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秦命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34章 功高震主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34章 功高震主

信陵君的話還是講出了那些所謂的“好士”之人的本質,他們所好的並非“士”,而是“名”和“利”,“好士”只是為達到這一目的的手段。

這點上,恰是信陵君所不能苟同的。

在政治上信陵君也具有獨到的眼光,當年魏安釐王想聯秦伐韓,他就指出,秦國是靠不住的,只有韓國才是可以聯合的物件。

韓國就是魏國的屏障,依據唇亡齒寒的定律,若是韓國滅亡了,下一個就輪到魏國了。

實際上,歷史進程也是這麼發展的,當秦吞併了韓國的五年之後,魏國也被秦國給蠶食了個乾淨。

信陵君的門客也不太賴,往往是在關鍵時刻起到關鍵作用,即使是那些曾經在他手下混過的食客,也有幾個成為後來那個大時代中的風雲人物的。

其中最為著名的有兩個,我們應該會熟悉,張耳和陳餘。

他們一個做了趙王,一個做了代王。

軍事上,信陵君幹得也不賴,曾經兩次擊敗強大的秦軍,從而將處在危難中的趙國和魏國拯救出來,其中一次還留下了“竊符救趙”的經典典故,詩仙李白在名作《俠客行》中還特意提到了這件事。

因為是名聲太響,功績太大,信陵君受到了魏國老大魏安釐王的猜忌,在秦人的離間計運用下,信陵君在鬱郁不得志中渡過了他的後半生。

從來英雄多寂寞,唯有賢者留其名。漢高祖劉邦是很佩服信陵君的,當了皇帝後,每次巡遊到大梁,他都會去拜祭這位風度翩翩的濁世佳公子。劉邦還非常特例地派了人為信陵君守陵,信陵君也因此成為唯一一個不是戰國時代的王者而享有西漢王朝這項特殊待遇的人。

後來的人們對戰國四公子的評價,歷來褒貶不一,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之中,難以得到統一,但不可否認的,正是他們的存在,攪動了戰國風雲,影響了歷史進程,或多或少改變了人們的生活。

他們是那個時代環境下的特殊產物,由他們點綴下的戰國時代更為亮眼,他們是那個時代當之無愧的“天皇巨星。”

戰國四君子中名望最高的信陵君,為何最後沉迷酒色而亡?

信陵君魏無忌,是戰國中後期魏昭王的兒子,魏安釐(僖)王的異母弟弟,從血緣關係上來說,他是正兒八經的王族公子。他所處的時代,正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大爭之世,人人皆有爭心,國國皆有霸志。

此時的國與國之間的鬥爭,早已過了謀取些許土地、民眾等財富的時期,而是相互敵視,伺機攻滅他國,像鄭國、魯國、宋國、陶國、鄒國、莒國等小國已經相繼被大國吞併,僅留下了號稱戰國七雄的七個較大的國家。

秦國一國獨大,成為讓六國既害怕又嫉妒的國家。魏王為了抗衡秦國,支援信陵君仿照齊國孟嘗君那樣招賢納士,得門客數千人。信陵君

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進而縱橫捭闔,組織起兩次規模較大、影響深遠的合縱運動,將秦國擊敗,名揚天下,立下了不世之功。

可就是這麼一位優秀的國之棟樑,為何晚年鬱鬱而終、死不瞑目呢?

這一切還得從他發動的兩次合縱運動說起。

公元前260年,趙孝成王撤換廉頗,改讓趙括主持軍政,在長平被白起統率的秦軍打得慘敗,趙國士卒戰死和投降後被坑殺的多達四十五萬餘,精兵強將經此一戰幾乎喪失殆盡。更可怕的是,趙國惠文王在位三十多年積蓄的財力、物力經此一戰耗費的也基本上所剩無幾,趙國面臨著極大的經濟危機。

正在此時,秦軍在王陵的帶領下,硬是不依不饒地殺了過來,將趙國邯鄲城團團圍困,大有不滅趙國誓不罷休的架勢。

趙孝成王被迫起用廉頗為大將軍(上將軍),全權負責邯鄲城的防務。邯鄲城的守軍幾乎全是老弱病殘,趙國精壯士卒十之七八死在了長平。趙國一方面由廉頗率領殘軍拼死抵抗,一方面讓平原君趙勝出使魏國、楚國等國,試圖發起合縱,聯合攻秦,以解國家危亡之急。

因為平原君趙勝娶的是信陵君的姐姐,所以魏安僖(釐)王儘管從內心深處害怕得罪秦國,不想出兵相救,卻又不好拒絕姊(妹)夫平原君的相求。魏國答應出兵救援趙國,派晉鄙領兵十萬北上。平原君又馬不停蹄地趕往楚國,楚王原不答應出兵,多虧了平原君的一個門客毛遂,脅迫楚王就範,圓滿完成了使命。

