技術壁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