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我有一支星際艦隊最新章節列表 > 第242章 太空城市雛形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42章 太空城市雛形

黑暗航天公司的《月星礦產開採》計劃推出之後。

由於接受民間、官方或任何來源資本的投資,對於投資額度也沒有設定上限,相投多少錢就投多少錢進去。

只要相關的運輸飛船、採礦車,投入到了實際使用,相關聯的對應投資,就可以開始拿到回報。

而截止到2025年的8月份為止。

黑暗航天公司一共18620艘運輸飛船與1390輛採礦車投入了使用。

吸納了接近3000億元的投資。

但實際啟用的資金只是極少的部分。

根據“先到先得”的原則,還有超過10萬億的資金,還在排隊等待之中……這些資金,在徵得投資者的同意後,黑暗航天公司可以提前挪用,支付萬分之一的日利息。

另外再找夏國的中央銀行,以5%的年利息,再貸了一筆足足10萬億的現金款。

如此,黑暗航天公司的手中,有了超過20萬億的充足現金流。

再加之從月星開採的各類礦產,每天都有數百萬噸,只要把太空工廠建造出來,至少60%以上的物資,無需再從藍水星那邊進口。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一旦較為完善的太空工業體系建立,五年之後,甚至有可能完全擺脫對藍水星的依賴,基本實現自給自足。

於是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

《太空城市》計劃,得到了明顯的加速。

而且在不斷的加速!

就拿夏國鯤侖山腳下的那條電磁彈射軌道而言,原本在8月份之前,這條天軌的彈射‘彎刀型’太空梭的頻率,是平均每天50架次左右。

但9月份就增加到了200架次/日。

再到10月份,電磁彈射軌道的使用頻率到達了每日300架次的上限,無法往上提升。

好在第二條彈射功率更大、技術更成熟、效率更高的天軌,已經基本建成完工,兩個月內就能投入使用,屆時每天彈射的太空梭架次,可以突破到上千架次,往太空中運送更多的物資。

當然對比電磁軌道的彈射能力,發揮主力運輸作用的,其實還是搭載了動力爐能源的交通艇。

彎刀型太空梭的高軌道運載量上限,大概是10噸左右,每天發射一千架次,也不過是運送1萬噸左右的物資。

而交通艇的最大運載量,可以達到150噸。

這幾年裡維拿出了100具的大功率動力爐,讓相關的工廠,生產出了一百艘的低配版“交通艇”,加上原來長期執行天地往返運載任務的五艘,合計有105艘大力型交通艇。

單艘交通艇每天最多執行兩趟往返運輸任務。

也可以幾十艘交通艇同時合作,採用碳纖維繩捆綁,將足足上千噸重的大型工廠構件,硬生生拉到太空之中。

單日最多能把超過3萬噸的裝置或物資,運到外太空中,不斷給《太空城市》添磚加瓦。

幾個月時間後。

2025年的12月份。

量變導致質變,兩萬公裡之外的太空中,終於出現了一個即便是站在藍水星的地表,人類用肉眼也能看到的龐然大物。

它由多個部分組成。

最外圍的,是12個宛若花瓣的、正對著恆星的鐵鍋狀太陽能發電工廠,像是時鐘的十二個刻度,均勻等距的分佈,同時由於光壓和太陽風的存在,這十二片花瓣般的發電工廠,可以產生一個後推的作用力,但這個力像是風吹磨坊一般,被巧妙的利用了起來,居然透過外環的連接結構,讓太空城市緩慢旋轉了起來。

圓環狀結構的太空城市,雖然轉動的十分緩慢,但由於它的直徑足有50公里之長,即便角速度很慢,但也能在寬度500米、周長超過157公里的形似筆直車道的“定居帶”上,產生0.5G的離心重力。

當然在中心的那根縱向連線軸上(像是一個圓柱體中心的軸),“定居帶”肯定不會只有一個,目前基本完工的是第一環“定居帶”,未來會建設足足十二個的平行環狀“定居帶”。

假設每個環的定居帶,可以容納30萬人。

乘以十二,意味著這座太空城市,最多能讓360萬人前來定居移民。

而這些只是純民用的設施而已。

像專門種菜用的“種菜工廠”,這類設施會在那根延伸向外的中心連線軸上,佔據兩個新的環道,從事農業的生產。

另外還會拿出四個角速度不等的環道,安排輕工業生產活動。

以及專門儲存水資源和淨化空氣的環道各一個。

醫療系統、城市管理控制體系也要各佔據一個環道。

太空城市的最外環與最內環,都要設定軍事防禦體系,佔據頭尾的兩個環道。

總計24個的環道,都有了合適的安排與利用。

但重工業體系以及未來的太空船塢,並不包括在內。

裡維計劃先把太空船塢建造出來(即便非常簡陋),然後再在太空船塢內,讓智慧工業機器人,製造一艘艘的多功能專用重工業飛船出來,把重工業的生產任務,全部放在機動性較高的工業飛船內。

目前結構簡陋的太空船塢已經搭建了起來,有一艘工業飛船正在緊張建設之中。

等那艘搭載核聚變動力的千萬噸位級的工業飛船,建造完工之後,再應用最先進的3D製造技術,估計會有超過100萬種的工業產品,可被生產出來,對藍水星的工業依賴度,將降低至50%。

大概又過十年之後。

第二代更先進的億噸級工業飛船製造了出來,可生產千萬種類級的工業產品,甚至包括晶片、顯示屏、離子發動機……就算效能明顯會差一些,但對藍水星的工業依賴度,將進一步降低到20%以上。

再又過幾十年後。

第三代的先進工業飛船製造了出來,太空城市的一切商品需求,就基本沒地面什麼事了,完全能自給自足了。

所以在一番加速建設過後。

2025年的12月份。

這天,

手裡拿著一個望遠鏡,看著頭頂的天空中,那個如同摩天輪,正緩緩轉動的,已有了大致雛形的巨型白色物體。

裡維在自己的心裡,刻了一個300的倒計時數字。

他嘴裡略有些激動的呢喃說道:

“再讓人把‘第一定居帶’好好的裝修一下,建造幾棟漂亮舒適的房子吧,最多300天內,朕,就會居住在那高高的天上,每天為無數人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