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空間戰之幽靈艦隊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一章 諾亞芳粥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十一章 諾亞芳粥

林秀月剛與空間站上楊天劍交談了十幾分鍾,衛星訊號就中斷了。最近這一個月,這種情況開始頻繁地發生,由於太陽風暴產生的電磁干擾,影響了地球周圍的無線電通訊,不僅衛星訊號時斷時續,甚至地面手機信號也出現了很強的噪聲。

林秀月跟楊天劍提到的今天電視臺直播節目,主題就是關於最近世界各地出現的各種異常現象,但是她還沒有來得及說,電視臺請來的專家就是他們的好朋友——紫金山天文臺的高致遠先生。

他們9月份離開南京後,就一直沒有見面,這次做關於太陽風暴話題的節目,大家終於有機會在一起敘敘舊了,林秀月多麼希望遠在太空的楊天劍也能收看到本期節目。

在電視臺演播室裡,林秀月首先向觀眾們介紹了天文專家高致遠,然後就大家關注的一篇登在《新科學專家》網站上的報道,與高致遠展開了討論。

“高研究員,”林秀月讀完文章後,首先問道:“外國這位專家提到,今年這場劇烈的太陽風暴,可能會造成衛星和GPS系統完全癱瘓,地面輸電網也會變得非常脆弱和不穩定,您認為真的會這麼嚴重嗎?”

“從目前我們天文臺觀測到的資料來看,情況確實挺嚴重。”高致遠今天來電視臺,事先已經準備了大量數據資料,現在即使不看稿子,他知道粗略的介紹也會增加觀眾的恐慌情緒,不過觀眾們有權知道真相,科學家們也有義務幫助人們瞭解地球上正在發生的天文事件,“這場太陽風暴,還可能導致鐵路、民航交通癱瘓、無線電通信中斷、金融系統崩潰以及公共設施混亂,比如,水廠停產造成飲用水供應中斷,製冷裝置停止工作,食品和藥物無法有效儲存,等等”。

“最近,人們看到夜晚的天空中,佈滿了明亮的彩色光幕,這是一種什麼現象,對人們的健康是否有影響?”林秀月繼續問道。

“這種夜晚天空中的光幕,以前在北極、南極經常可以看到。”高致遠看著螢幕上的圖片介紹著,“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北極光,它是太陽輻射粒子與地球大氣碰撞後發出的光,以前主要集中在高緯度極地地區,現在由於太陽風暴輻射增強了,我國北方很多地區也能觀測得到了。這也從側面驗證了,今年太陽風暴的強度遠遠超過了往年。”

“今天新聞裡報道說,東北一些城市出現了大範圍停電,手機信號時斷時續,汽車衛星導航故障導致司機事故頻發。”高致遠繼續說道,“不過太陽風暴主要對各種電子電器裝置有影響,對人們的健康影響不大,只要全社會和我們每個人,採取正確的科學預防措施,很多事故災難是可以避免的,所以說大家沒有必要恐慌。”

林秀月看了一眼面前電腦上的資訊,觀眾們發來的簡訊已經佈滿了整個螢幕,“高研究員,現在有觀眾來問,河北保定地區,很多群眾晚上看到天空中詭異的光彩後,紛紛傳說是地下的鬼魂跑出來作祟,於是全村全鎮的居民通宵達旦地燃放鞭炮,以求驅邪防災、保家人平安,您認為他們這樣做會有效嗎?”

高致遠禁不住笑了笑,心想,現在居然還有人相信這些,“我們知道,中國人過年燃放鞭炮只是一種風俗,並沒有什麼驅邪防災的實際作用,相反由燃放鞭炮引起的火災傷害和空氣噪音汙染,不知道害苦了多少家庭和社群居民。作為一名科學家,我覺得有義務在這裡告誡大家,不要相信這些的謠言和迷信活動。”

“是的,我完全同意您的觀點。”林秀月接著提出了今天直播節目的主題,“我們今天這檔節目,目的是要透過正確的科學知識宣傳,幫助大家以正確的方法來預防各種自然災害,同時我們要提醒大家,過度恐慌和迷信謠傳,都有可能給大家帶來身心傷害,甚至財產損失。”

