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揀寶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05章 魚龍混雜,魚目混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005章 魚龍混雜,魚目混珠

: 月中了,求幾張月票,請大家多支援。

這個聚會,在一些人眼中,就是撿漏的好機會。

當然,有得必有失。東西買回去了,肯定不能大肆張揚炫耀。不過也不要緊,佛像嘛,自己私下參拜就行。要不然直接贈給寺院高僧,也算是一份功德。

然而,無論是什麼原因,也掩飾不住佛像非常值錢的因素。以中國佛像為例,賣價最高的肯定是明清時期的藏傳佛像。

究其原因,主要是明清以前朝代的佛像,留存下來的以石佛居多,而且是以石窟的形式存在的,真的不好買賣。而明清埋藏的佛像,卻是以金銅佛像居多,其中又分為宮廷造像與邊藏民間造像。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其中宮廷佛像,卻是更被大家看好。畢竟眾所周知,但凡沾了皇家血統的東西,品質肯定不用多說了,好東西的價格肯定不會便宜。

這也可以理解,皇帝使用的東西,都是不惜工本傾力打造而成,尤其是在永宣年代這種國力鼎盛時期,製造出來的東西自然更加完美無缺。有錢了,大家肯定追求品質,東西貴不要緊,主要是值這個錢。

這種情況下,眼前這尊精美佛像,自然被惦記住了。注意到旁人的神態,王觀心裡透亮,知道如果佛像拍賣的話,肯定有許多人哄搶。

當然,前提是東西不假。畢竟這裡只是一個平臺而已,舉辦方也不能百分之百確保東西一定就是真品。不然的話,眾人也不會帶鑑定師隨行了。

此時,也不知道是誰的授意,反正一個中年人走了出來,向眾人微微示意之後,就開始鑑賞這尊佛像。首先掂量其中的重量,再分析其中的鍍金工藝。最後檢查題記。反正觀看了幾分鐘,立即走了回去向老闆匯報情況了。

那個老闆也是精明人,聽了彙報之後,表面上不動聲色,甚至於第一時間選擇了離開,不知道是確定了東西是贗品,還是打算故弄玄虛,以便迷惑大家的判斷。

不要覺得奇怪,所謂商場如戰場,這些老闆富豪哪個不是身經百戰。才有了如今的身家。既然現在是競爭對手,那麼耍些小手段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也不期望能夠矇騙全部的人,只要是有人懷疑,那就算是成功了。

而且從一些人閃爍的目光,就知道那個老闆的目的達到了,果真是有人動搖起來,稍微猶豫也隨之離開。反正廳中的東西很多,也不必侷限於這尊佛像。

你怎麼看

這個時候,方老卻回頭問道:你覺得東西是真是假

適時。王觀才反應過來,自己現在可是鑑定師,其他人的鑑定都都上去鑑賞了,自己站著不動又算怎麼回事

當下。在方老的提醒下,王觀也隨大流上前觀看起來。

需要說明的是,對於明清宮廷佛像,王觀一點也不陌生。因為在半山大師的收藏之中。就有幾尊明清宮廷佛像。以他與半山大師的關係,早把幾尊佛像借來研究透徹了。

說起來,在永樂年間。皇室就特別注重加強和西藏上層的聯絡。明朝建國後繼續沿襲元朝的政策,給喇嘛教以優渥禮遇。明成祖朱棣即位後,不斷加強中央政府與藏地上層喇嘛的直接聯絡,形成了更為完善的制度安排和統治秩序。

加強了明朝政府對西藏地方的監督和管控,永樂皇帝以推崇藏傳佛教為名,設法籠絡藏僧上層則是不爭的事實,其中金銅佛像就是作為回賜入貢藏僧首領的貴重禮品。

也就是說,永宣時期的佛像將漢藏藝術完美地融合於一體,形成了比較獨特的藝術風格,雍容而不失秀逸,渾厚之中又溫文爾雅。而且也就是這個原因,使得永宣年間的佛像,更加讓人器重。因為這個時期的佛像,不僅具備了藝術價值,也具備了深層次的文化價值。

有的時候,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也是相輔相成的,兩者之間密不可分。畢竟隨著佛像市場的不斷成熟,買家也由偏重投資的價值取向,慢慢地迴歸於佛像本身的繪畫藝術和雕塑藝術,愈加注重佛像深遠的宗教精神內涵。

片刻之後,王觀鑑賞完了,也退了回去,方老隨口問道:怎麼樣

半真半假。王觀沉吟了下,低聲道:上半身是真的,但是底座卻是後接上的,不僅材質不匹配,分量更加不對。

方老一怔,隨後眼睛一眯:你仔細說說。

佛像的面部豐滿端正,方臉寬額,雙目平直,眉眼細長,表情靜穆。軀體寬肩細腰,四肢粗壯,衣紋流暢,質感很強。當然,最重要的是材質,那是用黃銅鑄成的,整體合鑄,胎體較厚。鍍金處理,金質純厚,色彩絢麗。

