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染指天下:寵魅小醫妃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零二章 國師篇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零二章 國師篇

宏天歷385年初春。

宏天王朝第十一代君王昏庸無道,朝中佞臣當道,苛捐雜稅極為繁重,又恰逢天災連連,百姓居無定所,怨聲四起。

時至夏至,天下大亂,諸侯四起,一時之間,戰火連天,百姓流離失所,妻離子散,民不聊生,百姓皆在水生火熱之中。

紫燕關中,隨著兩名年輕男子縱馬而行,帶領數十萬精兵破關各入,一舉拿了九寨十八關。

看著四處遍野的屍體,男子身上還帶著血跡,騎馬的黑衣男子環視周圍,嘴臉微微上揚,他姓慕,名長天,身旁騎馬的青衣男子則是他出生入死的好兄弟上官明,兩人性子相近,皆有解救天下蒼生為己任的責任,於是在亂世中崛起,最開始帶著僅有的幾個人征服縣城,後來跟隨者越來越多,所向披靡,兩人只待有一日能夠征戰天下,奔向京城。

“將來若有平定天下的那一日,你我必定共享江山,一同治理天下,開創盛世繁華!”

紫燕關上,慕長天對天發誓,他日若能個取得天下,必定會與上官明平起平坐。

宏天歷393年,經過八年時間的浴血奮戰,慕長天與上官明最終平定八方諸侯,掌握天下。

同年秋。

慕長正式天執掌天下,改歷,天明元年,封上官明為國師。

上官明本以為他會跟慕長天同坐龍榻之上,卻沒想到只是換來一個國師的職位,想起曾經承諾到頭來只是一場笑話,他此刻的心情真的百感交集。

“各卿皆昔日是跟隨朕一同打下天下之人,今朕雖執掌天下,卻不曾忘記往日情誼,日後還需仰望各位,一起創百姓安居樂業生活。”

慕長天掃過大殿每個人,最後停在上官明身上,只見他臉上並無歡喜之意,眉頭緊皺,略些怨恨。

慕長天知道,是他負了最初的承諾,是他對不住他,最初他本確實是想跟上官明同坐帝位,可是自古以來,帝王只有一人,他的想法被慕家否定,被眾人否定,若是他執意與上官明共享天下,反到是會害了上官明。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退朝後,慕長天邀上官明去了御書房。他一身黃色龍袍,用金紅色絲線繡成的威龍盤曲於華麗無比的袍子上,龍冠更是金光閃閃,以黃金鑄造,珍珠鑲嵌,於慕長天髮髻上,君王霸氣盡顯。而上官名身穿黑色長袍,上繡麒麟,雖與君王不能相比,可也是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

一時之間,兩人無話可說,氣氛著實尷尬,慕長天知道上官明心中不滿,過了許久,緩緩而言:“我知你心中恨我,怨我,惱我,可我也無可奈何,望你能夠諒解我。”慕長天並未說出實情,在他面前,他不會使出一絲的帝王威嚴,他知道,他欠他的,只會越來越多。

上官明冷哼一笑,實為不屑,看著眼前景色,不覺有些諷刺,道:“當初,我與你一起並肩作戰,你諾我日後奪得天下,於我一起平起平坐,到頭來,卻食言,為何最初又要向我承諾。”

慕長天不能將實情講出來,他也並未因上官明的那番話而感到生氣,他側過頭看著他,不知到底該如何解釋,過了許久,長長的嘆了一口氣,低聲說著:“我們去用膳吧!”

從那以後,上官明也並沒有再說怨言,似乎已經接受了國師這個身份的事實,似乎一切事情都未曾發生過,他是他的國師,他是他的君王,儘管如此,他們的關係似乎也恢復到了曾經那樣要好,就像當初一起並肩作戰的日子,他們每天都一起用膳,慕長天有許多事情都會與上官明一起討論,反是上官明的意見,慕長天都非常重視。

“皇上,西北地區長期乾旱,導致百姓農作物受災,損失慘重,百姓們已經無糧食可吃,還望皇上下旨救援!”