“主持人說的完全正確。”高致遠贊同著,他想到了很多年以前,一個關於瑪雅人的末世預言,曾經讓多少人生活在終日惶恐不安中,“現在網路上一些世界末日謠言很有市場,因為這些謠言不斷傳播,國內各地寺廟的香火也變得旺盛了,電影公司更是從那些災難片上賺足了銀子,這可能是全世界都普遍存在的,一種末日恐懼社會現象吧。”

“今天,我們為這期節目準備了一個電視短片,介紹一位來自西藏的創業者,在過去的十年裡,是如何面對這些末世傳言的。希望觀眾們透過他奇特的成功經歷,能領會到一些人生的真諦。”林秀月同時側臉面對高致遠微笑著說道,“我想,片子中的一些內容,我們的天文專家也會很感興趣的。下面就請大家收看電視短片《諾亞芳粥》。”

————————————

西藏拉薩市,布達拉宮東面娘熱南路上,坐落著一家高檔中餐館。

這家餐館在整個西藏地區,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凡是到拉薩來辦事或者旅遊、訪親的人,都會慕名前來吃頓飯,或者是站在門前瞻仰一番;餐館自開業以來,前前後後有上百家中外電視臺媒體到店裡採訪過,餐館的照片甚至登上了英國《自然科學》雜誌的封面。

這家神奇餐館的名字,就叫“諾亞芳粥”。

要想瞭解這家餐館為何這麼知名和神奇,還是讓我們從它的老闆——不到三十歲的西藏青年瑪欽諾亞說起吧。

瑪欽諾亞小時候也很普通,與大多數西藏孩子差不多,整天夢想著能到中國東部大城市裡生活。瑪欽諾亞的阿爸,瑪欽次旦,卻希望兒子能學一門手藝,將來能養家餬口,但又不希望兒子像自己做個炊事員,整天圍著鍋碗瓢盆轉。當時西藏人民生活富裕了,家家都在翻蓋新屋、添置手工製作的傢俱,所以,瑪欽次旦希望兒子將來能做個木匠。

兒子要上小學了,瑪欽次旦想給他起個大名叫瑪欽魯班。可是一天在路上,他碰到了一個傳教的神父,神父宣講了一番末日審判嚇人故事後,神父又告訴他,有一個外國老頭叫諾亞,木匠活世界第一,獨自造了一條大木船,在大洪水中拯救了整個人類,諾亞老頭最後活到了600多歲。

瑪欽次旦心想,諾亞這個外國人名好聽,又是一個世界級著名木匠,還能活到600多歲,於是毫不猶豫地為到學校報到的兒子,填上了瑪欽諾亞這個大名。

瑪欽諾亞扛上這個大名後,並沒有顯示出他有什麼神奇能力,還是象普通藏民小孩一樣每天走路上學。高中畢業後,瑪欽諾亞登上了開往東方的火車,他希望到大城市裡去打工生活,把阿爸要他學木匠的話全拋在了腦後。

到北京後,他一直在餐館裡做服務生,由於膚色和口音原因,店裡的常客都認識了他這個淳樸的藏族孩子。每天客人們見到他後,就開始打聽西藏的風土人情和旅遊景點,瑪欽諾亞每天跟客人說的話,比他為客人們衝的茶水都要多。

