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秦命運最新章節列表 > 第38章 奇兵偷襲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8章 奇兵偷襲

“這個是自然,騎兵其實就是騎在馬上的步兵,機動力強了一點。不過我們秦國騎兵弩箭遠超趙國的工藝,即使碰上也不會吃大虧的。”李信出自騎兵將領世家,對騎兵的認識遠遠超過一般的將領。

“既然這樣,不如我們兵分兩路:北面由李信指揮,加上王賁、章邯兩人,吸引敵軍騎兵主力,有便宜就佔,沒機會就牽制敵軍;南面由我蒙家兄弟倆負責,看看能不能繞過敵軍阻擾,偷襲敵軍後勤。”蒙毅提出了一個中規中矩的計策,所謂兵法,其實越是簡單的計策,往往容易取勝。這就是大道至簡的道理吧。

“出奇兵,往往百試不爽!關鍵在於你們能不能出乎敵軍意料之外。不過你們吃肉,總不能讓哥幾個聞香吧?”李信和王賁互相交流了一下眼神,出言調侃道。

“放心,我們現在就去主帥那裡備案,等到大功告成,功勞對半分,如何?”蒙毅一聽,自然懂得“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道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哈哈……和聰明人講話就是痛快。咱們就這麼愉快地決定了。”李信等人大笑地同意了。

等到大家準備妥當,蒙毅兄弟兩人就帶著六千騎兵轟然出發了。

“二弟,為何不讓李信等人去偷襲敵軍呢?親自深入敵後這麼危險的事情,好像不太符合你的性格?”蒙恬終於忍不住,找個空擋,拉住蒙毅悄悄問道。

“你以為我想啊,我大軍決定死守蕞城的戰略,只派出騎兵區域性作戰。聯軍騎兵最少有十萬人,咱們兄弟兩人的騎兵指揮水平遠遠不如李信等人,如果和敵軍騎兵主力交戰,恐怕敗多勝少;再說十幾萬人的戰場,刀兵無眼,我可不是碰那個眉頭!”蒙毅笑著分析道,心想:開什麼玩笑,去戰場就算不成為炮灰,受傷致殘也是家常便飯,我還有更加艱鉅的光榮任務呢!

“呵呵……我說咱家蒙毅什麼時候吃過虧!這才像智謀超群的你嘛!”蒙恬終於明白了,輕笑道。

“你不是想說我怕死吧?怕死不丟人,我就是怕死,你能拿我咋地?”蒙毅太瞭解這個以勇武著稱的兄長了,瞧他那想笑又不敢笑的模樣,心裡莫名地快意。

“哈哈……我的確想笑,不過誰敢說你怕死,老子第一個不答應!”蒙恬終於忍不住了,大笑起來,“小時候後我還笑話你木楞,誰知道你越來越會謀劃,看似貪生怕死,但是該上的時候,比誰都勇猛!”

“我木楞?”蒙毅有些糊塗,轉而明白那肯定是自己穿越之前的事情了,“兄長別大意,我們這次是去偷襲,有便宜就佔,沒便宜就撤,千萬不可戀戰!”

“這個我懂,聯軍騎兵數量佔優勢,咱們又是深入敵後,傻子才去硬拼!”蒙恬爽朗地答應道。

蒙毅兄弟領軍從驪山南下,沿著秦嶺山脈一路潛行。幸虧軍中有熟悉秦嶺的獵手,不然蒙毅肯定會迷路。

這個時候的秦嶺,百里無人煙。雖然給秦軍造成了好大的補給困難難,但是相比聯軍,秦軍還是更加熟悉地理,往往能找到一些額外補給。

狹義上的秦嶺東至灞河與丹江河谷地帶,西至嘉陵江。廣義上的秦嶺是指橫貫中國成東西走向的山脈。西起甘肅的白石山,向東經過麥積山進入陝西,在陝西與河南的交界處分為三支,南為伏牛山,北為崤山,中支為熊耳山。因其奇特的氣候和溫度,因此秦嶺淮河一線則成了中國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線。

秦嶺是中華文明的龍脈,主峰太白山位於寶雞市境內,秦嶺為關中平原與漢中盆地的界山。

秦嶺西段包括南岐山、鳳嶺、紫柏山、柴關嶺、清姜河、嘉陵江、沮水河、褒河等。

秦嶺中段又稱終南山,包括四方臺、首陽山、終南山和東光禿山等,這裡是灃河、澇河、滻河、子午河、金錢河的發源地。恆河、蜀河的支流發源地。驪山是陝西秦嶺中段北麓外的斷塊山,主峰是仁宗廟。

秦嶺東段呈現手指狀,綿延向東南展開。秦嶺主嵴草鏈嶺、太華山、莽嶺、流嶺、鶻嶺、新開嶺、丹江、南洛江等依次分佈。

山雖無言,然非無聲。那飛流直下的瀑布,是它地裂般的怒吼;那潺潺而流的小溪,是它優美的琴聲傾訴;那汩汩而湧的泉水,是它靚麗的歌喉展示;那怒吼的松濤,是山對肆虐狂風之抗議;那清脆的滴嗒,是山對流逝歲月之記錄。