王觀仔細評點起來:這些特徵,足夠說明佛像的上部分屬於真品。但是其中的底座卻有一些問題,比如說蓮花造型僵硬,線條綿軟,器壁厚薄不一。

據我所知,真品底座,蓋封嚴實後,一般還要用摻硃砂的封蠟封好底蓋周圍的縫隙,但是我剛才注意了一下,卻沒有發現這個痕跡。

王觀搖頭道:而且我剛才微微提了一下,發現分量並沒有想象中的壓手,甚至於有點兒晃盪的感覺。要知道底座一定要足夠沉穩,這樣才能壓得住氣場。可是現在底座居然比造像還輕,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古代的能工巧匠肯定不會犯這種低階錯誤。

有些道理。

適時,方老輕輕點頭:所以你懷疑,佛像原來的底座已經毀了,但是有人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又給它重新接了一下

沒錯。王觀肯定道,畢竟有底座的佛像,那是一個整體,相比之下,價格肯定更高。為了多賺一筆錢,幫忙接一個底兒也是很正常的情況。

當然,這樣的招術也不新鮮,甚至泛濫成災了。老胎新底,老底新胎,那是最常見不過的做假手法罷了。與此同時,王觀也明白了,為什麼有些人在聽到鑑定師的彙報之後,立即調頭就走的原因。

在這個時候,方老的反應也差不多,微微搖頭之後,也招呼王觀離開了。

可惜了呀。

走開幾步之後,方老輕嘆道:挺好的東西,居然被人給毀了。

一瞬間,王觀愣了一愣,卻是聽出了方老的弦外之音:您老是懷疑,佛像的底座並不是自然毀壞,而是人為切開,以便和別的造像拼接在一塊

十有是這樣。方老點頭道:指不定在明年這個時候,另外一尊底座很真,上身卻假的佛像就擺在同樣的位置。

王觀一聽,就知道這是經驗之談,自然也不會有什麼懷疑。畢竟為了賺錢,一些人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拆分合併而已,至少半真半假,還算是比較厚道。最多的肯定還是全假的贗品,那個才是真正的坑人。

當然,也不是說這裡的東西都是贗品,肯定也有真正的好東西。只不過魚龍混雜,想要在魚目之中挑出真珠子,就要看鑑定師的眼力怎麼樣了。

不過,王觀也沒有忘記正事,悄聲道:我們去看看那邊的陶瓷怎麼樣

當然沒問題。

方老輕輕點頭,徑直走了過去。

說起來,這裡就算是公海,也屬於東南亞地區。舉辦方也十分善解人意,卻是擺放了許多珍貴的瓷器。上到北宋五大名窯,下到清末民國的官窯洪憲瓷珠山八友瓷板畫等等,應有盡有,物藏十分豐富。

這種情況下,自然吸引許多人的圍觀。走近了以後,王觀目光輕輕掃過,就發現這裡的陶瓷器物以各種造型的瓶子居多,另外盤碗之類的物件也不少。

至於料色,那就是豐富多彩了。青花肯定是主流,另外五彩琺琅彩粉彩等等,更是不在少數。祭紅祭藍嬌黃之類的單色釉,儘管十分稀少,但是也有一兩件。最最最引人矚目的是兩個一米多高的大花瓶,卻是明代景泰年間的景泰藍。

可以負責的說,這裡的東西儘管沒有涵蓋中國瓷器的全部品種,但是比較珍貴值錢的品種卻一件不少。如果這個大富豪身家豐厚,把這裡東西全部買回去,也足夠召開一個小型的珍品瓷器博覽會了。

當然,在驚歎之餘,大家卻沒有多少喜色。主要是捏拿不準這些東西之中,到底有多少是真品,又有多少贗品混雜其中。

不過,與其他人不同,王觀在看到這些東西的時候,首先就在心裡做了一個篩選,把一般珍貴的東西,與十分珍貴的物品劃分為兩部分。以一千萬為準線,低於這個價格的,不用細看了。高於這個價格,才值得他認真鑑別。

朱大先生眼界很高,他的出場費,或者說出手製作的東西,如果太廉價了,那簡直就是在打他的臉。基於這個理由,王觀很快就鎖定了一些瓷器,這些東西的價格比較昂貴,而且製作工藝也有一定的難度,極具挑戰性,應該比較符合朱大先生的口味。

在忖思之時,王觀也不客氣,更不矯情了,直接使用特殊能力,來一下最徹底,最權威的探查未完待續。。