“皇上,自古以來賑災糧銀運往災區都會被送押之人一層剝一層,最後到百姓手中少之又少,臣覺得,一定要把此任託付給能信之人,皇上您登基不久,正是穩固民心之時,勿要重蹈前朝覆轍,使百姓再陷恐慌之中。”

朝堂之上,眾大臣不斷的諫言,如今西北乾旱,救治迫在眉睫。

慕長天點了點頭,將目光落在了上官明的身上,說道:“不知國師心中可有合適的人選?”

上官明心中雖記恨慕長天沒有踐行當初承諾,但心中那份以拯救蒼生為己任的執念始終未曾改變,他思考了片刻說道:“梁廣將軍之前便一直跟著我們左右,他武功高強,而且為人正直,公私分明,最重要的一點兒便是眼睛裡揉不得沙子,若是將糧銀讓梁廣護送前去,最為合適不過。”

慕長天聽後,覺得上官明說得甚是有理,梁廣雖是習武之人,卻不是魯莽之輩,做事雖果斷,卻不會胡來,梁廣也算是老人,從最開始跟隨他們,也是值得信任的。

“好,就依國師的建議。”說完慕長天不禁輕咳了起來,讓文武百官甚是擔心。

“皇上您近日為國事操勞,還望保重龍體。”一些大臣紛紛擔心的說道。

慕長天止住咳嗽,輕輕點頭,看上去雖有些勞累,但帝王之氣十足,不失霸氣,坐直了身子,道:“多謝各位愛卿關心,朕不過是昨日休息時間尚短,並無大事,救災的事情你們安排下去,就按照國師的意思去辦,受災百姓不能等。”

次日,梁廣受命,立刻帶人將糧銀押送受災之地,三個月後,災情得以緩解,百姓舉手歡呼,民心穩固,慕長天自然歡喜,又為受災之地的百姓免稅一年。

天明二年,除夕,儘管大雪紛飛,一切皆是喜慶洋洋,慕長天身子不適,便取消了晚宴,寢宮內,太后探望,見慕長天本是茁壯的身子如今卻如此虛弱,心痛萬分,嬌美的鵝蛋臉眉頭緊皺,雙眼含淚,擔心的說道:“身子這是怎麼了?為何會如此虛弱。”

慕長天露出笑容,希望讓太后少點兒擔憂,溫柔說道:“母後放心,朕大概偶感風寒,只不過是有些不適應京城的天氣罷了,無妨!母後,你也要注意身子,您現在貴為太后,若是有什麼需要,就吩咐下人。”

“母後知道,母後知道!”太后小心翼翼撫摸著慕長天的臉頰,看著消瘦了不少,心中不免又泛心酸,“以前不都是好好的嗎?娘也不希望是什麼太后,可只希望你可以像以前那般平平安安,你知道嗎?天兒?”

此刻,宮女端著藥走了進來,見太后也在,微微屈膝,說道:“奴婢參見皇上,參見太后娘娘!”

太后抬手示意免禮,看著碗中褐色的藥,隱約聞到苦澀的氣溫,太后眉頭微皺,質問著:“這就是給皇上喝的藥嗎?已經喝了多久了?”

宮女低頭小心翼翼回答著:“回稟太后娘娘,皇上喝此藥已經有了足足一個月了。”

“都已經喝了足足一月都不見好,不知是何藥?不知是哪位御醫,竟然如此無能!”太后說到底也是一位母親,見慕長天被藥罐子折磨,心裡不免緊張起來。

“母後,御醫已經盡力了,大概是朕以前太過勞累,現如今鬆口氣來有些不適應了。”慕長天示意宮女讓藥端來,然後端起碗藥看了許久,一口喝完,然後將碗遞還給宮女,宮女退下,慕長天問,“上官明呢?”