可是,正當魏軍向邯鄲行進的過程中,秦國透過細作得知後,就派人威脅魏王:若救援趙國,下一步秦軍銳士將直下大梁城。魏王害怕了,慌忙下令晉鄙停止前進,駐紮在黃河邊上的鄴城,靜觀事態變化。

此時的邯鄲城已被秦軍圍城兩年多,城內早已絕糧,餓死的人很多,易子而食、析骨為炊的人間慘劇再次上演。回到邯鄲城的平原君天天派人來魏國催,希望魏王早日發兵救援。信陵君動用所有能動用的力量勸諫他的魏王哥哥讓魏軍趕快進軍,偏偏魏王被秦國嚇破了膽,硬是不同意。

在這種情況下,信陵君坐不住了,畢竟自己的親姐姐還在邯鄲城,而且天下人都知道,這次合縱是由他鼓動魏王發起的,若是就此宣佈失敗,魏國將失信於天下,以後誰也不會再相信魏國、再相信他魏無忌了。

萬般無奈之下,他利用魏王哥哥寵愛的一個女人如姬——因為他為如姬報了殺父之仇,是她家的救命恩人——竊取了調兵的虎符,之後率領門客進入鄴城,殺掉企圖反抗的晉鄙,督軍殺向邯鄲,與楚軍、趙軍一起擊敗秦軍,還迫使鄭安平率領兩萬秦軍投降,此次合縱攻秦運動取得成功。

趙國邯鄲保衛戰取得勝利後,由於信陵君竊符救趙,觸犯了魏王的權威,罪在不赦,他只好在趙國住下。而這一住就是十年。這十年間,是信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陵君一生過得最清閒的一段時期,在趙國被尊為上賓,表面上他無憂無慮、滿足現狀,實際上他仍心懷故國,只是無法回國繼續報效,等待著時機,而這一等就是十個春秋。

十年後,秦國屢次出兵進攻魏國。魏國自從魏惠王在位後期便逐漸衰弱,此後一代不如一代,再難恢復魏文侯、魏武侯時期的霸權,在秦軍的打擊下,國力日弱。秦王恨當初魏王不顧秦昭王的極力反對而向趙國伸出救援之手,致使秦軍失敗,就命令蒙驁、蒙武父子督軍猛力進攻魏國。魏國不敵,企圖與秦國議和,但是秦國遲遲不回信,明擺著要滅掉魏國。魏王見有亡國之虞,只好派人請魏無忌回去,掛帥出征,抗擊秦軍。

信陵君魏無忌卻“擺起譜來”,聲稱不願回去,並對下邊的人下令:“誰敢替魏王使臣通報傳達,殺無赦。”顯然,在內心深處,信陵君還在懼怕哥哥,怕哥哥不是真心請他回國,而是為他下的圈套:一回國,便由不得他自己了。所以,儘管他的魏王哥哥急切盼望他回國救難,而他也早就迫不及待地想為國效力,可就是無法回去。

正在此時,他的忘年交毛公和薛公來了,對他說:“足下之所以在趙國備受敬重,名揚諸侯,是因為魏國。現在秦軍攻魏,國家危急而足下毫不顧念,若大梁城被攻拔,秦軍夷平足下的宗廟,足下還有何顏面活在世上?”話尚未說完,信陵君臉色立即變了,決定立刻回國。

魏王見到久違的弟弟歸來,十分高興,當即拜其為上將軍,指揮全國兵馬全力抗擊秦軍。

信陵君主政魏國軍事後,立刻利用他的影響力,發動了又一次的合縱攻秦運動。

魏安僖王三十年(公元前247),魏、趙、楚、韓、燕五國聯軍在信陵君的指揮下發起了戰國歷史上第四次合縱攻秦運動,向秦軍猛力反擊。蒙驁率領的秦軍被擊敗,狼狽逃竄回國。五國聯軍一路向西,收復了一些被秦軍佔領的地區,並一直追殺到了秦國函谷關下。秦軍見聯軍勢大,只好緊閉關門,不敢迎戰。

此次合縱攻秦,使信陵君名聲大振,贏得了極高的威望,他的人生步入了輝煌的頂峰。

古語云:“盛極而衰。”用在信陵君身上竟十分貼切。

信陵君發動兩次合縱攻秦運動,均聲勢浩大、取得了一定成效,給予秦國一定的打擊。在秦國當政的呂不韋明白:不除掉信陵君,秦國統一天下將很難實現。於是,呂不韋就不吝萬金,派間諜到魏國搞破壞,離間魏王與信陵君的兄弟關係和君臣關係。

他先是派人到魏國故弄玄虛,要慶賀信陵君登基稱王,在大梁城鬧得沸沸揚揚,引起魏王強烈不滿。而後收買晉鄙的舊部,利用晉鄙的死,激發他們為主將報仇的恨心,再在朝中收買一批投降派,極力向魏王進讒,宣稱:世人皆知魏國有信陵君,不知魏王是何人,信陵君當為魏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