蒼翠的群山重重疊疊,宛如海上起伏的波濤,洶湧澎湃,雄偉壯麗.山勢雄峻、峰巒秀美、古藤纏繞、曲徑通幽,挺拔天地,粲然四季,垂範千古,啟迪萬物。山浪峰濤,層層疊疊。大山黑蒼蒼沒邊沒沿,刀削斧砍般的崖頭頂天立地。

蒙毅等人在群山之中藏匿前行了三日,終於來到陰晉地區。歷史上著名的陰晉之戰就發生在這裡。陰晉之戰發生於前389年,秦國起兵50萬討伐魏國西河郡,被郡守吳起以5萬魏軍打敗,這是一場以少勝多擊敗的著名戰爭。魏軍人雖少卻全是裝備精良的魏武卒,秦國兵雖多則多是簡單武裝的秦國農民,在這場裝備士氣訓練絕對差距的戰爭中,秦軍面對強大的魏軍無力抵抗。被魏武卒反覆衝殺多次擊穿軍陣,使50萬秦軍大敗而逃,取得以少勝多的輝煌戰績。陰晉之戰的失利,以及國內政局的不穩定,使“諸侯卑秦”,促使後面歷代秦王改革,為商鞅變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可以說,秦國的崛起,始於陰晉之戰。真是敗也陰晉,成也陰晉啊!

“陰晉真是一個好地方啊,今天歷史是否會在這裡留下重墨濃彩的一筆呢?”蒙毅不禁苦思起來,心想:歷史上最後一次合縱攻秦之戰是秦軍在蕞城獲得大勝,和陰晉會有什麼關係呢?

“二弟,斥候傳來訊息,發現聯軍運糧隊伍了。”蒙恬打斷了蒙毅的沉思。

“敵人具體情況如何?護衛隊有多少人?裝備如何?”蒙毅趕緊問道,他們已經在山區浪費太多時間了。

“聯軍運糧隊前後分成五個部分,各自由五國軍隊自行護送,人數不等,多則五千,少則一千,總共加起來也就一萬人。裝備嘛,也參差不齊。不過比起咱們的裝備,那還差遠了。”蒙恬簡單敘述了一下敵軍的狀況。

“五國軍隊各自運送?這說明五國軍隊其實互相不信任,抱團而行也只是怕被我們偷襲而已。”蒙毅思考了一會,轉而想起了一些很容易被忽略的問題,“隨軍的民夫大概有多少人?又有多少馬車?”

“大概有兩萬人,上萬馬車。”蒙恬補充了一下,隨後有關心地問道,“你擔心什麼?”

“龐煖不是庸碌無能之人,一定會加強防備、以防我方偷襲,想必這些民夫也經過一些訓練。如果我們貿然進攻,敵軍極有可能以馬車結陣防守,就算我們能夠燒燬一批糧草,等到敵人騎兵增援到來,我們可就慘了。”蒙毅思索了片刻,指出問題所在。

“所以進攻要出其不意,又要足夠快地撤離,否則恐怕佔不到什麼便宜。”蒙恬也醒悟過來,接著有些發愁,“陰晉地區地勢平坦,有利於敵軍騎兵增援。而運糧隊伍又有上萬馬車可以結陣防守,如何能夠快速破敵?”

“兄長可記得,我們在野牛鎮如何打破韓騰的大軍?”蒙毅笑了笑,露出狡黠的目光。

“火牛陣?可是秦國境內嚴禁私自宰殺耕牛,這個刑罰可是很重的!”蒙恬有些難以接受這個建議。

“如果秦國敗了,留著這些耕牛有什麼用?再說了,事急從權,有大王撐腰,軍方大佬們也會力挺我們的。”蒙毅此刻不管不顧了,因為強攻之下,自己麾下六千騎兵能夠回去幾人?這是一個必須做出取捨的單選題。

“軍方大佬?好吧,希望大王英明神武,別拿咱們樹立典型。”蒙恬想必第一時間想到蒙驁祖父,也就膽氣壯了不少。

蒙毅分出五千人騎兵前往後方的鄉鎮農村以軍令強制收集耕牛,當然言明勝利後一定會有厚重補償。不過蒙毅心想:如果輸了,這厚重補償是不是可以省了?但是想必秦王嬴政一定更願意大出血的。

想一想日後秦王嬴政滿臉肉痛的樣子,蒙毅就心頭快意,畢竟能讓一代大帝秦始皇吃癟,也是一件值得誇耀的事情。

“哈哈,就讓大夥多收集耕牛,越多越好。”蒙毅此刻心情暢快無比,其實連他自己也說不清,為何對秦王嬴政有了不滿情緒?難道是因為他霸道追求俠女董柔?

蒙毅拋開煩心的雜念,專心和兄長蒙恬商量奇襲的具體細節。

三天後,收集耕牛的隊伍都回來了。為了隱藏行蹤,隊伍都是趁著夜色行動,專門挑山路和小路集結。

“三百耕牛,比上次野牛鎮多了三倍。夠聯軍的運糧隊伍喝一壺的!”蒙毅猛搓手掌,興奮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