“上官明在殿外候著。”太后有些不耐煩的說著,心裡面十分反感上官明,她知道慕長天心中所想,上官明是慕長天的牽絆,太后苦口婆心的勸說著,“天兒,你是帝王,九五之尊,我知道你與上官明情如兄弟,可是有句俗話說得好,一山容不下二虎,更何況是兩條龍呢?天兒,你明白這個道理嗎?孃親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你著想,你知道我的苦心嗎?”太后的情緒頗為激動,甚至是以質問的口吻。

慕長天自然清楚太后之意,可他是一個重情重義之人,又不想惹太后生氣,影響了母子之情,慕長天轉移話題:“母後,朕知道了,朕還有一些國事需要與上官明商量,還望母后理解朕。”

這天底下哪有一位母親不知自己兒子心中所想,太后見慕長天在下逐客令,也不好多說什麼,這種事,就只能自己想通,點了點頭,叮囑道:“那你好生休息吧,哀家明日再來看你。”語畢太后站起來,再次看了一眼慕長天,便出了寢宮。

天明三年,這是一個風調雨順的一年,八月,糧食收成很好,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天明定天下,風調雨順望,糧食收割季,人人自歡喜。

天明四年,慕長天改革朝政,試用三個月後,覺得甚是有效,決定日後採用。

是慕長天的身體,卻一直虛弱,就連御醫也檢查不出來什麼。

慕長天每日在御書房工作,每日與上官明商議要事,每日與上官明一起用膳,雖然上官名的身份只是國師,可實際上卻與慕長天一起治理著天下,只是得不到皇帝應有的榮華罷了!

“長天,晚膳已經準備好了,該用膳了。”上官明走進御書房,看見一直處於工作狀態的慕長天正好在奏摺上認真寫著批註,便直接將奏摺搶過扔在一旁,再次說著,“長天,用膳了,需不需要我親自喂你?”

慕長天放下筆,微微一笑道:“今日晚上不知準備了什麼菜?”說完與上官明一同走出了御書房。

“都是你喜歡吃的。”上官明笑著解釋著。

慕長天走到飯桌前,看著滿桌子的菜,似泥潭的眼神微微閃爍著,慕長天輕聲咳嗽了起來。

“自從我坐上這個位置後,感覺最幸運的便是你一直都在我的身邊,阿明,我未能履行承諾,你怪我嗎?”慕

長天臉上並未有一絲的笑著,十分的嚴肅,可是又有一點兒的試探之意,他並非要防範他,而是只想聽見他說出真心話來。

上官明揚著微笑看著面前這個好兄弟,四年了,慕長天一直未曾說起這個問題,今日突然說起,不知是為何意,上官明心中冷笑,怪?他只不過是他的臣子,又有什麼資格可以去責怪他。

上官明端起酒杯一飲而盡,然後輕輕放下,輕聲回答著:“我未曾怪過你,今日我的榮華富貴,全都是你給我的,我已經知足,難道我還要再貪心一點,背棄你我之間兄弟的情誼嗎?”

慕長天聽著他話中有話,雖諷刺,但事實如此,他的確背棄了當初的誓言,慕長天一時之間無話可說,默默的端起酒杯一飲而盡,慕長天向上官明努力的靠近,而上官明卻越跑越遠,但是慕長天從未放棄把他追上的信念。

“我這幾年身子不適,多虧你一直在我身邊照顧,若不是你,恐怕我會越發的嚴重了。”

他這四年來,身子一直不適應,御醫卻始終都檢查不出來,可是慕長天心裡面清楚,自己一直日漸體衰的原因究竟為何,他與上官明落座,上官明給慕長天夾菜,慕長天看見碗中的菜,嘴角微微一笑,自己的身子一直不見好的原因就出現在每日的膳食裡,上官明這三年以來,一直在這飯菜裡面下了一種*,這種毒藥後無色無味,每天的劑量非常非常之小,不會查出任何病因,慕長天當然知道上官明的所做作為,只是一直都未曾說破,因為,這是他欠他的。

天明歷,5年,慕長天卒。其子慕鎮海登基。

天明歷,9年,封慕宏為太子。

天明歷,20年,慕鎮海因病駕崩,慕宏登基,繼承大統。

天明歷,26年,封慕宇為太子。

天明歷,30年,封慕白為太子。

天明歷,33年,封幕軒為太子。

天明歷,36年,慕宏退位,幕軒繼承皇位,治理天下,開創萬和盛世,被後世之人稱作千古明君。(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