瑪欽諾亞漸漸喜歡上了漂在北京的生活,可是到了2012年,一切突然發生了改變。

首先發生改變的是他的老闆,老闆在看過一部災難大片後,就再沒有心思忙生意了,整天圍著瑪欽諾亞,詢問他的老家附近有沒有什麼神秘的基地。

接著發生改變的是瑪欽諾亞,他幹的活越來越少,工資卻越拿越高,老闆總擔心瑪欽諾亞有什麼秘密不願意透露給自己。

後來幾個月發生改變的就是這家餐館了,店裡客人越來越少,員工卻越跑越多,最後只剩下老闆和瑪欽諾亞兩人守著沒有客人上門的店面了。

老闆索性關了店門,與瑪欽諾亞兩個人,先弄些好茶葉泡上一壺,再攤開中國西部的地圖,專心研究起青藏高原地形地貌和海拔高度。

又過了一個星期,老闆乾脆把餐館留給瑪欽諾亞看守,自個跑到西藏拉薩去了。

獨自一人呆在北京的瑪欽諾亞,很想念待自己如親兄弟的老闆,更想念離開數年的老家拉薩和爸媽。

於是,又過了不到一星期,瑪欽諾亞鎖上餐館大門,一路回到了日思夜想的世界屋脊。

————————————

瑪欽次旦,也就是瑪欽諾亞的阿爸,一問兒子在外面學了什麼手藝沒有,才知道兒子還是跟自己一樣,整天圍著鍋碗瓢盆打轉,“哎,光起個名字,還是改變不了家族的命運呀?”阿爸嘆氣道。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回到家鄉的瑪欽諾亞卻沒有老爸那麼悲觀,在北京這幾年他算長了見識,與客人中的大小老闆們接觸後,瑪欽諾亞認識到只有敢拼才能贏。

瑪欽諾亞並沒有宅在家裡,他每天都到拉薩街頭四處轉悠,碰到了一些外地人,都跟他打聽餐館老板問過的同樣事情。瑪欽諾亞開始認真思考他們的問題,還跑到網咖裡上網查詢。

原來大家都在尋找一個建造諾亞方舟的秘密基地。

一天,瑪欽諾亞在大街上碰巧遇到了那位老闆兄弟,一打聽他到現在還沒有一點頭緒,身上的錢包卻快要見了底。老闆不想就這樣雙手空空返回北京,瑪欽諾亞建議說不如大家合夥在拉薩開個飯店維持生計。

老闆爽快地同意了,不過有個條件,他要瑪欽諾亞當老闆,自己當夥計。老闆的意思是,瑪欽諾亞是本地人,容易與客人溝通談生意,再者自己上班幹活,下班還可以繼續找基地。

瑪欽諾亞也爽快地同意了,他想,誰當老闆都一樣,有了事情兩人一起拿主意。

於是,兩人跑到娘熱南路租了一個小門面,叫來了瑪欽諾亞的阿爸當主廚,做些西藏傳統美食,以及內地常見的家常菜。

一開始小店的名字叫諾亞美食店,由於沿街有很多這樣的小餐館,諾亞美食店的生意一直沒有好起來,北京老闆也只關心找他的神秘基地,很少關心店裡的生意。

瑪欽諾亞經常聽店裡的客人談論諾亞方舟,心想,何不將自己的店名改作諾亞方舟。於是與北京老闆商量,老闆覺得名字是響亮,但客人看到店名後,可能會以為是旅館或是什麼俱樂部,店名最好能與飲食沾上邊。

兩人考慮了整個一晚上,終於決定將店名改為“諾亞芳粥”。

瑪欽諾亞一大早就跑去定做了一個大大的招牌,從此娘熱南路上多出了一家叫“諾亞芳粥”小餐館。

改了店名後的小餐館,生意一天比一天紅火了,每天熙熙攘攘來到店裡的客人,一半是來飯店吃飯的,另一半是來飯店找諾亞方舟的,其中還有許多紅頭髮綠眼睛揹著驢友揹包的外國老外。

從此,“諾亞芳粥”的營業額年年翻番,每年都要向餐館兩邊擴大門面,北京老闆也專心做他的店堂經理,管理一幫比他以前北京餐館還要多的員工。

前年,瑪欽諾亞又做了一個重大決定,他把“諾亞芳粥”的店面外觀,打造成了一艘真正的諾亞方舟。

現在,登上布達拉宮的人,老遠就可以看到,拉薩城市中心停泊著一艘巨大的諾亞方舟,它已經成了拉薩的第二座城市地標,僅次於布達拉宮的熱門景點。

今天,“諾亞芳粥”的大門外依然排著長長的隊伍,人群中有個專程從海城趕來的男人,他是在公司辦好帶薪休假後直奔到了這裡,他的名字叫王普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